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huǒ

2 英文参考

fir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flame[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ignis[朗道汉英字典]

pyro-[朗道汉英字典]

to get very angry[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3 五行之一·火

火为五行之一[1][2]。其性属阳,属热[2]。指一类阳性、热性的事物或亢进的状态[2]

4 生理性的火

火指生理性的火,为阳气所化,是生命的动力[2][2]。具有温养机体,促进脏腑气化功能的作用。如少火、命门之火等[2]

5 外感病因之一·外火

火为病因,外感六淫之一[2],又称外火。与暑热同性,但无明显季节性[2]

火乃热之极,风寒暑湿燥入里皆可化火。火为阳邪,其性上炎,伤于人,多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扰乱神明,则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火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阴液,故临床表现,除热象外,还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津伤液耗的症状。火邪又能生风动血,而表现为肝风内动、血热妄行的证候,如高热、抽搐、颈项强直、目睛上视、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斑疹等症状。火之为病,有内外之分,属外感者,多是直接感受温热邪气所致,属内生者,则常由脏腑阴阳失调而成。[3]

6 病机之一·内火

内火为病机,其并非由体外侵入,而是由于脏腑功能活动失调所产生的,能够形成类似外火证候的邪气,为了使之与外感六淫相区别,称为内火[4]。火乃热之极,脏腑功能失调,七情内郁,能够化火[4]。火之为病,有内外之分,属外感者,多是直接感受温热邪气所致,属内生者,则常由脏腑阴阳失调而成[4]

内火主要是脏腑阴阳偏盛偏衰的表现,其中阳盛者属实火,病变涉及心、肝、肺、胃,而以心、肝为主,其症状为口舌糜烂,目赤口苦,头痛,心烦躁怒,咽喉干痛,齿龈肿痛等;阴虚者属虚火,病变涉及肺、肾、心、肝,而以肺肾为主。其症见五心烦热,低热盗汗,颧红,咽干目涩,头晕耳鸣等。[4]

内火多由情志抑郁、劳欲过度,影响脏腑阴阳失调而成。《素问·调经论》说:“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以及“气有余便是火”就是指的内生之火。[4]

内火的辨证应以虚实为纲,结合脏腑病位,采取相应的治法[4]

6.1.1 实火

[5]

6.1.1.1 心火炽盛

病机概要:多由情志之火内发所致。

主要脉证:心烦、失眠,面赤口渴,口舌生疮,舌红,脉数。

治疗法则:清心泻火。

方药举例:泻心汤之类。

泻心汤(《金匮要略》):大黄、黄芩、黄连

6.1.1.2 肝火亢盛

病机概要:多由肝郁化火,气火上逆所致。

主要脉证:头痛眩晕,面红目赤,耳鸣如潮,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胁肋灼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法则:清肝泻火。

方药举例:龙胆泻肝汤之类。

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近代方有黄芩、栀子)

6.1.2 虚火

[5]

6.1.2.1 肾虚火动

病机概要:多由肾阴亏耗,阴虚阳亢,虚火妄动所致。

主要脉证: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咽干舌燥,眩晕耳鸣,健忘少寐,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阳兴,舌红而干,脉细数。

治疗法则:滋肾降火。

方药举例:知柏地黄丸之类。

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

6.1.2.2 肺虚火壅

病机概要:多因劳损所伤或久咳耗伤肺阴所致。

主要脉证:干咳短气,痰少且稠,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骨蒸潮热,五心烦热,颧红躁怒,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疗法则:润肺滋阴清火。

方药举例:百合固金汤、秦艽鳖甲散之类。

百合固金丸(《医方集解》引赵蕺庵方):生地黄、熟地黄、麦冬、贝母、百合、当归、炒芍药、甘草、玄参、桔梗

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地骨皮、柴胡、秦艽、知母、当归、鳖甲、青蒿、乌梅

7 病理性的各种机能亢进·火

火指病理性的各种机能亢进的表现[5]

参见化火:化火为病机[6]。病理性的各种功能亢进的表现[6]。分虚实两类,实者为外邪所化,虚者由阴虚之变[6]。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阴液的亏损,或气血痰食的阻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化火,出现病理性功能亢进,而同时津液消耗增加[6]。临床表现参见实火和虚火条[6]

8 五运之一·火运

火运为五运之一。土、金、水、木、火在地为五行,五行之气运化在天。

9 火形之人

火形之人,应“徵”。有右徵、少徵、质徵、上徵、判徵五种类型。火形之人为阴阳二十五人之一种。

10 艾火·火

火指艾火[6]。《黄帝内经灵枢·背俞》:“以火补者,勿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11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0.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6.
  3. ^ [3]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
  4. ^ [4]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
  5. ^ [5]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10.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