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

目录

1 拼音

kē tè dí wǎ āi bó lā bìng dú

2 英文参考

Cote d’Ivoire ebolavirus

3 中文名称

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

4 英文名称

Cote d’Ivoire ebolavirus

5 分类类型

6 分类

单分子负链RNA病毒目>丝状病毒科 >埃博拉病毒属 >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

7 埃博拉病毒的发现

埃博拉病毒 Zaire Ebola virus 令世界谈之色变的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源于非洲的扎伊尔,其名称就是根据扎伊尔境内的一条小河而命名。1976年首次暴发就多走了270人的生命,不过当时无人知晓是何种病毒。此后,这种神秘的病毒先后出现在加蓬、苏丹、象牙海岸甚至英国。第二次大暴发是在1995年,共有245人死于非命。在发现埃博拉病毒的20多年时间里,全世界证实死于这种病毒的人超过10000人。由于这种病毒多发生在非洲偏远地区,所以实际的死亡人数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8 埃博拉病毒特征

埃博拉病毒粒子外观呈线状,直径为80nm,长度为970nm,属丝状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较长的奇形怪状的病毒粒子相关结构可呈分枝状或盘绕状,长达10um。来自扎伊尔、象牙海岸和苏丹的埃博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不同。第4个埃博拉毒株(Reston)能引起人以外的灵长目动物致命性的出血性疾病;也有文献报道,极少数人感染染此病毒株,但临床上无症状。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等抵抗力,对紫外线和γ射线敏感,对多种化学试剂(乙醚、去氧胆酸钠、β-丙内酯、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福尔马林等)敏感。灵长类动物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

9 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症状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aemorrhagic fever,EBO)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病死率很高,最高接近90%,临床上以发热及出血为特征。

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最严重表现是病毒性出血热。病毒感染者经过短则数天,长约3周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开始时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发热(体温很快升到38~39℃)、寒战、倦怠和肌肉酸痛等。病毒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袭击各个器官进而发生多器官功能损伤,主要包括胃肠功能紊乱、呼吸系统损伤和脉管系统损伤。接着出现厌食、呕吐、反复腹痛及腹泻、胸痛、呼吸短促、咳嗽和水肿。重症可出现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昏迷、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症状。

出血表现为皮肤淤斑、黏膜出血、静脉穿刺出血无法控制和内脏出血流出等。起病的第5天前后可见大块的红斑或疹。疾病后期,病人表现为休克、震颤和严重代谢紊乱,超过半数出现弥散性凝血障碍。起病的7~11天,病人组织发生变性、坏死,并被分解,病人不断把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最后因广泛内出血、脑部受损等而死亡。

一般幸存者要经过很长的恢复期,遗留的后遗症主要有关节痛、睾丸炎及心理障碍等。 (3) 流行概况 1976年,扎伊尔[现为刚果(金)]北部“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遭到不知名的陌生病毒“袭击”。病毒流行持续7周,发病318例,病死率为88%。同年从这次流行的一个村庄的一例病人体内首次分离出埃博拉病毒,因此命名。

1976年6-11月,苏丹南部发病284人,死亡151人。同年9月,苏丹的西部赤道省Nzara附近的Maride,距扎伊尔约500英里的一所医院也发生流行,在乡村医院和村庄发现了600多个病例;这些几乎是同时爆发的病死率约为70%。

1979年,苏丹同一地区发生第二次爆发,发病34例。1980年肯尼亚有散发病例,在美洲发生实验室感染病例。

1995年,扎伊尔又发生一次大的爆发,从1月开始,6月24日终止,主要发生在金沙萨以东Kikwit市直径150-600公里范围内,确诊315例,死亡244人,病死率77%。这次流行最初记载的病人是一个木炭工人,由于误诊,在接下来的3个月中,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在这个社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而导致该病的流行。

2001年12月,加蓬爆发埃博拉病毒出血热。截至2001年12月19日,发现27例疑似病人,其中15人死亡。

2004年5月,苏丹南部赤道地区爆发埃波拉病毒,截至2004年5月26日,有20人受到感染,其中5人死亡,数百人需要监护。

2007年9月,刚果(金)(原扎伊尔)再次暴发埃博拉出血热,病致死率高达50%至90%。疫情由联合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和位于加蓬的实验室证实。本次疫情的重灾区是该国东南部的东开赛区,离首都金沙萨690公里,距1995年该国埃博拉爆发地点基奎特仅300公里。此次爆发近400人感染并出现症状,至少167人死亡。疫情开始于6月8日,当时两名村长死于埃博拉病毒。所有参加葬礼的人亲手下葬死者,结果所有参加葬礼的人事后全部死亡。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其他几个地区的居民中存在FA抗体,但是,它们同高毒力的埃博拉病毒的关系尚不清楚。目前,已经从1989和1990年从菲律宾进口到美国,1992年进口到意大利的

猕猴中分离到埃波拉相关的丝状病毒;这些猴子很多死亡了。1989年里每天都和这些猴子接触的五个管理员中,有四人产生了特异性抗体,他们先前未曾发热或患过其它疾病。

10 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途径与预防

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染性很强,在医院接受注射以及与病人的密切接触,都是本病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另外,接触猴类或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或其他体液也会导致感染,还可能经皮肤、呼吸道或结膜而感染,也曾发现有经空气传播的。而其他因素如暴露的食物和水、医院建筑、家养和野生动物以及旅游,一般都不会传播。

埃博拉病毒病潜伏期为2-21天。病毒的传染期是,只要血液和分泌物中有病毒就有传染性。在苏丹达30%的主要护理者受感染,而大多数其他的家庭接触者未受感染。一位实验室感染病例起病后第61天,从其精液中分离到埃波拉病毒,而第76天分离不到。

目前对埃博拉出血热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如果在早期对症治疗,输液以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也出现了可挽救的部分病例。

控制“埃博拉”的扩散,首先要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动态,加强国境检疫;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应隔离观察,一旦确诊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对病人进行最严格的隔离,即使用带有空气滤过装置的隔离设备。医护人员、实验人员穿好隔离服,可能时需穿太空服进行检验操作,以防意外。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密切观察。

11 埃博拉病毒疫苗

2003年11月,美国科学家已经研制出预防致命的埃博拉病毒的实验疫苗,一名志愿者接受了这种疫苗的注射。

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死亡率很高,美国当局唯恐它被用作恐怖分子的生化武器,所以加紧了疫苗的研制。美国国家过敏与感染疾病研究院(简称NIAID)疫苗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2003年在贝塞斯达市的研究中心为志愿者注射了疫苗。

早在2000年,研究人员已经将同样的试验疫苗注入猴子体内,并且宣称疫苗可以保护猴子免受常规的埃博拉病毒的感染。目前,研究者正在评估该疫苗在人体内的安全性。

疫苗的配制基于最新的DNA技术,运用该技术所研制的其他疫苗还可能对控制艾滋病、疟疾、肝炎等疾病产生效果。研究负责人Anthony

S.Fauci博士指出,注射疫苗并不能令人终生对埃博拉病毒免疫,不过却可以挫败恐怖分子使用该病毒作为武器的阴谋。

埃博拉病毒传染力很强,病毒感染者会出现严重的内出血,很快死亡。现在还没有针对它的特效药,在非洲有90%的受感染者无药可治而死。在1976年至1995年间,非洲曾出现大规模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专家们担心该病爆发的频率会不断提高。

12 埃博拉病毒 (Ebola Virus) 与鸟类的前世今生

美国科学家(Covalent modifications of the ebola virus glycoprotein. J Virol;2002,76 (24): 12463-72)发现,埃博拉病毒 (Ebola Virus)与鸟类的爱恨纠葛、前世今生。 美国普渡大学 David Sanders和其研究团队发现,埃博拉病毒蛋白质外鞘 (outer protein shell)醣蛋白(glycoprotein) 的生化结构与鸟类所携带的许多种反转录病毒 (retrovirus)外鞘的醣蛋白构造十分相似。先前,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埃博拉病毒与鸟类所携带病毒,在内部的基因组成上,有着高度的相似,而David Sanders教授等人进一步的指出,这些病毒甚至连外表也很类似。这项发现暗示埃博拉病毒与鸟类所携带病毒,有着相似的进化路径,埃博拉病毒 (Ebola Virus) 与鸟类携带的反转录病毒,可能是由同一祖先所进化而来,而鸟类也可能是这种可怕病毒的自然宿主,是散播这种病毒的罪魁祸首。 自从1976年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该病毒已在非洲地区夺走数千条人命。然而,目前科学家们对于埃博拉病毒的来源,所知有限。可以确定的是,人类和猴子都会受到该病毒的感染,更可怕的是,一旦疫情爆发流行,其致死率往往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

13 埃博拉病毒 — 大猩猩灭绝之祸

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所知最致命的传染性病毒之一,它在非洲地区黑猩猩和大猩猩种群内的快速传播已经引起了动物保护人士的关注。位于加蓬首都利伯维尔的非洲森林生态系统中心的灵长目动物学家马格德林•贝尔梅霍(Magdalene Bermejo)2006年12月在《科学》杂志发表文章认为,埃博拉病毒在不同的大猩猩群体之间的传播速度远远快于在人类之间的传播速度。尽管10年前类人猿在非洲的数量还相当可观,但现在,非洲大猩猩的生命正受到很大威胁。2002年到2003年间,在非洲的刚果和加蓬约有5500只大猩猩被埃博拉病毒夺走了生命,罪魁祸首除了在非洲肆虐的埃博拉病毒,人类为了经济利益而发起的捕杀行动也是重要原因。

非洲丛林是埃博拉病毒滋生的天然温床。此前科学家并不确定该病毒是否通过其他动物传播到猿类身上,但这项最新研究显示,埃博拉病毒能够直接在猩猩之间进行一对一的传播。

导致大猩猩死亡的埃博拉病毒为扎伊尔型,在加蓬和刚果(金),这种亚型已经反复感染人类。在每一起人类感染事件中,都能在附近森林中找到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尸体。2001年底,加蓬爆发人类埃博拉流行病。2002年6月,在距洛希自然保护区(Lossi Sanctuary)15公里处发现第一只大猩猩尸体。该保护区附近有10个大猩猩群,共143只大猩猩。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涉及的143只大猩猩中已有130只死亡,死亡率高达90%以上。埃博拉病毒在猩猩之间一对一传播,并逐渐在种群之间连续扩散。

研究人员对洛希自然保护区方圆2700公里内的大猩猩聚居地进行调查后发现,聚居地数量减少了96%。科学家估计,自2002年埃博拉流行病爆发以来,大约有5500只大猩猩因感染该病毒而死亡。同样情况也发生在非洲东部,在过去10年中,东部低地大猩猩的数量下降了70%,从1994年的约17000只减少到目前不到5000只。

由于大量的大猩猩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这种全世界最大的灵长类动物目前正急剧减少,并面临即将完全绝迹的危险。

科学家相信,埃博拉病毒一定是藏身在如鸟类或者蝙蝠的宿主体内才没有自生自灭的。虽然目前尚不能确定病毒宿主到底是哪种动物,但病毒通过大猩猩与这种动物的密切接触而传播的可能性大于其在猩猩之间的直接传播。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