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外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目录

1 拼音

jiā yā wài gù dìng zhì liáo chǐ gǔ yīng zuǐ gǔ zhé

2 英文参考

external fixation of olecranon fracture of ulna

3 手术名称

加压外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4 别名

骨外固定加压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5 分类

骨科/骨折外固定

6 ICD编码

78.1301

7 概述

尺骨鹰嘴位于肘后皮下,为肱三头肌的止点,其扩张的腱膜附着在鹰嘴后方。鹰嘴骨折虽多由直接暴力引起,但肱三头肌收缩的间接力量引起的撕脱亦为鹰嘴骨折的机制之一。这种骨折要求准确复位和早期功能活动,以免后遗关节面不平整,关节粘连和僵硬。尺骨鹰嘴骨折的影像学表现见下图(图3.3.3-1,3.3.3-2)。

8 适应症

加压外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适用于:

1.伴有严重软组织伤的开放性骨折。

2.火器性骨折由于软组织失活变化很大和需多次清创,骨外固定便于观察处理伤口和多次搬运病人。

3.重度烧伤伴有骨折,外固定器治疗既可为骨折提供牢稳固定,也便于观察治疗创面,防止植皮区受压和关节瘢痕挛缩。

4.伴有多发伤的开放性骨折或多发骨折,骨外固定可迅速将骨折制动,可减轻疼痛和减少进一步失血的危险,有利于抗休克和争取时间对威胁病人生命的损伤施行手术。

5.有广泛软组织挤压伤的闭合性骨折,不适应作切开复位内固定,使用经皮穿针外固定可避免夹板、石膏或手术加重软组织损伤。

6.骨折伴有骨缺损者可用牵伸固定法保持伤肢长度,以便日后修复骨缺损。

7.感染性骨折和感染性骨不连,使用外固定器有利于伤口治疗,可同时将骨折牢固固定,能有效地兼顾两者的治疗。

8.骨折伴有神经与血管损伤。

9 麻醉和体位

在臂丛神经阻滞或局部麻醉下进行,肘关节屈曲100°~110°。

10 手术步骤

10.1 1.穿针

为避免误伤尺神经,近心骨折端须由尺侧向桡侧穿针。远心骨折段穿针平面宜距骨断面2cm,在尺骨嵴旁1cm处进针。如骨折为粉碎型,则须经肱三头肌附着部穿针(图3.3.3-3)。穿针应与尺骨长轴垂直和相互平行。

10.2 2.复位与加压固定

穿针后将肘关节置于半伸展位,手法矫正侧方移位后,拧紧固定夹顶端螺钉,旋转螺杆同时伸展肘关节,使骨折的关节面平整对合,加压固定骨折。无须辅用其他外固定,术后可立即做缓慢的伸屈活动。

11 术后处理

1.观察伤肢远端血液循环、知觉与活动度,以了解有无并发血管与神经损伤。如术后立即出现神经或血管伤,则应放弃外固定治疗或更换平面重新穿针固定。

2.适当抬高伤肢,以减轻肿胀。必要时,可通过外固定器将伤肢悬吊。

3.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皮肤针孔部清洁干燥及外固定器的清洁。根据病情需要,可在术后使用抗生素数日。

4.用支具或托板防止腕关节下垂,托板可连接于外固定器。

5.尽早开始练习穿针部位上下的关节活动。

6.钢针与皮肤界面应无张力,否则应予宽松切开,以免皮肤压迫坏死。

7.如采用加压固定,术后数日须再适当加压1次,以使骨断端紧密接触和保持牢固固定。但在骨折初步愈合后可减少钢针与连接杆的数量,降低固定刚度,以减少应力遮挡的不利作用。

8.针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应根据感染程度采取不同措施,包括暂时停止功能锻炼,抬高患肢休息,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生素,及时清除分泌物与保持针孔皮肤干燥。如针孔部皮肤有张力,则应立即切开减张,感染严重者须切开引流。固定针已松动而仍需继续固定时,多须另选一适合部位重新穿针固定,但应距原针道至少3cm。

9.外固定器留置时间取决于治疗需要,成人骨折一般须固定10~14周,儿童平均6~8周。但在拆除外固定器前,必须摄X线片检查骨愈合情况,骨折已临床愈合和X线片显示有明确的骨痂连接,方可拆除外固定器。

10.拆除固定针的方法因针的直径不同而异,一般是在门诊拆除固定针。但螺纹固定钉的钉道大,应在手术室拔钉,有钉道感染者尚须用抗生素液冲洗钉道,必要时予以适当刮剔,保持钉道引流通畅。其后用石膏夹板局部保护4周,以防再骨折。

12 并发症

1.针道感染  这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原因主要是固定针松动,针-骨界面和针-皮肤界面不稳定。针道周围软组织受周期性动态应力刺激和对炎性反应处理不当,亦是造成针道感染的原因。单平面半针固定和骨断端间隙存在者,固定针-骨界面应力明显大于单平面双侧及双平面外固定,固定针松动和针道感染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后者。

2.神经与血管损伤  其原因除穿针时直接损伤外,尚可因血管神经紧贴针旁而受到缓慢蚀损。

3.骨折延迟愈合  这和高刚度外固定减少骨断端应力刺激有关,外固定器刚度与应力遮挡作用成正相关。如外固定器固定刚度不足以维持骨断端牢稳固定,则骨折亦不能正常愈合。骨折复位程度影响愈合速度,文献报道解剖复位者愈合时间为4.4个月,非解剖复位者为7.4个月。防治方法在于解剖复位,根据骨折不同程度提供最适合的固定刚度。

4.肌肉或肌腱损伤  单平面双侧和双平面双侧及环式外固定器,固定针都须横贯肢体,穿过肌肉或肌腱而限制肌肉的伸缩,功能锻炼不当将造成肌肉拉伤,炎症反应及浆液性渗出液沿钢针溢出,这既增加针道感染机会,也可能导致肌腱断裂或肌肉纤维化。因此,使用横贯穿针骨外固定时必须控制活动强度与活动量,以减轻肌肉拉伤。

5.其他并发症  包括再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断钉及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等。如严格执行操作技术,正确进行术后治疗,这些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