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式碳酸铋片

目录

1 拼音

jiǎn shì tàn suān bì piàn

2 英文参考

Bismuth Subcarbonate Tablets

3 碱式碳酸铋片药典标准

3.1 品名

3.1.1 中文名

碱式碳酸铋片

3.1.2 汉语拼音

Jianshi Tansuanbi Pian

3.1.3 英文名

Bismuth Subcarbonate Tablets

3.2 含量或效价规定

本品含碱式碳酸铋以铋(Bi)计算,应为标示量的75.0%~85.0%。

3.3 性状

本品为白色至微黄色片。

3.4 鉴别

(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碱式碳酸铋0.3g),加稀盐酸3ml,即发生泡沸,再加水10ml,滤过,滤液分为二份:一份中加水稀释,即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硫化钠试液,沉淀变为棕褐色;一份中加10%硫脲溶液1ml,即显深黄色。

(2)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碱式碳酸铋50mg),加硝酸1ml溶解后,加水10ml,滤过,取滤液2ml,滴加碘化钾试液,即生成棕黑色沉淀,再加过量的碘化钾试液,沉淀即溶解成黄橙色的溶液。

3.5 检查

3.5.1 制酸力

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碱式碳酸铋0.30g),精密称定,置250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盐酸滴定液(0.1mol/L) 50ml,密塞,在37℃不断振摇1小时,放冷,加水50ml,加溴酚蓝指示液8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剩余的盐酸。每片消耗盐酸滴定液(0.1mol/L)不得少于10ml(0.3g)或17ml(0.5g)。

3.5.2 其他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Ⅰ A)。

3.6 含量测定

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碱式碳酸铋0.2g),照碱式碳酸铋项下的方法,自“加硝酸溶液(3→10)5ml使溶解”起,依法测定。每1m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10.45mg的Bi。

3.7 类别

抗酸药,收敛药。

3.8 规格

含碱式碳酸铋 (1)0.3g   (2)0.5g

3.9 贮藏

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3.10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 碱式碳酸铋片说明书

4.1 药品类型

化学药品

4.2 药品名称

碱式碳酸铋片

4.3 药品汉语拼音

Jianshi Tansuanbi Pian

4.4 药品英文名称

Bismuth Subcarbonate Tablets

4.5 成份

碱式碳酸铋片含碱式碳酸铋以铋(Bi)计算,应为标示量的75.0%~85.0%。

4.6 性状

碱式碳酸铋片为白色至微黄色片。

4.7 作用类别

碱式碳酸铋片为消化类非处方药药品。

4.8 碱式碳酸铋片的药理作用

中和胃酸及收敛药,在胃肠道黏膜起保护性的制酸和收敛作用,此外,碱式碳酸铋片对幽门螺杆菌也有杀灭作用。同时可与肠腔内异常发酵产生的硫化氢结合,抑制肠蠕动,起到止泻作用。

4.9 碱式碳酸铋片的适应症/功能主治

用于胃肠功能不全及吸收不良引起的腹泻、腹胀等。也可用于慢性胃炎及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

4.10 规格

0.3克

4.11 碱式碳酸铋片的用法用量

口服。3~5岁儿童,一日1~2片;5岁以上儿童,一日2~3片;成人,一次2~6片;一日3次。饭前服。

4.12 碱式碳酸铋片的禁忌

1.3岁以下儿童禁用。

2.伴有发热症状的患者禁用。

4.13 碱式碳酸铋片的不良反应

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引起便秘。

4.14 注意事项

1.用于腹泻时,一般不超过2天;用于慢性胃炎及胃酸过多时,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3.服用碱式碳酸铋片期间不得服用其他铋制剂,且不宜大剂量长期服用。

4.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应在医师指导下结合抗菌药治疗。

5.对碱式碳酸铋片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碱式碳酸铋片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请将碱式碳酸铋片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碱式碳酸铋片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5 药物相互作用

1.碱式碳酸铋片可影响某些微生态制剂如乳酸杆菌、乳酶生等的疗效,不宜同服。

2.可减少口服地高辛的吸收。

3.与四环素、土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口服抗菌药合用,可降低抗菌活性,不宜同服。

4.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