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1 拼音
jīng mài
2 英文参考
meridian and vessel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hannel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channel[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经脉是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的统称,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全身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1]。
《灵枢·经脉》云:“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脉度》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就是说凡大而深的直行主干为经脉,凡小而浅的横行支脉为络脉[2]。
经脉分正经和奇经两大类,前者称十二(正)经脉,后者称奇经八脉[3]。此外,经别也属于经脉的范畴[3]。《黄帝内经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4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2]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01.
-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84.
古籍中的经脉
-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四]脉解篇第四十九篇
帝复承上编脉病之意,错举《灵枢·经脉》论之言,及本经所已言者,而申解之,故曰脉解。六气主时,始于厥阴...
-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二经脉第十]附任脉歌
曰。此章与本经终始篇。素问诊要经终篇。大义相同。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七]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
-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一]终始第九
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此篇论人之脏腑阴阳。经脉气血。本于天地之所生。有始而有终也。五营运论曰。...
-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五]缪刺论第六十三篇
缪,平声,篇内同。左右交刺,谓之缪刺。病在经脉,则经刺之,刺其俞穴也。病在络脉,则缪刺之,刺其皮络也...
- 更多古籍中的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