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太乙膏

目录

1 拼音

jiā wèi tài yǐ gāo

2 概述

加味太乙膏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四首。

3 《外科正宗》卷一方之加味太乙膏

加味太乙膏即《外科正宗》卷一方记载的加味太一膏的别名[1]

3.1 别名

太一膏、加味太乙膏[1]

3.2 处方

肉桂、白芷、当归、玄参、赤芍药、生地黄、大黄、土木鳖各二两,槐枝、柳枝各一百段,阿魏三钱,轻粉四钱,血余一两,黄丹四十两,乳香末五钱,没药末三钱[1]

3.3 制法

先用麻油五斤,将前十味人浸,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后,慢火熬至药枯浮起为度,滤净药渣,投血余再熬溶化后[1]。每净油一斤下黄丹六两五钱,徐投徐搅,至发白烟,气味香馥即成。滴水试老嫩合宜时下阿魏,待化尽再下乳香、没药、轻粉搅匀,入水中分别搂成半斤块,扯拔百转,再换冷水浸凝[1]

3.4 功能主治

《外科正宗》卷一方之加味太乙膏主治发背,痈疽,恶疮,跌打伤损,湿痰流毒,筋骨走注作痛,烫火伤等[1]

3.5 用法用量

用时每取一块,铜勺内复化,摊贴患处[1]

3.6 附注

本方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神仙太一膏加味而来[1]

3.7 摘录

《外科正宗》卷一

4 《惠直堂方》卷四方之加味太乙膏

4.1 处方

黄柏5钱,防风5钱,元参5钱,赤芍5钱,白芷5钱,生地5钱,大黄5钱,归身5钱,肉桂5钱,海藻5钱,昆布5钱,苍术5钱,金银花1两,皂角刺5钱,山慈姑5钱,桂枝5钱,土贝母1两,何首乌1两,苦参1两,连翘花粉1两。

4.2 制法

上药用麻油5斤浸,春5、夏3、秋7、冬10日,熬枯去渣,入飞过红丹40两收膏,离火入血竭末5钱。

4.3 功能主治

《惠直堂方》卷四方之加味太乙膏功在拔毒收口。主治跌打损伤,风寒湿痹,腰腹心胃疼痛,并已溃疮疡。

4.4 用法用量

摊贴。

4.5 摘录

《惠直堂方》卷四

5 《景岳全书》卷六十四方之加味太乙膏

5.1 处方

当归2两,生地黄2两,芍药2两,玄参2两,大黄2两,甘草4两。

5.2 制法

用麻油2斤煎丹收膏。

5.3 功能主治

《景岳全书》卷六十四方之加味太乙膏主治一切疮疡。

5.4 用法用量

《灵验良方汇编》有白芷。

5.5 摘录

《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6 《冯氏锦囊·外科》卷十九方之加味太乙膏

6.1 组成

真麻油24两,乱发1大团(黑润者佳),蓖麻子200粒(去壳,捣碎),大生地4两(切片),黑玄参3两,大黄(切片)3两,全当归3两,赤芍2两,白芷2两,肉桂(去尽粗皮,切碎)2两,明松香1斤(捣碎,入大葱管内,以线缚好,放碗内,隔汤蒸化,取出候冷,去葱研细8两),真黄丹20两(其色黄者为真,水飞晒干,炒黑色10两),滴乳香(箬上烘去油,研细)2两,真没药2两(箬上焙去油,研细)。

6.2 制备方法

先将麻油煎滚,零入乱发,以桃柳枝不住手搅,令发熔化,再入蓖麻子煎枯,再入生地、大黄、当归、赤芍、白芷、肉桂,慢火煎熬,至药色枯黑,滤去渣,慢火熬浓,方入松香、黄丹、乳香、没药收之成膏,欲软硬得所,滴水成珠为度,夏天宜略老,冬天宜略嫩。膏藏瓷器中。

6.3 功能主治

《冯氏锦囊·外科》卷十九方之加味太乙膏主治一切肿毒,已溃未溃,跌打损伤,风湿气痛。

6.4 用法用量

旋用旋摊,外贴。

7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