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型颈椎病

目录

1 拼音

jǐng xíng jǐng zhuī bìng

2 英文参考

cervical type cervical spondylopathy

3 概述

颈型颈椎病以颈部酸、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尤其是患者常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约半数患者颈部活动受限或取被迫体位,个别病例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

颈型颈椎病实际上是各型颈椎病的早期阶段,大多处于颈椎椎节退行性变开始时,通过窦椎神经反射而引起颈部症状。但如处理不当,易发展成其他更为严重的类型。

各种自我疗法对颈型颈椎病均有疗效。应注意睡眠及工作时的体位,避免长期屈颈、头颈部外伤、劳损及寒冷刺激。颈型颈椎病一般勿需施术;但对个别症状持续、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且已影响生活质量者,可酌情行椎节融合术,疗效均较满意,但应注意安全,避免并发症。

4 疾病名称

颈型颈椎病

5 英文名称

cervical type cervical spondylopathy

6 分类

骨科 > 脊柱疾患 > 颈椎不稳定 > 颈椎病

7 ICD号

M47.8

8 颈型颈椎病的病因

颈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髓核与纤维环脱水、变性,直接刺激窦椎神经末梢而致病。

9 发病机制

在颈椎退变初期,颈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髓核与纤维环的脱水、变性与椎节局部张力降低,进而继发引起椎间隙的松动与不稳,患者的症状常于晨起、过劳、姿势不正及寒冷刺激后突然加剧。椎节的失稳不仅引起颈椎局部的内外平衡失调及颈肌防御性痉挛,且同时直接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及两侧根袖处的窦椎神经末梢,以致引起颈部症状。此时大多表现为局部疼痛、颈部不适感及活动受限等。少数病例可因反射作用而有一过性上肢(或手部)症状,其范围与受累的椎节相一致。当机体通过调整及代偿作用使颈部建立起新的平衡后,上述症状即逐渐消失。因此,大多数病例有可能自愈,或仅采取一般措施即可使症状缓解,甚至消失。对于发病时间较晚的大椎管者,其病理改变多较复杂,除上述病理生理改变外,尚可伴有椎节边缘骨质增生及骨赘形成等病理改变。

10 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10.1 发病年龄 

颈型颈椎病以青壮年者为多,但对椎管矢状径较大者,可在45岁以后首次发病。

10.2 发病时间 

颈型颈椎病除晨起时多见(与枕头较高或睡眠姿势不当有关)外,亦常常见于长时间低头工作或学习后,表明与椎间盘间隙内压力升高直接相关。

10.3 常见症状 

颈型颈椎病以颈部酸、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尤其是患者常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约半数患者颈部活动受限或取被迫体位,个别病例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

10.4 检查所见 

颈部多取“军人立正体位”,即颈部呈伸直状,生理曲度减弱或消失。患节棘突及棘突间可有压痛,一般较轻。

11 辅助检查

X线片上除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外,在动力性侧位片上约1/3的颈型颈椎病病例患节椎间隙显示松动及梯形变。

MRI片显示髓核可有早期变性征,少数颈型颈椎病病例可发现髓核后突征。

12 颈型颈椎病的诊断

12.1 临床特点 

颈型颈椎病主诉颈、肩及枕部疼痛等感觉异常,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及颈部呈僵直状。

12.2 影像学改变 

X线片上显示颈椎曲度改变,颈椎侧位动力性片上可显示椎体间关节不稳、松动及梯形变(较之磁共振检查出现为早);MRI片显示椎间盘变性或后突征。

12.3 除外其他疾患 

主要是除外颈部扭伤、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因颈椎间盘退变所致的颈肩部疼痛。

13 鉴别诊断

颈型颈椎病易和多种病患相混淆,应引起重视,现分述于后。

13.1 颈部扭伤

13.1.1 (1)概述

颈部扭伤,俗称落枕,系颈部肌肉扭伤所致,因其发病与颈型颈椎病相似,多于晨起时发病,因此两者易被混淆,甚至个别医师不恰当地将两者视为同一种疾患。颈部扭伤的病因多是由于睡眠时颈部体位不良,以致局部肌肉被扭伤之故,完全不同于因椎间盘退变而引起的颈型颈椎病。因此,在治疗上,对颈型颈椎病患者以牵引疗法为主,而对颈部扭伤患者,牵引不仅无效,且反而可加重病情。为此,两者应加以鉴别。

13.1.2 (2)鉴别要点

主要依据以下四点:

13.1.2.1 ①压痛点

颈型颈椎病患者的压痛点多见于棘突及两侧椎旁处,程度多较轻,用手压之患者可忍受,且疼痛范围与受累的神经根分布区一致。而落枕者的压痛点则见于肌肉损伤局部,以两侧肩胛内上方处为多见,急性期疼痛剧烈,压之常无法忍受。

13.1.2.2 ②肌肉痉挛

颈型颈椎病患者一般不伴有颈部肌肉痉挛,而在颈部扭伤者则可触及伴有明显压痛的条索状肌束。

13.1.2.3 ③对牵引试验的反应

检查者用双手稍许用力将患者头颈部向上牵引起时,颈型颈椎病患者有症状消失或缓解感,而颈部扭伤者则疼痛加剧。

13.1.2.4 ④对封闭疗法的反应

用1%普鲁卡因5ml做痛点封闭,颈型颈椎病患者多无显效,而颈部扭伤者则症状立即消失或明显缓解。

综合以上内容,将两者的鉴别列表1。

13.2 肩关节周围炎

13.2.1 (1)概述

肩关节周围炎又名“冰冻肩”,因其多在50岁前后发病,故又称之为“五十肩”。其好发年龄与颈椎病相似,且多伴有颈部受牵症状,两者易混淆。但因二者的治疗方法明显有别,故应加以鉴别。

13.2.2 (2)与颈型颈椎病的鉴别要点

13.2.2.1 ①疼痛点

颈型颈椎病所引起的疼痛多以棘突及椎旁处为中心;而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疼痛则多局限于肩关节及其周围处。

13.2.2.2 ②肩关节活动范围

颈型颈椎病一般不影响肩部活动;而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均明显受限,尤以外展时为甚,呈“冻结”状。

13.2.2.3 ③对针灸疗法的反应

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针刺肩三针穴或条口透承山穴多可立即获得疗效(肩部酸痛减轻及活动范围增加),而对颈型颈椎病患者则针阿是穴有效。

13.2.2.4 ④影像学检查

颈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可显示颈椎的生理曲度消失,在动力性侧位片上可有梯形变;而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一般无此现象。必要时可参考MRI检查结果。

除以上四项鉴别要点外,尚可参考对封闭疗法及肩部推拿疗法的反应等,在肩关节周围炎时,此类疗法均有显效。此外,本病尚应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相鉴别。

13.3 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

13.3.1 (1)概述

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为一种慢性疾患,多与风寒、潮湿等有关,除颈肩部外,全身各处均可发生,且除颈肩部外,腰骶部亦多见。位于颈肩部的肌纤维组织炎需与颈型颈椎病鉴别。

13.3.2 (2)鉴别要点

13.3.2.1 ①全身表现

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患者具有风湿病的一般特征,如全身关节、肌肉酸痛(可有游走性),咽部红肿(扁桃体多伴有炎症),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类风湿因子阳性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多在500U以上。

13.3.2.2 ②局部症状特点

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患者的局部症状多以酸痛感为主,范围较广,畏风寒,多无固定压痛,叩之有舒适感。

13.3.2.3 ③其他

尚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诱发因素、病史、既往对抗风湿药物治疗的反应及X线片所见等加以鉴别。

13.4 其他疾患 

凡是可引起颈部疼痛和不适感的疾患均应进行除外诊断,尤其是脊柱本身的各种先天性畸形、炎症(以结核为多)等。因此,对所有主诉颈部症状者,应按常规拍摄正侧位X线片,首先除外各种可在X线片上显示的器质性疾患,尤其是对拟行手法推拿治疗者,以防意外。之后再酌情决定需否做MRI或CT检查,以求更进一步地了解与掌握病情,最后作出诊断。

14 颈型颈椎病的治疗

14.1 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各种自我疗法对颈型颈椎病均有疗效,尤以自我牵引、理疗、按摩、中草药外敷、颈围外用及间断性或持续性颈椎牵引等均可使症状缓解,应该说,轻重量(1~1.5kg)的牵引疗法是最为有效的。

14.2 避免与消除各种诱发因素 

应注意睡眠及工作时的体位,避免长期屈颈、头颈部外伤、劳损及寒冷刺激。

14.3 手术疗法 

颈型颈椎病一般勿需施术;但对个别症状持续、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且已影响生活质量者,可酌情行椎节融合术,疗效均较满意,但应注意安全,避免并发症。

15 预后

只要注意保护颈部,避免各种诱发因素,绝大多数颈型颈椎病病例均可痊愈;但如继续增加颈部负荷及各种诱发因素,则有可能使病程延长或进一步发展。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