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肛门肌切除术

目录

1 拼音

jīng gāng mén jī qiē chú shù

2 英文参考

transanal approach myectomy

3 手术名称

经肛门肌切除术

4 别名

经肛门直肠黏膜及内括约肌切除术

5 分类

小儿外科/结肠疾病的手术/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直肠后壁括约肌切除术

6 ICD编码

48.69

7 概述

经肛门肌切除术用于直肠后壁括约肌切除术治疗。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系由于结肠远端某一肠段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管痉挛,痉挛肠段正常蠕动消失,形成功能性肠梗阻,梗阻近端肠管扩张、肥厚。痉挛肠管长短不等,有时仅数厘米,有时波及整个结肠,甚至部分小肠。后者临床症状严重,治疗也较复杂。最常见的类型为乙状结肠以下为痉挛段,靠近痉挛肠段的近端肠管渐渐扩张,直至扩张段称为移行段。该段肠管内也缺乏神经节细胞。扩张段肠管肌层肥厚,黏膜层发生慢性炎症,甚至可以形成溃疡,肌间丛及黏膜下丛神经节细胞变性、稀少。随就诊年龄不同,扩张段的长度也不一致,然后渐渐过渡至正常肠段。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要点就是要根据以上病理变化的特点,切除痉挛肠段、移行段及部分不能恢复正常功能的扩张肠段。

8 适应症

经肛门肌切除术因不经过腹腔,不行肠切除吻合,损伤较小,仅适合于短段巨结肠,或在其他根治性手术后遗留内括约肌症状群时作为一个辅助的治疗措施。针对这一手术后仍有部分病儿不能恢复自主排便,故有的学者认为无神经节细胞巨结肠诊断后均应行根治性手术,但此点目前仍有争论。

9 禁忌症

先天性巨结肠症痉挛肠段较长时,单纯切开内括约肌及部分切除直肠后壁的平滑肌达不到根治效果,故不适用。本术式也不适合于作为根治性手术前的临时治疗措施,因一旦失败,骶前间隙发生严重粘连,将给直肠后拖出术带来巨大困难。

10 手术步骤

1.病儿取截石位,臀部垫高,会阴部以0.5%碘伏消毒。

2.扩肛  肛门以牵开器牵开。

3.切口  在齿状线上方0.5cm处做横切口,切开直肠黏膜,以牵引线向上牵开直肠黏膜,显露直肠后壁及肛门内括约肌(图12.13.1.4.2-1A)。

4.以电刀纵行切除1cm宽、5cm长之一条肛门内括约肌及直肠后壁肌层。

5.然后将直肠黏膜复位,以4-0可吸收缝线或2-0丝线间断缝合(图12.13.1.4.2-1B、C)。

11 并发症

复发症状群:据报道由于术中切除的直肠后壁肌层及肛门内括约肌的范围难以掌握,术后局部发生粘连,致使有一部分病例术后便秘症状复发,应及时予以扩肛治疗,如疗效不好时应改行根治性手术。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