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药

目录

1 拼音

kàng zhēn jūn yào

2 英文参考

antifungal

3 注解

4 概述及分类

真菌感染可分为浅部和深部感染两类。前者常由各种癣菌引起,主要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等,发病率高,治疗药物有灰黄霉素、制霉菌素或局部应用的咪康唑和克霉唑。深部感染常由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引起,主要侵犯内脏器官和深部组织,发病率虽低,但危害性大,常可危及生命,治疗药物有两性霉素B及咪唑类抗真菌药等。

抗真菌药物是指具有抑制或杀死真菌生长或繁殖的药物。

5 主要品种

两性霉素B、酮康唑、灰黄霉素、特比萘芬、氟胞嘧啶等。

6 不良反应

贫血、过敏反应(皮疹)、发热、头痛等。

7 临床应用

真菌感染。

8 病例

抗真菌药联合小量皮质类固醇及抗生素治疗脓癣86例

脓癣为皮肤癣菌特别是亲动物的皮肤癣菌所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 。临床特点为头皮瘙痒明显,毛囊性脓疱此起彼伏,单一抗真菌治疗效果欠佳。我科用抗真菌药联合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和抗生素治疗脓癣86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确诊为脓癣患者86例,入选病例均排除全身重症疾患。男48例,女38例,其中2~13岁71例,14~15岁3例,50~67岁12例,病程2个月~1年,全部真菌镜检阳性,68例作真菌培养,其中犬小孢子菌36株,石膏样小孢子菌25株、紫色毛癣菌5株,断发毛癣菌2株。

1.2 治疗方法 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首选灰黄霉素,按15~25mg /(kg/d)计算,每日3次,餐中服用,共4周,个别肝功能异常者,给予伊曲康唑,按3~5mg /(kg/d)计算。联合应用头孢曲松钠和短期小量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头孢曲松钠:成人1g/d,儿童按20~30mg /(kg/d);地塞米松:成人2~5mg/d,儿童按0.04~0.05mg /(kg/d);泼尼松:成人15~30mg/d,儿童按0.3~0.4mg /(kg/d),疗程5天。头孢曲松和地塞米松可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静脉注射。对照组40例:口服抗真菌药同治疗组。两组同时外用2%酮康唑洗剂洗头,每天1次,每周剃头1次,连续2个月。

1.3 疗效判定 治疗后第5周观察治疗效果,并做真菌镜检和培养。痊愈:皮疹完全消退,痒感消失,真菌镜检和培养阴性;显效:皮疹消退70%以上,痒感明显减轻,真菌镜检和培养阴性;好转:皮疹消退30%~70%,痒感有所减轻,真菌镜检阳性;无效:皮疹消退<>真菌镜检阳性。显效率以显效加痊愈计。

2.讨论

脓癣为患者对真菌抗原产生迟发性变态反应 。由于炎症反应剧烈,可酌情应用小量皮质类固醇,合并细菌感染者选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具有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并可避免瘢痕形成。头孢曲松为广谱强效抗生素;抗真菌药,小量皮质类固醇和抗生素三者联用,起到协同作用,可使脓癣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缩短,治愈率明显提高。

9 最新研究成果

抗真菌药研究情况:主要有下列几方面的发展

咪唑类:已开发了三代药物,第一代是咪唑类衍生物,如克霉唑、益康唑和咪康唑等。第二代是唑类衍生物,如酮康唑。第三代是三唑类衍生物,目前正在临床试用的有依特拉康唑,它毒性小,抗菌谱广,优于酮康唑,总量使用比酮康唑小5~10倍。此药治疗曲霉病、隐球菌病、组织胞浆菌病、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和皮肤癣菌病(包括花斑癣等),均有较好疗效。

其他咪唑类衍生物可供外用者如联苯苄唑,用1%的霜剂,对皮肤癣菌感染疗效较好,每日一次外用即可。氟康唑是一个新的广谱真菌药物,治疗浅部真菌病和系统性真菌感染,如念珠球菌病、隐球菌病等。副作用小,可以口服,也可静脉给药,能穿透血脑屏障,可作为抢救用药,疗程视病情而定。

环吡氧胺:是吡啶的代替物,与咪唑类无关。广谱抗菌,对皮肤癣菌、酵母、放线菌、其他真菌、细菌、菌质体等均有一定效果。抗真菌作用可能是排除细胞内的主要物质和(或)离子而产生效果。目前主要使用 1%霜剂治疗体癣、股癣、念珠菌感染等。使用4~8%指甲涂剂治疗甲癣,其透入性强。

丙烯胺类衍生物:目前主要使用外用药萘替芬,此药优于克霉唑、咪康唑等,外用治疗皮肤癣菌病,临床症状的改善比较迅速。

此外,还有三并萘芬,可口服,也可外用,主治浅部真菌病和念珠菌病,特别是对甲癣效果较好,毒性低,正在试用中。

10 未来发展

随着深部真菌感染率的不断升高和现有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日趋严重,临床上对广谱、高效、低毒的新型抗真菌药物的需求日益迫切,仅仅依靠对现有药物进行大量的结构修饰来发现新型抗真菌药物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计算化学和组合化学等学科得到飞速发展,给新药研究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这些新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抗真菌新药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功,大大加快了发现抗真菌新药的速度。

真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已成为深部真菌感染治疗上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加快开发新的抗真菌药物以对付日益增多的耐药真菌,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依据上述抗真菌药物耐药性产生和发展的特点,参考目前注册分类1的抗真菌药品的报批情况,提出以下两点看法以期对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10.1 药物作用机制的考虑

研制针对新的作用靶点的抗真菌药物有望解决目前耐药真菌日益增多的问题。如:近来国外正在研制的一些作用于真菌细胞壁的药物,如棘球白素类,其通过抑制真菌葡聚糖1,3-  -合成酶(一种特殊的真菌靶位)而发挥作用。由于这一类是在细胞膜外发挥作用,药物流出泵对其耐药性影响不大,故此类新作用机制的药物对于解决耐药性是有益的。

10.2 药物剂型的选择

鉴于目前真菌耐药性的迅速发展,以及临床仍较缺乏可供选择的高效、低毒的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因此,在新型抗真菌药物研发中,如临床前试验可证实其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优点,则应首先考虑开发系统给药剂型,并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此外,对于唑类药物,因其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耐药问题,尤其应慎重开发局部给药制剂。

有些研发人员将新研制的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首先定位于开发局部外用制剂,并拟用于皮肤浅部真菌感染,这样,就有可能会导致耐药的产生从而难以进一步开发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而目前临床尚缺乏全身给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既安全又有效的药物。因此,从药物自身特点、真菌耐药性以及临床需求的角度考虑,此种情况在立题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如拟首先开发局部皮肤外用制剂,则应有充分的试验依据证实该药物具有以下特点:系统给药后毒性较大;口服吸收差或不规则,而皮肤给药后易穿透皮肤角质层并能存留一定时间以发挥药效等。

11 相关出处

新编药物学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