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应激反应临床路径(2017年版)

目录

1 拼音

jí xìng yìng jī fǎn yìng lín chuáng lù jìng (2017nián bǎn )

2 基本信息

《急性应激反应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

3 发布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7] 5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委持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了23个专业20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上述临床路径已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上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7年5月31日

4 临床路径全文

急性应激反应临床路径(2017年版)

4.1 一、急性应激反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4.1.1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ICD-10:F43.0)

4.1.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异乎寻常的应激源的影响与症状的出现之间必须有明确的时间上的关系。症状即使没有立刻出现,一般也在几分钟之内。此外症状还应:

1.表现为混合性且常常是有变化的临床相,除了初始阶段的“茫然”状态外,还可有抑郁、焦虑、愤怒、绝望、活动过度、退缩,且没有任何一类症状占优势;

2.如果应激环境消除,症状迅速缓解;如果应激持续存在或具有不可逆转性,症状一般在24-48小时开始减轻,并且大约在3天后往往变得轻微。

本诊断不包括那些已符合其他精神科障碍标准的患者所出现的症状突然恶化。但是,既往有精神科障碍的病史不影响这一诊断的使用。

包含:急性危机反应,战场疲劳,危机状态,精神休克

4.1.3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精神科住院医师培训手册—理念与思路》(于欣编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精神病学》(第5版,沈渔邨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进行系统的病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完善实验室和相关其他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 心理治疗为主,按照患者状态安排急性危机干预治疗,各类心理治疗包括支持、心理教育、认知、暴露、集体、森田、眼动脱敏、正念、冥想、放松等。

3. 药物治疗为辅助,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治疗。

4.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甚至MECT治疗。

5.后续心理治疗,人格的成长、社会支持力量的获得等。

4.1.4 (四)标准住院日为≤30天。

4.1.5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应激反应(ICD-10:F43.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1.6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4.1.6.1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甲功、激素等;

(3)胸片、腹部B超、心电图、脑电图、头部MRI;

(4)测查量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人格测查、应激相关量表、焦虑抑郁量自评以及他评量表、心理治疗类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

4.1.6.2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内分泌检查、超声心动图、甲状腺B超、血药浓度及贫血相关检查。

4.1.7 (七)选择用药。

4.1.7.1 1.选择原则:

(1)根据临床症状的特征、既往用药史(品种、疗效、不良反应等)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结合药物的受体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遵循个体化原则,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

(2)症状严重,有自杀或兴奋躁动、过度攻击行为的患者必要时可联合使用情感稳定剂和/或抗抑郁药物,甚至MECT治疗。

4.1.7.2 2.药物种类:

优先选用副作用少的药物,范围主要是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一线抗抑郁药物、短效抗焦虑药物。

4.1.7.3 3.药物剂量调节:

遵循个体化原则。从小剂量开始,疗程无须过长。病情稳定后,确定最佳剂量。

4.1.8 (八)出院标准。

1.大部分症状精神病性症状、焦虑抑郁症状、失眠等得到控制。

2.配合医疗护理,生活能自理(病前生活不能自理者除外)。

3.能主动依从服药,能配合心理治疗并取得初步成效的患者。

4.出院后能配合继续的药物和心理干预的患者。

4.1.9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辅助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因,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2.应激源过于危重,无法消除的应激源,家庭环境和社会基础支持不利,涉及巨大经济和财产纠纷,涉及法律相关事宜,人格有很大异常,住院期间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既往合并有其他精神或躯体疾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可能导致合并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

4.2 二、急性应激反应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ICD-10:F43.0)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30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天

住院第1周

□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精神检查

□    开立医嘱

□    化验检查、物理检查

□    临床评估、风险评估、

□    心理测查、心理治疗评估

□  生活功能评估

□    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知情同意

□    完成入院病历

□    上级医师查房

□    明确诊断

□    确定治疗方案

□    药物副反应评估

□    风险评估

□    完成病程记录

□    心理治疗具体方案确定

□    上级医师查房

□    确定诊断

□    确定治疗方案

□    药物副反应评估

□    风险评估

□    完成病程记录

□    心理治疗具体方案确定

□    临床评估

□    药物副反应评估

□    风险评估

□  确认检查结果完整并录

□    完成病程记录

□    心理治疗具体方案确定

长期医嘱

□    护理常规

□    饮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    药物治疗

□    心理、康复治疗

□    无抽电休克护理记录单

□护士观察量表(NOSIE)

□    症状自评量表

□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

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便潜血

□  生化全项、电解质、甲功激素、感染性疾病筛查、

□    血药浓度

□    糖化血红蛋白

□  胸片、心电图、脑电图

□  PANSS量表

□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    相关应激障碍评估表格

长期医嘱

□    护理

□    饮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    药物治疗

□    心理、康复治疗

□  无抽电休克护理记录单

□护士观察量表(NOSIE)

□    TESS量表

□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表

□  症状自评量表

临时医嘱

□    复查异常化验

□    对症处理药物副作用

长期医嘱

□    护理

□    饮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    药物治疗

□    心理、康复治疗

□  无抽电休克护理记录单

□护士观察量表(NOSIE)

□    TESS量表

□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表

□    处理药物副作用

□  症状自评量表

临时医嘱

□    复查异常化验

□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长期医嘱

□    护理常规

□    饮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    药物治疗

□    心理、康复治疗

□    无抽电休克护理记录单

□护士观察量表(NOSIE)

□    TESS量表

□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表

□    攻击风险因素评估表

□    处理药物副作用

□  症状自评量表

临时医嘱

□    复查异常化验

□    PANSS量表

□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    相关应激障碍评估表格

主要护理

工作

□    采集护理病史

□    护理计划制订

□    入院宣传教育

□    护理量表

□    评估病情变化

□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    修改护理计划

□    特级护理

□    安全检查

□    床边查房、床旁交接班

□    执行治疗方案

□    保证入量

□    清洁卫生

□    睡眠护理

□    心理护理

□    护理量表

□    评估病情变化

□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    修改护理计划

□    特级护理

□    安全检查

□    床边查房

□    床旁交接班

□    执行治疗方案

□    保证入量

□    清洁卫生

□    睡眠护理

□    心理护理

□    护理量表

□    评估病情变化

□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    修改护理计划

□    特级护理

□    安全检查

□    床边查房

□    床旁交接班

□    执行治疗方案

□    保证入量

□    清洁卫生

□    睡眠护理

□    心理护理

□  护理量表

□  评估病情变化

□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  修改护理计划

□    一级护理

□    安全检查

□    床旁交接班

□    执行治疗方案

□    工娱治疗

□    行为矫正

□    睡眠护理

□    心理护理

□    健康教育

心理

治疗

□    初始访谈

□    收集患者资料

□    人格评估

□    应激事件和时间评估

□    心理治疗评估

□    各种适合的心理治疗,如危机干预、集体、认知、支持、眼动脱敏等

□参加医师查房

□各种适合的心理治疗,如危机干预、集体、认知、支持、眼动脱敏等

□    参加三级医师查房

□    诊断评估

□    各种适合的心理治疗,如危机干预、集体、认知、支持、眼动脱敏等

□    阶段性评估

□    各种适合的心理治疗,如危机干预、集体、认知、支持、眼动脱敏等

康复

治疗


□    药物知识

□    睡眠知识

□    工娱或特殊工娱

□    行为矫正

□    其他适宜的康复治疗

□    森田治疗

□    工娱或特殊工娱

□    行为矫正

□    其他适当的康复治疗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

原因:

□无    □有,

原因:

□无    □有,

原因:

□无    □有,

原因: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2周

住院第3周

住院第4周

住院第5周

主要

诊疗

工作

□    临床评估

□    药物副反应评估

□    风险评估

□    完成病程记录

□    心理治疗具体方案确定

□    完善化验、心电检查

□    临床评估

□    药物副反应评估

□    出院风险、生活功能评估、心理治疗后续评估

□    药物治疗方案

□    完成病程记录

□    心理治疗效果总结

□    出院告知书

□    完善化验、心电检查

□    临床评估

□    药物副反应评估

□    出院风险、生活功能评估、心理治疗后续评估

□    药物治疗方案

□    完成病程记录

□    心理治疗效果总结

□    出院告知书

□    完善化验、心电检查

□    临床评估

□    药物副反应评估

□    出院风险、生活功能评估、心理治疗后续评估

□    药物治疗方案

□    完成病程记录

□    心理治疗效果总结

□    出院告知书

长期医嘱

□    护理

□    饮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    药物治疗

□    心理、康复治疗

□  无抽电休克护理记录单

□护士观察量表(NOSIE)

□    TESS量表

□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表

□    处理药物副作用

临时医嘱

□    复查异常化验

□    PANSS量表

□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    症状自评量表

□    相关应激障碍评估表格

长期医嘱

□    护理

□    饮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    药物治疗

□    心理、康复治疗

□    无抽电休克护理记录单

□护士观察量表(NOSIE)

□    TESS量表

□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表、

攻击风险因素评估表

□    处理药物副作用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    生化全项、甲功、激素

□    血药浓度

□    糖化血红蛋白

□  胸片、心电图、脑电图

□  PANSS量表

□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    相关应激障碍评估表格

□    症状自评量表

□    出院

长期医嘱

□    护理

□    饮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    药物治疗

□    心理、康复治疗

□    无抽电休克护理记录单

□护士观察量表(NOSIE)

□    TESS量表

□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表、

攻击风险因素评估表

□    处理药物副作用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    生化全项、甲功、激素

□    血药浓度

□    糖化血红蛋白

□  胸片、心电图、脑电图

□  PANSS量表

□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    相关应激障碍评估表格

□    症状自评量表

□    出院

长期医嘱

□    护理

□    饮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    药物治疗

□    心理、康复治疗

□    无抽电休克护理记录单

□护士观察量表(NOSIE)

□    TESS量表

□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表、

攻击风险因素评估表

□    处理药物副作用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    生化全项、甲功、激素

□    血药浓度

□    糖化血红蛋白

□  胸片、心电图、脑电图

□  PANSS量表

□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    相关应激障碍评估表格

□    症状自评量表

□    出院

主要

护理

工作

□    护理量表

□    评估病情变化

□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    修改护理计划

□    一级护理

□    安全检查

□    床旁交接班

□    执行治疗方案

□    工娱治疗

□    行为矫正

□    睡眠护理

□    心理护理

□    健康教育

□    护理量表

□    评估病情变化

□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    修改护理计划

□    二级护理

□    安全检查

□    床旁交接班

□    执行治疗方案

□    工娱治疗

□    行为矫正

□    睡眠护理

□    心理护理

□    健康教育

□    指导患者认识疾病、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

□    自我处置技能训练

□    护理量表

□    评估病情变化

□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    修改护理计划

□    二级护理

□    安全检查

□    床旁交接班

□    执行治疗方案

□    工娱治疗

□    行为矫正

□    睡眠护理

□    心理护理

□    健康教育

□    指导患者认识疾病、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

□    自我处置技能训练

□    护理量表

□    评估病情变化

□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    修改护理计划

□    二级护理

□    安全检查

□    床旁交接班

□    执行治疗方案

□    工娱治疗

□    行为矫正

□    睡眠护理

□    心理护理

□    健康教育

□    指导患者认识疾病、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

□    自我处置技能训练

心理

治疗

□    阶段性评估

□    各种适合的心理治疗,如危机干预、集体、认知、支持、眼动脱敏等

□    阶段性评估

□    各种适合的心理治疗,如危机干预、集体、认知、支持、眼动脱敏等

□    阶段性评估

□    各种适合的心理治疗,如危机干预、集体、认知、支持、眼动脱敏等

□    阶段性评估

□    各种适合的心理治疗,如危机干预、集体、认知、支持、眼动脱敏等

康复

治疗

□    森田治疗

□    工娱或特殊工娱

□    行为矫正

□    其他适当的康复治疗

□    森田治疗

□    工娱或特殊工娱

□    行为矫正

□    家庭社会评估

□    森田治疗

□    工娱或特殊工娱

□    行为矫正

□    家庭社会评估

□    森田治疗

□    工娱或特殊工娱

□    行为矫正

□    家庭社会评估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

原因:

□无    □有,

原因:

□无    □有,

原因:

□无    □有,

原因: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5 临床路径下载

急性应激反应.doc

急性应激反应临床路径表单.doc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