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截骨矫正先天性脊柱后凸

目录

1 拼音

hòu lù jié gǔ jiǎo zhèng xiān tiān xìng jǐ zhù hòu tū

2 英文参考

wedge osteotomy for correction of congenital kyphosisi through posterior approach

3 手术名称

后路截骨矫正先天性脊柱后凸

4 分类

小儿外科/脊柱的手术/先天性脊柱后凸的手术

5 ICD编码

78.49

6 概述

后路截骨矫正先天性脊柱后凸用于先天性脊柱后凸的手术治疗。因椎体畸形所致的先天性脊柱后凸和椎体分节不良较少见,但可引起严重脊柱畸形和功能障碍(图12.29.3.3-0-1)。此病的分型有助于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①Ⅰ型,由椎体形成的缺陷所致,发生部位常在胸椎或胸腰段。本型多为进行性,发展速度平均每年加重7°,临床所见后突畸形明显。脊柱后突并发截瘫的多属此型。②Ⅱ型,同时存在椎体分节不良。平均以每年5°进展。本型未见有并发神经症状的报告。病人多因下腰疼痛和体形外观不佳而就诊。下腰痛系因代偿性腰椎生理前突加大所致。③Ⅲ型,为Ⅰ、Ⅱ型混合出现。非手术治疗如支具等对本病无效。手术方法各异,取决于畸形的分型、脊柱后突的严重程度,病人就诊时年龄和有无神经症状。Ⅰ型因可能并发截瘫应及早治疗。1~3岁即能发现的宜采用Moe关节面融合法做脊柱融合术。术后用石膏背心固定12个月。此年龄组经后方融合,其后突畸形会有所改善。因此不宜行前方融合术。年龄越小,常须骨库的同种异体植骨。5岁以上病儿后突在50°以内的仍可行脊柱后方融合术。后突顶部常为数个发育不全的椎体组成,且椎体间连接牢固,因此,头环股骨牵引或头环骨盆牵引方法对多数Ⅰ型病人不宜使用。截瘫系因脊髓受其前方的椎体压迫,一经牵引,脊髓更会向前移动使受压加重。后方椎板切除无济于事。

7 适应症

后路截骨矫正先天性脊柱后凸适用于由椎体畸形所致的先天性脊柱后凸,Ⅰ型或Ⅱ型。

8 禁忌症

病人全身情况,如肺功能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9 术前准备

1.术前要对病人说明手术情况,提出要求,以利合作。

2.训练床上大、小便。

3.术前1d开始应用抗生素。

4.准确测量体表后凸角度及X线片Cobb角。

5.备血。

10 麻醉和体位

采用气管内插管的全身麻醉,病人俯卧位或侧卧位。

11 手术步骤

11.1 1.切口

以后凸顶点为中心做后正中切口。

11.2 2.显露椎体

剥离两侧骶棘肌达横突,干纱布压迫止血,椎板可能有缺损,故剥离时要谨慎,以免损伤脊髓,依术前定位或术中用电视X光机确认畸形椎体。先切除病椎的下部棘突、下部黄韧带及大部椎板。显露脊髓后,于硬膜外两侧用神经剥离子分离硬膜粘连,出血较多时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用特制的脊髓拉钩把脊髓轻轻拉向对侧约4mm左右,切除同侧椎弓根下1/2、横突、肋横关节、肋椎关节及肋骨小头。用椎体骨膜剥离器于椎体侧缘骨膜下剥离,显露病变椎体侧方及后方(图12.29.3.3-1~12.29.3.3-4)。

11.3 3.截骨和固定

分别经两侧由后向前做基底在后的楔形截骨,楔形顶角按术前设计,达椎体前缘;从后凸顶点适当用力按压,使截骨面对合,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对合截骨面后,于后方安装内固定装置(图12.29.3.3-5,12.29.3.3-6)。可供选择的方法如做椎板下穿钢丝,用Luque棒做固定,或者采用Tenor系统(Sofamor Danek)或其他后路器械加压固定。

11.4 4.缝合切口

彻底止血,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将所截下的骨块剪成小条,再取部分髂骨条做局部植骨融合,逐层缝合切口。

12 术中注意要点

1.切除肋骨小头时,操作要细致,防止撕破胸膜。

2.做病椎侧缘剥离时,要沿骨膜下剥离,决不可穿出骨膜,以免损伤大血管及其他脏器。

3.在截骨面对合前应行截骨面两端椎板潜行减压,防止卡压脊髓。

13 术后处理

后路截骨矫正先天性脊柱后凸术后做如下处理:

1.脊髓功能的观察。

2.减轻脊髓水肿及改善脊髓微循环:可应用脱水药及激素,静脉滴入,连用3d。

3.应用有效的抗生素防止感染。

4.保持呼吸道通畅。

5.定时做轴线翻身。

6.术后床上功能锻炼,减少因卧床引起的并发症。

7.X线检查,了解矫形及内固定情况。

8.术后12d拆线。

9.石膏背心或支具外固定。

14 并发症

14.1 1.脊髓损伤

在显露椎板及椎体截骨时均可能伤及脊髓,一旦发生,应及时给予激素和脱水等药物治疗。

14.2 2.脊柱滑脱

病椎截骨后,若内固定不牢靠可造成脊柱滑脱,预防措施是内固定要牢固及可靠的石膏背心外固定,外固定时间要够长。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