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喉结核42例诊治体会
【摘要】 目的分析42例喉结核的诊治情况,加深对喉结核的了解。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以来总收治42例患者的诊疗资料。结果42例全部经常规痰液涂片镜检、胸部X线胸片和喉部组织活检确诊,并经12个月抗结核治疗,全部治愈,无复发病例。结论喉结核症状多样,临床表现与局部特征常不同,但只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
喉结核53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喉结核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喉结核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临床特征,男多于女,100%均有不同程度声嘶,予2HREZ/4HR短程化疗,疗效满意,全部声音恢复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痰菌阴转,肺部病灶吸收好转。结论有声嘶喉部不适3~4周以上,应与喉结核鉴别,喉结核治疗与
-
喉结核17例诊治体会
【关键词】喉结核喉结核文献报道不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内镜、纤维喉镜及辅助检查在临床的应用,喉结核有上升趋势,有的被误诊和漏诊,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负担,随着国家对结核病的重视。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诊治喉结核19例,为使对本病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现报告如下
-
喉结核11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喉结核;临床分析结核病威胁人类健康由来已久。数十年来,由于预防措施积极推广,人们卫生观念的转变,我国结核病患者大幅减少。但近年来,由于结核菌耐药菌株的出现,生活节奏加快,结核病其中喉结核的病例呈增加趋势。喉结核早期症状及专科体检表现多不典型,极易误诊、漏诊,其误诊为急性喉炎、声带息肉、喉
-
喉结核临床表现及喉内镜观察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Vol.41No.4P.247-25012(武汉)为了探讨现今喉结核的临床表现及喉内镜下的病变特点,研究者回顾性分析1994年以来经病理确诊的36例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19~78岁,中位年龄39.5岁;声嘶为主要症状(83.3%)。纤维喉镜下见病变多累
-
喉结核9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结核,喉;治疗随着肺结核发病率的上升,我们发现喉结核的发病率也较以往明显增加,现将我院2004年3月至2007年12月9例喉结核病例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16~61岁,平均37岁,病程10天~11个月,9例患者均有声嘶,其中8例有咳嗽、咳痰,3例
-
喉结核的CT诊断
【摘要】目的总结喉结核CT表现,加深对其CT表现认识,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11例喉结核病例均行CT平扫,其中5例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及临床特征。结果11例喉结核中会厌、会杓皱襞、真假声带等有不同程度水肿增厚。结论喉结核CT主要表现为弥漫型、局限型两种,喉部两侧弥漫性不对称、对称性或局限性水肿增厚
-
咽喉部结核28例临床分析
消瘦、乏力、潮热及夜间盗汗为主,局部症状以咽喉痛、声嘶、吞咽痛及吞咽困难为主;纤维喉镜下表现为黏膜水肿,可见肉芽增生及息肉样变;胸部X线检查:15例喉结核、全部咽喉部结核伴有肺结核。所有患者均经药物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与以往咽喉部结核相比,现在的患者全身症状轻,局部症状多不典型,少数患者可不伴有肺结
-
咽喉部结核28例临床分析
消瘦、乏力、潮热及夜间盗汗为主,局部症状以咽喉痛、声嘶、吞咽痛及吞咽困难为主;纤维喉镜下表现为黏膜水肿,可见肉芽增生及息肉样变;胸部X线检查:15例喉结核、全部咽喉部结核伴有肺结核。所有患者均经药物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与以往咽喉部结核相比,现在的患者全身症状轻,局部症状多不典型,少数患者可不伴有肺结
-
咽喉结核病32例临床分析
有效治疗。结论咽喉结核病临床表现常以咽痛、声嘶为主要表现,常就诊于耳鼻喉科,易误诊,如有咽粘膜浅表性溃疡或灰白色点状病灶,声带肿胀、肉芽增生应注意咽喉结核的可能,应以活检证实,以免误诊,耽误治疗。【关键词】咽喉结核;声嘶;咽痛 咽喉结核可原发或继发于肺结核,但原发者少见,由于临床表现及局部特征不同
-
结喉
结喉 ①解剖名称。即指颈前之突出喉结。 ②病名。似指咽喉阻塞不通一类病。《普济方》卷六十:“如圣胜金铤,治急喉风、缠喉风、飞飏、单蛾、双蛾、结喉、重舌、木舌、腮颈肿痛,属经用前不能吞水粥。”作者:
-
酷似喉癌的喉结核1例
,左声带前方有黄豆大小新生物,表面光滑,色红。病理诊断左侧声带和室带结核,抗酸染色找到结核杆菌。治疗:予HRSZ四化联合抗痨,H+S雾化吸入。2讨论喉结核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常由肺结核继发而来,只有极少数为原发结核,临床表现为声音软弱,多有季节性失音,这是喉结核浸润前期肌无力的表现,当发生浸润
-
结喉痈
结喉痈 病名。《证治准绳·外科》卷三:“问当谓喉生痈何如?曰:是名喉痈,又名猛疽。以其势毒,猛烈可畏也。”即疽生颈前正中,结喉之上,颏以下者,证见红肿灼痛,颈肿胀,甚则肿塞咽喉,汤水难咽,伴寒战发热等。多因肝肺积热壅痰,上冲塞喉所致。治宜:解毒、泻火、化痰、消肿。方选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清瘟
-
曲竹秋教授治疗瘿病的临床经验
到之处,整理介绍如下。 “瘿”又称“瘿气”,其名首见于《尔雅》,许慎《说文解字》也有“瘿者,颈瘿也”的记载。由此可见,中医的“瘿病”是指发生在颈部喉结处的疾患,相当于现代医学甲状腺肿大的一类疾病,包括甲状腺瘤、单纯性甲肿、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等病,统属“瘿病”范畴。曲竹秋教授经多年潜心研究,
-
《外科心法要诀》:[卷四项部]结喉痈
结喉痈发项前中,肝肺积热塞喉凶,脓成若不急速刺,溃穿咽喉何以生。【注】此痈发于项前结喉之上,又名猛疽,以其毒势猛烈也。盖项前之中,经属任脉兼肝、肺二经积热忧愤所致。肿甚则堵塞咽喉,汤水不下,其凶可畏。若脓成不针,向内溃穿咽喉者则难生矣。初宜服黄连消毒饮,外敷二味拔毒散。将溃调治之法,按痈疽肿疡、溃
-
《医门补要》:[卷上]结喉疽
结喉骨生疽,极难溃脓,或肿硬不通气,不进汤水者危,或溃后不得敛口成漏者。《医门补要》清赵濂公元1644-1911年
-
《医宗金鉴》:[外科卷上项部]结喉痈
【方歌】结喉痈发项前中,肝肺积热塞喉凶,脓成若不急速刺,溃穿咽喉何处刺。【注】此痈发于项前结喉之上,又名猛疽,以其毒势猛烈也。盖项前之中,经属任脉兼肝、肺二经积热忧愤所致。肿甚则堵塞咽喉,汤水不下,其凶可畏。若脓成不针,向内溃穿咽喉者则难生矣。初宜服黄连消毒饮,外敷二味拔毒散。将溃调治之法,按痈疽
-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三项部(五)]结喉痈
《灵枢》云∶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或问∶当结喉生痈何如?曰∶是名喉痈,又名猛疽。以其势毒猛烈可畏也,属任脉、及手太阳、手少阴经,积热忧愤所致。急宜清热攻毒,用琥珀犀角膏、及黄连消毒饮、紫金丹、乌金散选用,壮实者,一粒金丹下之
-
《万氏秘传外科心法》:[卷之七侧图形十二症]结喉风痈
结喉风痈,生于结喉之间,号曰海门第一关。其毒最危,由心肝脾肺肾火热上炎,毒瓦斯攻喉。若喉痈外症,宜服内托流气饮,外贴万灵膏、生肌散,切勿用针自取危笃。如喉风内症,必畏寒,或肿或不肿,必痰涎壅塞痛甚,或汤水略下,即以三棱针于少商穴刺出血,泻其毒,即服甘桔汤。如病势重,即服化毒汤,或研末吹之。如恶寒腰痛
-
《奇效简便良方》:[卷一喉舌齿牙]喉结绝食
喉中结块,不通水食,危困欲死百草霜蜜和丸,如芡实大,以新汲水调一丸灌《奇效简便良方》
-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应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例患者,年龄22~87岁,包括ASAⅠ~Ⅱ级施择期手术全麻患者61例;头后仰活动受限5例;张口受限8例;巨舌2例;Pierre-Robin′s4例;喉结过高13例;肥胖且颈粗短15例;饱胃14例;非手术紧急气管插管的患者56例,困难气管插管的主要原因为口腔分泌物多、出血;吞咽反射强烈;外伤致患者张口
-
伤湿止痛膏——小药膏大用途
%。其中,55例咽部充血减轻,症状消失,19例症状消失,10例好转,10例咽部无变化。 方法:用温水冼净颈前皮肤,擦干后将伤湿止痛膏贴在天突穴(即喉结下的凹陷处),隔日换药1次,共贴3次。另有人报告用伤湿止痛膏贴天突穴治疗慢性咽炎患者153例,每日或隔日贴药1次。3次为1个疗程,最短者2个疗程,最
-
雾化吸入联合推拿治疗咽炎
者15例,上述患者均被确诊为急慢性咽炎。 2治疗方法 2.1推拿(1)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松开衣领扣,施术者立于患者右侧,用右手拇指上下轻推患者喉结及两旁肌肉3~5遍;(2)点按天突、扶突、人迎各穴由轻至重、由重至轻2~3min,重以患者耐受为宜;(3)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者右侧,用拇指食指点
-
病房筛选检查预测插管困难的能力
用于预测的病房检查是联合使用Mallampati分类法和喉结上缘-颏距离(阳性似然比:9.9,95%可信区间:3.1-31.9)。Shiga博士等总结指出,当前可供使用的插管困难筛选检查在单独使用时其识别力仅处于较低至中等水平。与单独使用一种检查相比,联合使用这些检查可增加其诊断价值。病房筛选检查
-
甲状腺位于人体的什么地方?
多数人并不知道甲状腺位于何处,但“粗脖子病”大多数人并不陌生,其实“粗脖子病”就是甲状腺肿大,这就告诉我们甲状腺位于颈部。再具体些,我们平常所说的“喉结”,我们自己都能触到,甲状腺就位于“喉结”的下方约2~3厘米处,在吞咽东西时可随其上下移动。 甲状腺形如“H”,棕红色,分左右两个侧叶,中间以峡部
-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三十九草部下]鬼曰
得地之金气,而性复阴沉,是以辛温有毒,乃阴草也。以类相从,凡阴邪为害,仗此阴草之异品除之,更能祛目翳喉结,亦辛散之功耳,味甘似桂,苦者稍劣。鬼曰,癖温疫恶气不详,杀虫毒鬼疰精物,去目赤肤翳疗喉强风邪,不入汤煎,惟作散用。《冯氏锦囊秘录》清代冯楚瞻公元1644-1911年
-
喉歌诀
甲环软骨杓会厌,喉结向胶标志显;环甲环杓两关节,两组喉肌功能全;喉腔分为前中下,粘膜与咽相续连;中腔最窄下腔松,水肿阻塞很危险;环甲韧带掌握准,及时切开莫迟延。作者:佚名
-
按摩穴位治咽炎
果明显。 按摩能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散肿,具体方法概括为:“一抹、“二摇、“三点、“四擦。一抹喉结100次,二摇喉结100次,三点合谷穴(第一、二掌骨之间之中点,稍偏食指处)100次,四擦涌泉穴(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
-
临床外科人体体表标志的应用解剖学定位
。在操作中,我们常用示指和中指宽度即“横指宽”作为简便定位测量的标准。 1呼吸道定位 环甲膜穿刺点: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之间凹陷处。气管切开定位:喉结最高点下平放3横指,示指在上,环指在下,中指下缘为切口起始点,切至环指下缘。此切口位于2~3气管环。胸膜腔穿刺点:腋后线与第8肋间隙交点。 2腹部
-
21-羟化酶缺陷症1例
1病历摘要患儿,男,5岁。因“发现阴茎发育过快半年”入院。半年前患儿父母发现患儿阴茎粗大,有阴毛生长,时有勃起现象,以后出现嗓音粗哑,喉结无明显突出,上唇未见胡须。患儿系第2胎第1产,足月顺产,母乳喂养,3岁时曾行右侧隐睾手术。智力正常。查体:体温36.8℃,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