肓输

目录

1 拼音

huāng shū

2 概述

肓输为经穴别名,即肓俞[1]。见《针灸穴名解》。

穴位肓俞
汉语拼音Huangshu
罗马拼音Huangshu
美国英译名Mang Locus
各国代号中国KI16
日本16
法国莫兰特氏R16
富耶氏R16
德国N16
英国K16
美国Ki16

肓俞为经穴名[2](Huāngshù[3]KI1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3]。肓俞是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3]。肓即肓膜,俞即输注,肾经之气由此输注肓膜,故名肓俞[3]。肓俞穴主治胃肠,二阴等疾患:如腹部胀满,肠鸣切痛,黄疸,泄泻,大便干燥,疝气,五淋,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疝痛,小便淋沥,月经不调,腰脊痛,现代又多用肓俞穴治疗胃痉挛,肠疝痛,习惯性便秘,肠炎,痢疾,胃痉挛,肠麻痹,尿道炎,膀胱炎,角膜炎等。

3 肓俞穴的别名

肓输[3]、肓腧[3]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大肠寒中,大便干,腹中切痛,肓俞主之。

5 穴名解

肓即肓膜,俞即输注,肾经之气由此输注肓膜,故名肓俞[3]

肓,指肓膜。俞,同腧,意指腧穴。《医经精义》说:“肓俞,肓膜之要会在此也,入于肾,上络心,循喉咙,挟舌本。”本穴平脐,与足太阳之肓门前后相应。内循三焦油膜,互为传导。其所治症,多与足太阳之膏肓、胞肓等穴意同。盖本穴通于诸肓之膜,而为之俞也,因名肓俞。[3]

6 特异性

肓俞为足少阴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

7 所属部位

上腹[4]

8 肓输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肓俞穴在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4]

肓俞穴位于腹部,脐中旁开0.5寸。仰卧取穴[4]

肓俞穴位于脐中(神阙)旁开0.5寸处[5]

另说脐中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中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

肓俞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肓俞穴在上腹的位置

肓俞穴在上腹的位置(肌肉)

肓俞穴在上腹的位置(内脏)

肓俞穴在上腹的位置

9 肓输穴的取法

仰卧位,平神阙(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

肓俞穴位于腹部,脐中旁开0.5寸。仰卧取穴[5]

仰卧位,当脐中旁开0.5寸处取穴[6]

10 肓输穴穴位解剖

肓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血管分布同大赫。为第十肋间神经分布处。皮肤由第九、十、十一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脐部为腹白线形成的疏松疤痕,与表面的皮肤合,形成皮褶。脐周围的浅静脉通过胸腹壁浅静脉,附脐静脉、腹壁浅静脉和腹壁上下静脉、腰静脉、肋间静脉等的属支,沟通了上下腔静脉系和门静脉系之间的吻合。腹腔内穴位相对应的器官主要是大网膜、小肠等。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6]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7]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0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脐周静脉网分布;深层有第10肋间神经肌支和腹壁上,下动脉分支分布[7]

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并有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通过[7]

11 肓输穴的功效与作用

肓俞穴具有理气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

肓俞穴有调肠理气、温中利尿的作用。[7]

肓俞穴系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之会穴,有宽胸理气之功,主治腹痛,泄泻,便秘[7]

12 肓输穴主治病证

肓俞穴主治胃肠,二阴等疾患:如腹部胀满,肠鸣切痛,黄疸,泄泻,大便干燥,疝气,五淋,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疝痛,小便淋沥,月经不调,腰脊痛,现代又多用肓俞穴治疗胃痉挛,肠疝痛,习惯性便秘,肠炎,痢疾,胃痉挛,肠麻痹,尿道炎,膀胱炎,角膜炎等。

肓俞穴主治胃肠、二阴等疾患。如腹部胀满、肠鸣切痛、黄疸、泄泻、大便干燥、疝气、五淋等[7]

肓俞穴主治腹痛,腹胀,呕吐,泄泻,便秘,疝痛,小便淋沥等[7]

肓俞穴主治呕吐,腹痛,腹胀,泄泻,便秘;月经不调;疝气;腰脊痛[7]

肓俞穴主治腹痛、腹胀、呕吐、便秘、泄泻[7]

现代又多用肓俞穴治疗胃痉挛、肠疝痛、习惯性便秘、肠炎、痢疾等[7]

1. 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肠炎,痢疾,习惯性便秘,肠麻痹;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道炎,膀胱炎;

3. 其它:角膜炎。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7][7]

直刺1~1.5寸[7][7],局部有酸胀感[7],并向下传导[7]

注意:肓俞穴宜缓慢进针,以免伤及小肠[7]

13.2 灸法

可灸[7][7][7]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7]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4 肓输穴的配伍

肓俞穴配大敦、归来,有疏肝调肠,理气活络的作用,主治疝气痛,腹痛。

肓俞穴配合谷、天枢,有清阳明热,疏调肠腑作用,主治便秘,泄泻,痢疾。

肓俞配天枢、中脘、内关、足三里,治腹胀、腹痛[7]

肓俞配大敦、隐白、三阴交,治疝气[7]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大肠寒中,大便干,腹中切痛。

《备急千金要方》:大腹寒疝。

《针灸聚英》:腹满响响然不便,心下有寒,目赤痛从内眦始。

《百症赋》:肓俞、横骨,泻五淋之久积。

《针灸大成》:主腹切痛,寒疝,大便燥,腹满响响然不便,心下有寒,目赤痛从内眦始。

《循经考穴编》:腹膨满,奔响寒疝。

16 参考资料

  1. ^ [1]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92.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7.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2.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74.
  7. ^ [7]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