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背蟾蜍

目录

1 拼音

huā bèi chán chú

2 中文名

花背蟾蜍

3 拉丁名

Bufo raddei Strauch

4 中文目名

无尾目

5 中文科名

蟾蜍科

6 中文属名

蟾蜍属

7 采集描述

费梁等,中国两栖动物图鉴,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P.138-140

钱锐,有毒动物及其毒素—中毒的防治和毒素的应用,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P.178

8 形态

花背蟾蜍雄蟾体长57mm,雌蟾59mm左右。吻棱明显,颊部向外倾斜,鼓膜圆而显著,耳后腺大而扁。前肢短粗,指细而尖,第四指甚短,其远端达第三指中部,其长约为第三指的1/2;掌突2;内蹠突较大,外蹠突甚小。皮肤粗糙,头部、上眼睑及体背密布大小不等具有小白刺的疣粒,疣粒上有红点;腹面满布扁平疣。雄性体背呈橄榄黄色,雌性多为橄榄绿色,上有明显的酱色花斑。雄性内测3指基部有黑色婚垫,具单咽下内声囊,声囊无色素。

9 鉴别特征

花背蟾蜍皮肤粗糙,密布大小不等的疣粒,疣粒上有红点;腹面满布扁平疣。雄性体背呈橄榄黄色,雌性多为橄榄绿色,上有明显的酱色花斑。

10 地理分布

花背蟾蜍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安徽、江苏。

11 生态生物学资料

花背蟾蜍适应性强,在海拔600~2700m均有分布。能栖息在半荒漠地区,也能生活在盐碱沼泽地、林间草地、沙漠湿地,经常钻入土洞、石穴中。产卵期在3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卵于静水坑、池塘、水沟、水泡子等。卵排列在胶质管状卵袋内,内含卵约3000粒。捕食地老虎、蝼蛄、蚜虫、金龟子等多种昆虫及其幼虫。

12 有毒/泌毒部位

皮肤腺

13 毒素类型

混合毒素

14 毒性

蟾蜍的皮肤毒腺和耳下毒腺能分泌蟾酥,主要由生物原胺、蟾毒配基和蟾蜍毒三大类组成。生物原胺中的一些成分具有强力致幻作用,令人产生幻觉症;还有一些成分能使人血管收缩身高血压的作用。蟾毒配基是其皮肤分泌物的主要成分,能增强心脏收缩力,治疗心衰。蟾蜍毒中含有心脏毒成分。蟾蜍毒和蟾毒配基均具有强烈的局部麻醉作用。此外,在蟾蜍中还发现了一些具有溶血作用的抗菌肽。

15 中毒途径

误食或使用带有花背蟾蜍分泌物的器皿进食

16 数据来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