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CT

目录

1 注解

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摄影亦称核磁共振CT,是一种以核磁共振为信号源,采用计算机断层照相技术获得人体内部组织图像的方法。

核磁共振现象于1946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布洛奇(F.Bloch)和啥佛大学珀塞尔(E.Purcell)分别实验证实,1977年美国科学家首次用核磁共振技术获得人手腕的剖面图像,1980年世界上第一台核磁共振成像装置问世,1981年实现了全身扫描图像。

核磁共振CT主要由磁体、梯度磁场发生系统、高频无线电波发生系统、计算机系统组成。检查时病人躺在静止的磁体里,高频无线电波激发人体内的氢原子核,使其产生磁共振;再在静磁场上叠加X、Y和Z三个空间方向梯度磁场,即获得检查部位的核磁共振信号;这些信号经过计算机的处理,便得到相应部位的断层图像。核磁共振CT对一个部位可提供三幅不同的断层图像,即密度像、T1像和T2像。密度像反映各组织中所含氢原子核密度分布情况,T1像和T2像则分别表示了共振氢原子核与其周围分子及氢原子核之间相互联系的情况。与X线CT相比,核磁共振CT对人体无电离辐射伤害,并可提供任意截面(横断、冠状、矢状和任意角度的斜面断层)的高对比度图像。其图像分辨率可达0.3mm,对软组织也有很高的分辨率。目前,核磁共振CT对脑和脊髓病变诊断最为有效,如小的脑和脑干梗塞灶、脑肿瘤的大小及侵犯范围、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等。另外,在心血管疾病诊断方面也很有前途,无需造影剂就可清楚地了解心腔大小、形态,大血管情况和心肌厚度,且可三维成像。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