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论

目录

1 拼音

hái yuán lùn

2 英文参考

Reductionism

3 注解

还原论是生物学中试图把生命运动形式归结为物理——化学运动形式,用物理——化学规律取代生物规律的一种思潮。

还原论兴起于近代,早期代表是拉美特利(1709~1751)和毕希纳(1824~1899),主张用力学规律取代生物学规律。20世纪以来的还原论者把生物学规律还原为分子运动规律,甚至把人类活动还原为低等动物的反应,再把这些反应还原为物理——化学过程。其代表人物洛布(1859~1924)等主张用物理学、化学代替实验生物学,并试图从机械论的原理中推导出一种关于人类本能的伦理体系,认为分子生物学的成就可以将遗传过程还原为化学的相互作用,其他生物现象也将还原为化学过程。生物学的还原论思想渗透到生物医学体系中,形成近代以来特有的医学还原论,认为疾病的一切行为现象必须用物理化学原理来理解,任何不能作如此解释的必须从疾病范畴中排除出去,其实质是把人的健康和疾病归结为物理一化学过程。

还原论实际上从一个侧面涉及了高级运动与低级运动之间的关系问题,它正确地注意到生命(和疾病)运动中包含着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运动,强调了分别研究这些低级运动的机制的必要性;但它抹杀了高级运动与低级运动之间的原则性差别,错误地把生命(和疾病)运动归结为化学的、物理的、机诫的运动,因而不能对生命(和疾病)现象作出科学的理解和说明,恩格斯指出:“有机生命不可能没有机械的、分子的、化学的,热的、电的等等变化……。但是,这些次要形式的在场并没有把历次的主要形式的本质包括无遗。终有一天我们会用实验的方法把思维‘归结’为脑子中的分子的和化学的运动,但是难道因此就把思维的本质包括无遗了吗?”(《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1页)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