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筒草

目录

1 拼音

hào tǒng cǎo

2 概述

号筒草为中药名,出自《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为《本草拾遗》记载的博落回之别名[1]

3 别名

号筒草、号筒杆、泡通珠[2]

4 来源及产地

罂粟科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的根或全草[2]。分布长江流域中、下游各地[2]

5 性味

苦,寒,有毒[2]

6 功能主治

消肿解毒,杀虫止痒[2]。主治疔疮痈肿,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痛,和酒糟少许捣烂敷;下肢溃疡,烫伤,研末干撒或调敷;顽癣,蜈蚣、黄蜂螫伤,取汁涂;滴虫性阴道炎,煎水冲洗,或熬膏(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25g)涂擦阴道壁,每日一二次[2]

7 使用注意

不可内服[2]

8 化学成分

本品含原阿片碱、α-别隐品碱、白屈菜红碱、血根碱、黄连碱、小檗碱及微量刻叶紫堇明碱(Corysamine)等[2]。根还含白屈菜黄碱、白屈菜玉红碱(Chelirubine)、氧化血根碱及博落回碱(Bocconine)[2]。果实含原阿片碱、α-别隐品碱[2]

9 药理作用

生物碱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及福氏痢疾等杆菌有抑制作用,并能抗线虫[2]。全草煎剂有抗钩端螺旋体作用[2]。碱有局部麻醉作用。大剂量口服或注射能引起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中毒乃至死亡[2]

10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66.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7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