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痹·痰瘀互结证

目录

1 拼音

hóu bì ·tán yū hù jié zhèng

2 英文参考

throat obstruction with pattern of intermingled phlegm and stas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喉痹·痰瘀互结证(throat obstruction with pattern of intermingled phlegm and stasis)是指痰瘀互结,以咽部异物感、痰黏着感、焮热感,或咽微痛,痰黏难咯,咽干不欲饮,易恶心呕吐,胸闷不适,咽黏膜暗红,喉底颗粒增多或融合成片,咽侧索肥厚,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微黄,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喉痹证候[1]

4 喉痹·痰瘀互结证的症状

咽部异物感、痰黏着感、焮热感,或咽微痛,痰黏难咯,咽干不欲饮,易恶心呕吐,胸闷不适,咽黏膜暗红,喉底颗粒增多或融合成片,咽侧索肥厚,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微黄,脉弦滑[1]

5 喉痹·痰瘀互结证的治疗

5.1 其他疗法

5.1.1 烙法

应用于帘珠喉痹,颗粒大者,每次选1~3枚,用直径小的烙铁,每枚颗粒烙1~3烙铁,隔3~4日烙1次,烙至接近平复即停烙。颗粒小者,不宜用烙法[2]

5.1.2 刮痧

咽喉肿痛,多先提刮风府穴,继而提刮两耳后颅息穴,两侧臂臑穴,以及曲池、间使、大陵、太渊等。背部常顺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提刮(由肺俞至肝俞、胃俞,由大肠俞至膀胱俞),体质虚弱者,少用此法。[3]

初觉咽喉疼痛,常取颈窝部(即颈动脉部位),擦香油少许,用厚铜钱的边缘刮之。自上而下顺刮,忌用由下向上的倒刮法。左侧咽痛刮右侧,右侧咽痛刮左侧。轻病多在刮后而愈,重病也能减轻症状。[3]

5.1.3 擒拿

擒拿法适用于急性咽喉疾病之肿胀疼痛剧烈,滴水难入者。擒拿法能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减轻症状。方法有多种,现介绍单侧擒拿法和双侧擒拿法。[3]

5.1.3.1 单侧擒拿法

操作时嘱病人正坐,手向侧平举,拇指在上,小指在下。若病人左手平举,术者立于病人举手之正侧面。用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紧按患者鱼际背部(相当于合谷穴处),小指扣住腕部,拇指与病人拇指罗纹面相对,并用力向前压紧,另用右手拇指按住患者锁骨上缘肩关节处(相当于肩髃穴处),食指、中指、无名指紧握腋窝处,并用力向外拉开。施术时,可嘱第三者立于病人前面,将汤药或半流质等缓缓灌下。此时,因咽喉疼痛明显减轻,就能吞咽。此法可连续使用。[3]

5.1.3.2 双侧擒拿法

[3]

患者坐在没有靠背的椅上,医者站在患者背后,用两手从患者腋下伸向胸前,并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住锁骨上缘,两肘臂压住患者胁肋,同时医者胸部贴紧患者背部。位置固定好后,便开始用力。两手用力向左右两侧拉开,(沿锁骨到肩胛),同时,两肘臂和胸部将患者胁肋及背部压紧。要三方面同时使用气力,这样可使患者咽喉部松动,便于吞咽,助手即把预先制好的药汤或稀粥喂给患者吞服。

施术时须注意患者全身情况,施术者用力须得宜,不可过于粗暴。

5.1.4 导引法

《诸病源候论》卷三十所说:“一手长舒令掌仰,一手提颏,挽之向外,一时极势二七。左右亦然,手不动,两向侧极势,急挽之二七。去……喉痹。”

5.1.5 按摩法

咽喉疼痛的按摩:取穴风池、风府、天突、曲池、合谷、肩井。操作时患者取仰卧位,先在喉结两旁及天突穴处用推拿或一指推揉手法,上下往返数次。再取坐位,按揉风池、风府、肩井等穴,配合拿风池、肩井、曲池、合谷等。[3]

6 喉痹患者的护理

室内空气流通,冷暖适中[4]

病者不可直接吹风,以预防感冒[4]

注意咽喉部卫生,常用含漱药含漱[4]

7 喉痹患者饮食宜忌

喉痹患者应避免过食辛辣刺激、肥腻、炙煿食物[4]

喉痹患者饮食宜选择易于消化、清淡之食物[4]

8 喉痹的预防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4]

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附近组织疾病,避免过食辛辣刺激食物[4]

用于防治喉痹的导引法:每日丑寅时,握固,转颈,反肘后向,顿掣五六度,叩齿六六,吐纳漱咽三三[5]

9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 [2] 王德鑑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3-75.
  3. ^ [3] 王德鑑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6-68.
  4. ^ [4] 王德鑑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0.
  5. ^ [5] 王德鑑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