颏前徙术

目录

1 手术名称

颏前移术

2 别名

颏前徙术;颏前移成形术

3 分类

口腔科/正颌外科手术/下颌骨畸形的手术矫正/颏成形术

4 ICD编码

76.6801

5 概述

颏前移术用于下颌骨畸形的手术矫正治疗。

颏部及血供和神经(图10.8.2.5.1-1~10.8.2.5.1-4)。

6 适应症

颏前移术适用于:

1.下颌前突Ⅲ类错畸形施行下颌整体后退,颏前点后缩者。

2.正常或短头面型需增加颏突出者。

3.改变面下部1/3高度,并需增加颏突度者。

7 禁忌症

1.全身情况差,心、肺、肝、肾等某一脏器有器质性病变,手术有较大危险者。

2.既往有精神不正常病史者。

3.下颌整体后缩而要求矫治咬畸形者。

8 术前准备

1.详细了解病人对畸形的心理状态和手术要求。

2.拍摄全颌断层及颅颌标准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描迹,分析颏前点的位置,颏部骨段应移动的距离。

3.拍面部正、侧位照片,以备术后对比。也可进行术前录像。

4.心、肺、肝、肾功能检查,由于颏成形术为整形手术,全身情况的要求应更为严格。

5.术前口腔清洁、洁治。口腔内病灶牙的治疗,尤其是下颌前牙、前磨牙病灶的处理。

9 麻醉和体位

一般采用阻滞麻醉,必要时经鼻腔气管内插管全麻。

取仰卧位。

10 手术步骤

10.1 1.切口和剥离

从一侧下颌第1前磨牙至对侧第1前磨牙附着龈之下5~10mm的唇侧黏膜切口,切开黏膜、部分颏肌,然后直达骨膜。在骨膜下剥离,掀起黏骨膜瓣,显露颏血管神经束。分离下颌正中联合部骨膜(但也可保留截骨线以下的骨膜附着),若前移较大,为减少软组织张力和保持下唇高度可将下颌下缘的骨膜横向切开(图10.8.2.5.1-5)。

10.2 2.截骨

截骨前应在正中联合及尖牙根尖下,作与平面垂直的对位标志线。根据术前设计的截骨方式,用摆动锯或高速牙钻,在颏孔下方、下颌骨下缘之上约1~1.5cm处作骨切开,并保持截骨平面呈垂直状。因水平截骨前后向的角度不同,在骨段前移时,会影响面部高度的不同变化。在截开舌侧骨板时,要准确轻巧,避免舌侧软组织受损伤。用骨凿检查舌侧骨板是否已截开,并向下松动骨段。注意保护松动骨段的舌侧肌肉黏膜蒂,直视下去除舌侧皮质骨板的骨干扰区,使下骨段得以向前平行移动。

对于严重小颏畸形,当前移的骨段的舌侧缘不能与下颌体前份接触时,可改作双台阶式截骨,这样,前移距离大而且骨段间接触充分(图10.8.2.5.1-6,10.8.2.5.1-7)。

10.3 3.前移和固定

当松动的骨段前移到预定位置后,检查对位标志线,确定前移距离和方向是否正确无误。分别在松动的下骨段舌侧皮质和上骨段唇侧皮质的两侧及正中钻孔(图10.8.2.5.1-8)。根据前移的程度,确定下骨段侧方的孔位应在上骨段孔远中的距离。用不锈钢丝分别穿过3对骨孔作“8”字结扎,使下骨段前移到需要位置(图10.8.2.5.1-9),或采用钛板内固定。某些小颌畸形明显的病例,尚可采用重叠前移,以增加其外突(图10.8.2.5.1-10)。

10.4 4.缝合

一般应作2或3层缝合,即骨膜、颏肌及黏膜。注意缝合时先对准中线,将唇侧骨膜与龈侧组织瓣骨膜缝合,以达到下唇有良好支持。在较大范围前移时,为使软组织充分松弛,可作正中联合下缘的骨膜横向切开,否则有可能在术后出现唇闭合困难和下牙轻度显露。

10.5 5.包扎

术后颏部加压包扎,可消除无效腔、防止血肿形成,并有利于软组织塑形,获得满意的颏唇沟外形。作者应用胶布,作四头带状包扎,简便易行,效果良好(图10.8.2.5.1-11,10.8.2.5.1-12)。

11 术中注意要点

1.截骨前要在左右两侧及正中部做好对位标志线,便于掌握骨段前移距离及双侧对称。

2.所有截骨线必须在牙根下至少4mm处进行,注意尖牙根的长度。

3.在下骨段前移距离较少,估计软组织缝合不紧张的情况下,应尽量保留下颌下缘及正中联合部的骨膜附着。

4.若下骨段需前移超过10mm时,应做双台阶式截骨,两条平行截骨线间距离为5~10mm。先做下截骨线,后做上截骨线。考虑到软组织缝合紧张时,可作正中联合下缘的骨膜横行切开。

5.缝合时必须将骨膜拉向上对位缝合,正确缝合颏肌及黏膜,为使左右对称可先缝中间1针。

12 术后处理

颏前移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1.按全麻后常规护理。

2.口腔清洁护理,每天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口腔1次。

3.鼻饲饮食至口内黏膜切口愈合。

4.应用抗生素。

5.颏部敷料5~7d去除,口内黏膜缝线8~10d后拆除。

13 并发症

颏前移术的主要并发症为黏膜切口裂开、感染,骨坏死或骨愈合延迟,颏神经损伤等。

13.1 1.黏膜切口裂开

主要原因是:黏膜切缘挫伤较大;缝合前彻底冲洗不够,局部有感染;黏膜创面对合不良,未按要求分层缝合骨膜;缝线结扎过紧等。应加强换药,每日冲洗口腔,特别是裂隙处可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一般在术后3周左右可以愈合。

13.2 2.骨坏死或骨愈合延迟

主要原因是:下骨段的舌侧附着肌肉蒂剥离过多,影响血供;局部有感染,加重了血液供应障碍。一旦发生,应及时引流,控制感染,使骨坏死局限在小范围。骨愈合延迟除以上原因外,还可能因固定不确切,骨创接触不良等所致,只要局部制动,虽时间延长,骨愈合是可以完成的。

13.3 3.颏神经损伤

主要原因是:对颏孔的位置及其可能的变异,在术前未从全颌断层X线片上得到确定,心中无数,以致在口腔前庭切口时直接损伤;在剥离过程中牵拉过重,或在水平截骨时保护不够而损伤。如在术中发现颏神经损伤,可在手术结束前予以吻合。如断端较短,可将颏孔扩大,伸延部分下牙槽神经,使断端延长便于吻合修复。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