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

目录

1 拼音

jīng fēng

2 英文参考

infantile convuls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infantile convulsion[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惊风(infantile convulsion[1])为病名[2][3]。是指以神昏、抽风、惊厥为主要表现,以搐、搦、掣、颤、反、引、窜、视八候为特征的儿科疾病[3][3]。儿科常见疾病之一[3]。即惊厥[3]

唐以前将本病归入痫证中,《太平圣惠方》才定惊风之名[3]

4 病因病机

一般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类[3]

古人将发病暴急,出现壮热、烦渴等热证者,称为急惊风[3]。急惊风多由外感热病,内热炽盛;或痰火积滞,化热生风;或暴受惊恐,气血逆乱等造成[3]。慢惊风则多因虚而致。吐泻过多、久病伤阴、脾胃素弱及急惊风日久失治等,均可致阴血亏损而虚风内动[3]

现代医学认为由于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多未健全,故而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所致[3]

5 症状

惊乃强直和痉挛的表现,故古代有的医家把惊风与痉作为通用名词[3]。如《寓意草》、吴鞠通《解儿难》、《幼幼集成》都认为惊风即是痉病[3]。风乃言其病因,《内经》所谓“诸暴强直,皆属于风”[3]。凡因风而引起的各种抽搐症状,皆可名之为惊风[3]。近代习惯上将痉厥出现于成人的称痉病,出现于幼儿的称惊风[3]

一种以四肢抽搐和意识不清为主证的儿科常见证[3]。以搐、搦、掣、颤、反、引、窜、视等八个主要症状为其特征[3]。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7岁以上的则逐渐减少,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3]。病情变化极快,多危及生命[3]

临床上,急惊风症见发病迅速,突然神昏抽搐,甚至角弓反张[3]。外感热病者多伴壮热面赤,口渴烦躁;痰热者则见喉间痰鸣,痰壅气促或发热,腹胀;惊恐而发者则四肢欠温,夜卧不宁,易惊易啼[3]。慢惊风症见抽搐时发时止,缓慢无力,病程较长[3]。常伴神倦嗜卧,形瘦面白,便溏等症[3]

6 治疗

治疗原则,急惊以疏风解毒,开窍豁痰,平肝镇痉为主;慢惊以回阳救急,逐寒荡惊,温中健脾为主[3]

6.1 针灸治疗

6.1.1 体针

急惊风取水沟、印堂、十宣、合谷、太冲等穴为主[3]。症急者可指掐人中穴[3]。高热加大椎、曲池;痰热者加丰隆、中脘;惊恐者加神门、涌泉[3]。慢惊风可轮取脾俞、胃俞、肝俞、肾俞、神阙、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筋缩等穴[3]。酌用灸法[3]

6.1.2 耳针

取下脚端、神门、脑、缘中、心等穴[3]。高热者加耳尖点刺出血;慢惊风酌加肝、脾、肾、屏间等穴[3]。中强刺激[3]

7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28.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4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