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3 津与液的合称·津液
津液为津与液的合称,是人体的正常水液[1] 。它是饮食水谷通过肺、脾、肾、三焦等脏腑的作用而化生,并借助它们而输布的营养物质[2][3] 。起到滋润、濡养机体的作用。其中清而稀薄向体外流泻者称津;浊而稠厚存于体内者称液[2]。在脉内的,为组成血液的成分;在脉外的,遍布于组织间隙之中。津和液通常并提,但二者在性质、分布和功用方面,均有不同之处。
4 泛指一切体液及其代谢产物·津液
津液泛指一切体液及其代谢产物[3]。《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又《灵枢·决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从而说明尿与汗均由津液化生,并对体液有调节作用[3]。
5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43.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36.
古籍中的津液
- 《伤寒论辑义》:[卷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太阳之邪。已到少阳。法当和解。而反发汗利小便伤其津液。少阳之邪。复乘胃燥。转属阳明。谓之少阳阳明。大...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篇
明,谓太阳病,或发汗,或吐,或下,或利小便,亡其津液,胃中干燥,太阳之邪,乘胃燥而转属阳明,致小便反...
-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景书耶。喻氏谓仲景不用于阳明。恐亡津液。与本草生津之说左矣。桂枝汤啜粥者。因无麻黄之开。而有芍药之...
- 《伤寒溯源集》:[卷之六阳明上编]太阳阳明证治第十一
汗。若下。若利小便。亡津液而胃中干燥。大便难者。遂为脾约也。脾约以胃中之津液言。胃无津液。脾气无以...
- 《伤寒论注》:[卷三]阳明脉证上
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此治阳明之大法也。阳明主津液所生病,津液干则胃家实矣。津液致干之道有二∶汗多...
- 更多古籍中的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