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所致障碍的康复管理

目录

1 拼音

jīng shén huó xìng wù zhì shǐ yòng suǒ zhì zhàng ài de kāng fù guǎn lǐ

2 概述

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所致障碍的康复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社会共同参与,多种治疗方法和康复技术同时应用,以帮助患者达到身心的康复,摆脱对物质的依赖。[1]

3 建立良好的康复环境

根据慢性疾病的治疗原则,成瘾的治疗模式已经从阶段性医疗向持续性医疗转变。持续性医疗模式包括一系列的医疗和社会服务,包括住院治疗、门诊治疗、日间住院、中途宿舍和自助治疗等,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康复环境。对于物质使用障碍的患者,需要尽可能“干净”的康复环境,即远离毒品、酒精、烟草、镇静催眠药物等精神活性物质的环境。应断绝和其他吸毒人员的联系,远离既往使用物质的场所,消除获得毒品的渠道,当家人也在吸毒时,应同时进行戒毒治疗。良好的康复环境还包括社会对于物质使用障碍患者的支持和帮助,如减少歧视和病耻感,提供就业、生活帮助、加强媒体宣传和减少公众的误解等。[1]

4 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物质使用障碍患者的康复过程中,需要克服生理和心理渴求,稳定的治疗动机是非常重要的支持性因素。在治疗初期患者进入治疗,本身就是治疗动机的体现。在治疗的维持阶段,由于对疾病认识不足、盲目自信等原因,治疗动机有可能逐渐减弱,从而增加复发的风险。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建立治疗动机的基础。不断强化治疗动机,鼓励、支持患者、家属主动参与治疗。在容忍失败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医患同盟,给予希望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治疗、康复过程中,复发往往不可避免,其常与自身、外部环境关系密切(详见本章第十节),与患者充分讨论,找出与复发相关的因素进行干预,能有效减少复发,促进社会功能。治疗者要克服自身的负性情绪、职业倦怠,永远给患者、家属希望,相信患者的康复潜力。[1]

5 强化无缝连接的治疗理念

根据治疗阶段的不同,治疗方式有脱毒、社会心理康复、回归社会等;治疗场所分为社会、强制隔离、自愿戒毒;治疗内容包括成瘾治疗和共病精神障碍、传染性疾病的治疗等,这些治疗方式、场所、内容需要有机整合,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形成无缝连接的机制。[1]

6 形成社区康复服务体系

物质使用障碍患者需要社区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帮助他们恢复社会功能,重返社会生活。国内开展了主要的几种社区管理形式,包括基层精神卫生专科、职业康复、随访服务、家庭看护和家庭教育等,同时以“社区为基础、量体裁衣式、尊重患者、整合服务、主动的个案管理等”为原则,更好地帮助患者保持长期戒断,建立健康的家庭社会生活方式。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通过随访来提供后继服务,与患者讨论治疗后取得进展以及遇到的问题,同时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复吸或复饮风险,长期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对躯体、精神、家庭、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帮助患者进一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通过宣教,帮助家属认识和理解疾病,从感情上给予患者关心和同情,工作上给予帮助和支持,鼓励患者参加各种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用工作、休息、体育、娱乐充实身心。个案管理是为那些有多种需求却无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案主提供社会福利援助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运用个案管理方法在社区物质使用障碍患者中开展工作,能够协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多重问题, 提高他们使用社会资源的能力, 实现回归社会的目标。个案管理模式对整合社区资源, 提升社区戒毒工作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物质使用障碍患者的安置帮教工作一般是以区、街道禁毒办为统筹,司法所参与,派出所专区民警、居委会专干、社区医生和家庭成员组成帮教小组,对他们进行帮助、教育,并对其生活、就业等方面进行帮扶。[1]

7 鼓励、支持互助团体活动

物质使用障碍患者一旦脱离了医疗环境的保护,面对压力和渴求,复发风险增加,而各种互助团体的支持能够弥补患者出院后康复的空白。互助团体可以随时给患者提供支持,是患者终生的康复基地,尤其在我国目前还缺乏其他康复措施的情况下,互助团体对患者的康复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影响最广泛的互助团体是匿名戒酒协会(AlcoholicsAnonymous,AA)。研究表明参加匿名戒酒协会能够能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为处理各种戒酒相关的问题提供方案,交流各自戒酒的经验,从而可以提高戒酒的成功率。此外,具有相似功能的还有匿名戒毒会、戒酒者家庭互助会等多种团体。[1]

8 参考资料

  1. ^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Z].2020-11-2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