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梨木子

目录

1 拼音

jiàng lí mù zǐ

2 《*辞典》:绛梨木子

2.1 出处

《重庆草药》

2.2 拼音名

Jiànɡ Lí Mù Zǐ

2.3 别名

打枪子(《分类草药性》),叫梨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叫耳母子,叫铃子(《四川中药志》),金钱子、震天雷、雷震子(《重庆草药》),黑枣子(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2.4 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薄叶鼠李的果实。8~9月采收。

2.5 原形态

薄叶鼠李,又名:郊李子、白色木、绛梨木、嚼连木、绛耳木、鹿角刺。

落叶灌木,高达5米。幼枝灰褐色,无毛或有微柔毛,对生或近对生,顶端成刺状。叶常对生,或互生、集生于短枝顶端,薄纸质,倒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8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仅脉腋处有髯毛,边缘有圆锯齿,侧脉3~5对。叶柄长0.8~1.5厘米,有短柔毛或近无毛。花单性,绿色,成聚伞花序或簇生于短枝;花萼4裂;花瓣4;雄蕊4。核果球形,成熟后黑色,直径0.7~0.9毫米,有2核。种子宽倒卵形,背面有纵沟。花期5~6月。

2.6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山谷或路边灌丛中。分布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2.7 性味

《贵阳民间药草》:"苦,寒,有毒。"

2.8 功能主治

消食,行水,通便。治食积饱胀,水肿臌胀,大便秘结。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消食,去积,利水。"

②《贵阳民间药草》:"逐水,消肿,通便。治食积,臌胀,便秘。"

2.9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

2.10 注意

《重庆草药》:"体弱、脾虚无积者勿用;孕、产妇忌服。"

2.11 附方

①消食积:鹿角刺果一钱。研末,吞服。(《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停食饱胀及痢疾坠胀:绛梨本子,煨酒服。

③治水积黄肿、膨胀:绛梨木子、水杨柳、八月瓜根各-两。熬水作三天服。积去完后,再用上方加八珍汤及黄耆四两,蜂蜜适量,做成丸如龙眼大,早晚各服二粒。

④治月家病:绛梨木子二两。捣碎熬水服三次。服后出现便泻,泻后用二钱,盛入鸡腹内炖服。(②方以下出《重庆草药》)

⑤治腹水:鲜鹿角刺果三十至四十粒。生嚼,温开水送下,服后两小时,便泄黄水,随服冷粥即止。(《贵阳民间药草》)

2.12 摘录

《*辞典》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