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骨结核

目录

1 拼音

hé miàn gǔ jié hé

2 英文参考

tuberculosis of the facial and jaw bones

3 概述

颌面骨结核(tuberculosis of the facial and jaw bones):颌面骨的结核性骨髓炎发病率低,发病者多为儿童及青少年,较常见的发病部位是上颌骨与颧骨结合部,以及下颌支的角部。由于骨结核绝大多数是继发于结核杆菌的菌血症,病原菌常在血循环较丰富的骨松质区滞留。当全身抵抗力强时,可被抑制或消灭;在营养不良、过度疲劳和全身患其他高热疾病等使机体抗力下降时,细菌可迅速繁殖而发病。此外好发部位也多在局部负荷大、运动多和易于遭受慢性劳损的肌附着处,这也可能是解释颌骨好发部位的原因。除血源性感染的主要途径外,颌骨结核还可由口腔结核性溃疡,开放性牙髓、牙周病变及拔牙创的结核杆菌感染,通过淋巴引流或直接进入齿槽突骨松质。患者可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但多数不能发现明确的活动性结核病变。

患者一般为无明显症状的进行性肿胀,皮肤发红或改变不明显;受累骨质坚实隆起,有压痛,呈进行性、破坏性发展,当骨密质被破坏、病变侵及软组织及皮肤后,可在骨膜下形成冷脓肿,局部质地变软,能触及波动感。继而由皮肤或口内黏膜自行溃破,溢出淡黄色或咖啡色稀薄脓液,其中混有大小不等的块状物质;瘘管经久不愈,脓液中有时可见小块状死骨,幼儿偶有坏死牙胚排出;脓瘘口部有红色肉芽组织增生、外突,瘘口周围皮肤凹陷,在上颌骨者常因骨质坏死脱落,皮下瘢痕收缩,致明显颧部塌陷、下睑外翻畸形。

无论患者是否有全身其他结核病灶,均应首先给予全身抗结核治疗,在此基础上视颌骨结核病程进行相应处理。

4 疾病名称

颌面骨结核

5 英文名称

tuberculosis of the facial and jaw bones

6 别名

maxillofacial bone tuberculosis

7 分类

口腔科 > 口腔颌面外科学 > 口腔颌面部感染 > 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和性传播疾病 > 面颈部结核性感染

8 ICD号

A18.0

9 流行病学

颌面骨的结核性骨髓炎发病率低,发病者多为儿童及青少年,较常见的发病部位是上颌骨与颧骨结合部,以及下颌支的角部。

10 颌面骨结核的病因

颌面骨结核的致病菌为结核分枝杆菌,属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分枝杆菌属。分为牛型、人型、非洲型和鼠型结核菌4类,对人类致病的主要为人型结核菌,但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牛型感染率较高。结核菌细长稍弯,约0.4μm×4.0μm,两端圆钝,无荚膜、鞭毛,不产生芽孢,不能运动,兼性需氧,需用耐酸染色法染色。一般不需特殊营养,但生长缓慢。人型菌增殖周期18~24h,至少2~4周才有可见菌落。治疗后细菌活力减弱,6~8周甚至更长时间方才出现菌落。

结核菌不能抵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亦不能产生内外毒素,其致病性及抗原性与胞壁结构中的脂类有关。结核菌的致病作用是它与感染机体相互作用,引起免疫病理过程及组织损伤的结果。

11 发病机制

骨结核绝大多数是继发于结核杆菌的菌血症,病原菌常在血循环较丰富的骨松质区滞留。当全身抵抗力强时,可被抑制或消灭;在营养不良、过度疲劳和全身患其他高热疾病等使机体抗力下降时,细菌可迅速繁殖而发病。此外好发部位也多在局部负荷大、运动多和易于遭受慢性劳损的肌附着处,这也可能是解释颌骨好发部位的原因。除血源性感染的主要途径外,颌骨结核还可由口腔结口腔结核性溃疡,开放性牙髓、牙周病变及拔牙创的结核杆菌感染,通过淋巴引流或直接进入齿槽突骨松质。

12 颌面骨结核的临床表现

颌面骨结核呈急性骨髓炎表现者罕见,一般为无明显症状的进行性肿胀,皮肤发红或改变不明显;受累骨质坚实隆起,有压痛,呈进行性、破坏性发展,当骨密质被破坏、病变侵及软组织及皮肤后,可在骨膜下形成冷脓肿,局部质地变软,能触及波动感。继而由皮肤或口内黏膜自行溃破,溢出淡黄色或咖啡色稀薄脓液,其中混有大小不等的块状物质;瘘管经久不愈,脓液中有时可见小块状死骨,幼儿偶有坏死牙胚排出;脓瘘口部有红色肉芽组织增生、外突,瘘口周围皮肤凹陷,在上颌骨者常因骨质坏死脱落,皮下瘢痕收缩,致明显颧部塌陷、下睑外翻畸形。结核性骨髓炎,全身症状一般不太显著,可有低热、轻度不适。当合并化脓性感染时,则局部有明显红、肿、热、痛等典型急性骨髓炎症状表现;全身出现高热、寒战、头痛、食欲减退等中毒症状,周围血白细胞数增高及核左移。

13 颌面骨结核的并发症

在上颌骨者常因骨质坏死脱落,皮下瘢痕收缩,致明显颧部塌陷、下睑外翻畸形。

14 实验室检查

可行局部穿刺取材查抗酸杆菌;当合并化脓性感染时,周围血白细胞数增高及核左移。

15 辅助检查

颌骨X线照片有边缘模糊的骨质稀疏区。

16 颌面骨结核的诊断

青少年,下颌支或上颌骨颧颌缝区的慢性、无明显症状的肿胀,冷脓肿形成,经久不愈的脓瘘,混有坏死物的稀薄液体,或伴有全身其他部位结核病灶等,均有助于诊断;但在脓瘘形成之前,应与颌骨肿瘤及其他类型骨髓炎相鉴别。一般可行局部穿刺取材查抗酸杆菌;颌骨X线照片有边缘模糊的骨质稀疏区;在骨质破坏干酪样坏死后,骨质萎缩或骨硬化;下颌角处形成多囊状腔洞,骨密质轻度膨胀,少见大块死骨形成;齿槽突部结核性骨髓炎呈现边缘不齐的凹陷性破坏,此时注意排除边缘性颌骨癌,必要时可搔刮组织送检。

17 鉴别诊断

颌面骨结核应与颌骨肿瘤及其他类型骨髓炎相鉴别。齿槽突部结核性骨髓炎呈现边缘不齐的凹陷性破坏,此时注意排除边缘性颌骨癌,必要时可搔刮组织送检。

18 颌面骨结核的治疗

颌骨结核虽常为继发性病变,但无论是否有全身其他结核病灶,均应首先给予全身抗结核治疗,在此基础上视颌骨结核病程进行相应处理。抗结核治疗给药的选择、剂量及疗程与面颈淋巴结结核相同,即首先选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乙胺丁醇等一线药物,两药以上合用,疗程争取6~12个月。此外注意营养等全身支持疗法。

局部治疗包括局部脓肿穿刺给药及病灶清除。当颌骨结核已形成骨膜下冷脓肿,可由正常皮肤穿刺,尽力抽出脓液后即刻注入异烟肼100mg、链霉素0.5g,每周注射2次,3个月为1疗程,此法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反应小的优点。

颌骨结核性骨髓炎的病灶清除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将脓液、干酪样物质、肉芽组织和死骨等彻底清除,虽然结核性骨髓炎大块死骨较少,但通过清除病灶可减轻病变的发展,促进药物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减少合并症。

19 相关药品

氧、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