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贝母

目录

1 拼音

hú běi bèi mǔ

2 英文参考

Hupeh fritillary bulb[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湖北贝母

湖北贝母

Bulbus Fritillariae Hepehensis

(英)Hupeh Fritillary Bulb

别名 窑贝、板贝。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的鳞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6~50cm。鳞茎由2枚鳞片组成,直径1.5~3cm。叶3~7枚轮生,中间常兼有对生或散生,矩圆状披针形,先端不卷曲或多少弯曲。花1~4朵,紫色,有黄色小方格;叶状苞片通常3枚,极少为4枚,花梗长1~2cm;花被片长4.2~4.5cm,宽1.5~1.8cm,外花被片稍狭些,蜜腺窝在背面稍凸出。蒴果2~2.5cm,宽2.5~3cm,棱上的翅宽4~7mm。花期4月,果期5~6月。

系栽培。主产湖北、四川、湖南。

采制 5~7月间采挖,除去泥砂,石灰水浸泡晒干,或用硫磺熏蒸。

性状 鳞茎卵球形、扁卵形或倒圆锥形,直径0.6~3.4cm,高0.8~2.8cm。表面白色或黄白色,较光滑。外层两枚鳞叶在小近等,偶见相差悬殊者,顶端稍平,开裂,底部较平整。味苦。

化学成分 鳞茎含多种异甾体、甾体类生物碱,主要有贝母碱(verticine,peimine)、去氢贝母碱(verticinone)、湖贝甲素(hupehenine)、湖贝甲素甙(hupeheninoside)、湖贝乙素(hupehenirine)、湖贝嗪(hupehenizine)、湖贝辛(hupehenisine)及湖贝啶(hupehenidine)等。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化痰止咳,散结。用于肺热咳嗽、胸闷痰结、瘰疬、痈肿。

湖北贝母──蒲圻贝母

Bulbus Fritllariae Puqiensis

(英)Puqi Fritillary Bulb

别名 蒲贝、灯笼花。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蒲圻贝母Fritllaria puqiensis G.D.Yu et G.Y.Chen的鳞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鳞茎扁球形,直径2~3cm,2(~3)枚鳞片肉质肥厚,大小近等或不等,抱合。茎下面2枚叶多对生,其余的对生或轮生,有时兼有散生;叶片披针形、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6.5~18cm,宽0.4~2.3cm,先端不卷曲或弯曲,有时稍弯曲。花1~3朵,少有4朵,俯垂,钟状,淡黄色具紫色斑点或方格;苞片1~4枚,叶状,比叶小,先端通常强烈卷曲;花被片外轮3枚,宽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3.4~5.7cm,宽0.5~1.5cm,内轮3枚,宽披针形或近椭圆形,与外轮花被片近等长,宽0.8~1.9cm,蜜腺窝明显凸出;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2/5~4/5,花丝不具小乳突,花药近基着;柱头裂片长3~6.5mm。

生于海拔200~400m的低山地区。主产湖北,多栽培。

采制 同湖北贝母。

性状 鳞茎略呈倒圆锥形或扁圆形,直径1.7~2.8cm,高1.3~2.4cm。表面黄棕色,有颗粒状突起。外层两枚鳞叶大小近等,顶端开裂,底部不平整。味苦。

化学成分 含蒲贝酮碱。

性味 同湖北贝母。

功能主治 清热润肺、止咳化痰、散结。

3 湖北贝母药典标准

3.1 品名

湖北贝母

Hubeibeimu

FRITILLARIAE HUPEHENSIS BULBUS

3.2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的干燥鳞茎。夏初植株枯萎后采挖,用石灰水或清水浸泡,干燥。

3.3 性状

本品呈扁圆球形,高0.8~2.2cm,直径0.8~3.5cm。表面类白色至淡棕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略呈肾形,或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顶端闭合或开裂。内有鳞叶2~6枚及干缩的残茎。内表面淡黄色至类白色,基部凹陷呈窝状,残留有淡棕色表皮及少数须根。单瓣鳞叶呈元宝状,长2.5~3.2cm,直径1.8~2cm。质脆,断面类白色,富粉性。气微,味苦。

3.4 鉴别

(1)本品粉末淡棕黄色。淀粉粒甚多,广卵形、长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7~54µm,脐点点状、人字状、裂缝状层纹明显,细密;偶见复粒,由2~3分粒组成,形小。表皮细胞方形或多角形,垂周壁呈不整齐的连珠状增厚;有时可见气孔,扁圆形,直径54~62µm,副卫细胞4~5个。草酸钙结晶棱形、方形、颗粒状或簇状,直径可达50µm。导管螺纹或环纹,直径6~20µm。

(2)取本品粉末10g,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盐酸10ml,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10以上,用二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二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湖北贝母对照药材10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湖贝甲素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中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µl,分别点于同一以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二乙胺(30:20:3.8)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5 检查

3.5.1 水分

不得过14.0%(附录Ⅸ H第一法)。

3.5.2 总灰分

不得过6.0%(附录Ⅸ K)。

3.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7.0%。

3.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2%二乙胺溶液(75:25)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理论板数按贝母素乙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贝母素乙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盐酸-85%甲醇(2:98)混合溶液100ml,称定重量,放置12小时,加热回流4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盐酸-85%甲醇(2:98)混合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0ml,蒸至无醇味(约3~4ml),用水25ml分次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调节pH值至11,用乙醚振摇提取4次,每次25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甲醇适量使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4µl、12μl,供试品溶液5~1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贝母素乙(C27H43NO3)不得少于0.16%。

3.8 湖北贝母饮片

3.8.1 炮制

洗净,干燥。

3.8.2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同药材。

3.8.3 性味与归经

微苦,凉。归肺、心经。

3.8.4 功能与主治

清热化痰,止咳,散结。用于热痰咳嗽,痰核瘰疬,痈肿疮毒。

3.8.5 用法与用量

3~9g,研粉冲服。

3.8.6 注意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3.8.7 贮藏

置干燥处。

3.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