1 拼音
kuáng bìng ·gān huǒ fā kuáng zhèng
2 英文参考
manic psychosis due to liver fir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狂病·肝火发狂证(manic psychosis due to liver fire[1])是指素体肝郁,久郁生火,以胃脘疼痛,渐至狂妄无知,亲疏不识,脉弦细而数等为常见症的狂病证候[2]。
4 关于癫狂
癫狂(manic-depressive psychosis[3]、manic depressive psychosis[1])为病名[4]。是指以情感高潮与低落、躁狂与抑郁交替出现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1][5]。出《黄帝内经灵枢·癫狂》等篇。癫与狂都是精神失常的疾患[6]。主要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调,情志抑郁,痰气上扰,气血凝滞[6]。其病变在肝、胆、心、脾[6]。癫是因情志内伤,脏腑功能失调,致痰气郁结,蒙蔽心窍所致。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为特征,多见于青少年,治当疏肝理气,化痰开窍,以及补养心脾等法;狂是因七情化火,煎熬津液为痰,痰热壅盛,迷塞心窍所致,以神志错乱,精神亢奋,打骂呼叫,躁妄不宁,动而多怒为主要表现,以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治当镇心祛痰,清肝泻火,以及安神定志等法[6][7][1][5]。因二者在症状上不能截然分开,又能相互转化,故癫狂并称[6]。由于癫狂二证,常与气血凝滞有关,故可根据不同证候,适当参用活血化瘀之品[6]。本证多见于青壮年[6]。
现代医学中的各类精神异常及精神障碍疾患,如精神分裂症(包括狂躁型、抑郁型)、反应性精神病均属本证范畴,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感情、行为具有非现实性,不易理解和彼此分离不相协调为特点,可根据特征作不同治疗[8][6]。
详见癫狂条。
5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91.
-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6]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5-128.
- ^ [7] 石学敏主编. 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5-88.
- ^ [8]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71.
治疗狂病·肝火发狂证的方剂
- 当归龙荟丸
主治耳病左聋。运用:有痰,加姜制半夏。《证治准绳·幼科》卷三之当归龙荟丸:组成:当归1两,龙胆草1...
- 犀角地黄汤
备方法:上为散。出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之犀角地黄汤:处方:犀角(如无...
- 龙脑丸
)。本方方名,原书(四库本)作“当归龙胆丸”。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之龙脑丸:处方:龙脑(细研.一...
- 地黄丸
降血脂作用。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之地黄丸:地黄丸为方剂名,出自《证...
- 更多治疗狂病·肝火发狂证的方剂
治疗狂病·肝火发狂证的中成药
- 当归龙荟丸
主治耳病左聋。运用:有痰,加姜制半夏。《证治准绳·幼科》卷三之当归龙荟丸:组成:当归1两,龙胆草1...
- 更多治疗狂病·肝火发狂证的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