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毛状粘膜白斑

目录

1 拼音

kǒu qiāng máo zhuàng zhān mó bái bān

2 注解

3 疾病别名

又称口腔病毒性白斑

4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5 疾病概述

口腔毛状粘膜白斑病:白斑不易刮去,活检组织中可以发现EB病毒,可能和EB病毒在舌和颊粘膜角化上皮细胞中复制有关。它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口腔粘膜病变。多见于同性恋、异性恋、吸毒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者以及HIV感染的性伴侣等人群中。高发年龄在20岁至50岁之间。

6 疾病描述

又称口腔病毒性白斑,口腔扁平湿疣。系指发生在舌侧缘的一种呈毛状的白色斑块性损害。

7 症状体征

20%艾滋病患者可伴有毛状白斑(HL),HL是艾滋病特异性相当高的早期临床症状。有一组80例艾滋病无症状的HL患者中,99%患者血清HIV抗体阳性,28%患者于7.5个月(平均)后出现了典型的艾滋病症状。

HL通常见于舌侧缘(约占72%),其次为舌腹、舌背、口底、颊、腭等部位。病损成片状,每侧数目不超过4片,以1片损害为多。损害约为数毫米至3.5 cm×3 cm大小的脱色性白斑,微隆起,界限不清,表面起皱、呈毛状或纤维状,有时可见粗大的斑块粘附于舌侧,不能被擦去。可伴发地图舌。无自觉症状,或伴轻度烧灼疼痛感。病人血清HIV抗体检测阳性;外周CD4+细胞绝对计数明显减少,CD4+/CD8+细胞比值低下;病损部位取材涂片PAS染色或培养,白念珠菌常阳性。

8 疾病病因

口腔毛状粘膜白斑好发于人T细胞嗜淋巴病毒Ⅲ型(HTLV-Ⅲ)易感人群。近来有人认为HTLV-Ⅲ不是引起毛状白斑的直接病因,仅在同时伴有EB病毒(EBV)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EBV与HPV混合感染、或者HPV合并疱疹类病毒感染,才会形成毛状白斑。

9 病理生理

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据推测,患者早期感染HTLV-Ⅲ后,由于CD4+细胞功能下降,数量减少,导致淋巴因子生成减少,在此基础上又受EBV、HPV、EBV与HPV以及HPV与疱疹类病毒感染而发生粘膜白斑。本病常发生于舌侧缘,由于这一区域的朗格汉斯细胞存在生理性缺乏,从而导致这一部位递呈抗原的能力降低,易被上述病毒侵袭。CD4+细胞功能低下又使病毒易于增殖、扩散,致上皮的过度增殖,故临床可见舌部的角质突起和毛样白斑。

病理变化:表皮角质层有毛状突起,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棘细胞层肥厚并有气球样变性,细胞体积增大,核固缩,胞质淡染,甚至形成空泡细胞。表皮下有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少量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查证实有病毒存在。

10 诊断检查

本病有以下特点,病损在舌侧缘,为白色斑块,呈毛状外表,斑块不易被擦去,抗真菌治疗无效,结合本病的组织学特征,一般可以作出诊断。有时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①白念珠菌病:以高年体弱、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接受免疫抑制药者常见,口内损害均匀分布,以颊粘膜部位最常见,白色膜状物易被擦去,抗真菌治疗效果好。②粘膜白斑病:多发生在中老年患者,以颊粘膜多见,损害早期为乳白色斑点或斑片,边界鲜明,表面较光滑,晚期可变厚而粗糙不平。③黑毛舌:黑毛舌是丝状乳头过度增生所致。通常发生在舌背丝状乳头稠密区人字沟前方,有时舌两侧亦可发生。毛舌常着棕色或棕黑色,根据损害部位及形态可与本病鉴别。④白色海绵状痣:本病出生时或稍后几年发病,损害多见于颊部、唇、舌缘、腭等部位。呈珍珠样白色,质软如海绵状,表面有皱折,易于鉴别。

11 治疗方案

(一)注意营养,劳逸结合,足够的睡眠,良好的情绪等有助于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减缓或防止病情的进展。

(二)合并念珠菌感染者可局部或系统性应用抗念珠菌的药物。

(叁)0.1%维A酸溶液局部应用可暂时消除病变损害,但不能阻止复发。

(四)HIV抗体阳性者,应按艾滋病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系统应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亦可酌情局部或系统性应用阿昔洛韦。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