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cuttle-bone[朗道汉英字典]
ossa sepiae[朗道汉英字典]
sepium[朗道汉英字典]
cuttebon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os sepia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epium[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EPIAE ENDOCONCH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Os Sepiellae seu Sepiae(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uttlebon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海螵蛸为中药名,出《本草纲目》。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 或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 的干燥内壳[1]。无针乌贼呈扁长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长9~14cm,宽2.5~3.5cm,厚约1.3cm。背面有磁白色脊状隆起,两侧略显微红色,有不甚明显的细小疣点;腹面白色,自尾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角质缘半透明,尾部较宽平,无骨针。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气微腥,味微咸。金乌贼长13~23cm,宽约6.5cm。背面疣点明显,略呈层状排列;腹面的细密波状横层纹占全体大部分,中间有纵向浅槽;尾部角质缘渐宽,向腹面翘起,末端有1骨针,多已断落。
海螵蛸味咸、涩,性温[2]。归脾、肾经。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的功能。海螵蛸生品临床常用,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等作用。常用于崩漏出血,梦遗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吐酸。炒后敛湿作用增强,温涩作用也略胜于生品。可用于疮疡湿疹,创伤出血。
4 拉丁名
Os Sepiellae seu Sep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cuttlebone (《中医药学名词(2004)》)
8 来源
海螵蛸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 或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 的干燥内壳。
海螵蛸为乌贼科动物金乌贼Sepiaesculenta Hoyle.或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de Rochebrune等的骨状内壳。
9 产地
海螵蛸主产浙江、福建、广东、山东、江苏、辽宁沿海地区。
11 生药性状
11.1 无针乌贼
呈扁长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长9~14cm,宽2.5~3.5cm,厚约1.3cm。背面有磁白色脊状隆起,两侧略显微红色,有不甚明显的细小疣点;腹面白色,自尾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角质缘半透明,尾部较宽平,无骨针。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气微腥,味微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1.2 金乌贼
长13~23cm,宽约6.5cm。背面疣点明显,略呈层状排列;腹面的细密波状横层纹占全体大部分,中间有纵向浅槽;尾部角质缘渐宽,向腹面翘起,末端有1骨针,多已断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2 海螵蛸的炮制
南北朝刘宋时期有卤制(《雷公炮炙论》)。
宋代有炒法(《重修政和经使证类备用本草》)。
明代炮制方法较多,有蜜炙(《普济方》)、纸裹煨(《医宗粹言》)、三黄汤制、槐花汁制(《一草亭目科全书》)等。
清代增加了鱼骨卤制(《本草求真》)、童便制、醋炙(《类证治裁》)等。
12.1 海螵蛸的炮制方法
12.1.1 海螵蛸
12.1.2 炒海螵蛸
取净海螵蛸小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晾凉。
12.2 成品性状
海螵蛸为不规则小块,表面灰白色。体轻,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具吸水性。气微腥,味微咸。
炒海螵蛸表面微黄色,略有焦斑。
12.3 炮制作用
海螵蛸生品临床常用,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等作用。常用于崩漏出血,梦遗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吐酸。如治妇女血崩的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妇女赤白带下的清带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胃痛泛酸的乌贝散(《实用中药学》)。
炒后敛湿作用增强,温涩作用也略胜于生品。可用于疮疡湿疹,创伤出血。如治阴囊湿疹,与蒲黄共研末扑之(《医宗三法》);治下肢溃疡,同制炉甘石、赤石脂、煅石膏共研细末外用;外伤出血,可单用研末敷之(《仁斋直指方》)。若生品所治之病症需温涩者,亦可用炒品。
12.4 炮制研究
分别测定了海螵蛸的坚壳质、全海螵蛸、去坚壳的海螵蛸的制酸力和总钙溶出度,结果都非常接近。所以认为海螵蛸入药可不去坚壳,粉碎适宜即可。
12.5 贮存方法
14 海螵蛸的功效与主治
海螵蛸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的功能。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湿疹湿疮,溃疡不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海螵蛸生品临床常用,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等作用。常用于崩漏出血,梦遗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吐酸。如治妇女血崩的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妇女赤白带下的清带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胃痛泛酸的乌贝散(《实用中药学》)。
炒后敛湿作用增强,温涩作用也略胜于生品。可用于疮疡湿疹,创伤出血。如治阴囊湿疹,与蒲黄共研末扑之(《医宗三法》);治下肢溃疡,同制炉甘石、赤石脂、煅石膏共研细末外用;外伤出血,可单用研末敷之(《仁斋直指方》)。若生品所治之病症需温涩者,亦可用炒品。
17 海螵蛸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Haipiaoxiao
SEPIAE ENDOCONCHA
17.2 来源
本品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Roehebrune或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的干燥内壳。收集乌贼鱼的骨状内壳,洗净,干燥。
17.3 性状
17.3.1 无针乌贼
呈扁长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长9~14cm,宽2.5~3.5cm,厚约1.3cm。背面有磁白色脊状隆起,两侧略显微红色,有不甚明显的细小疣点;腹面白色,自尾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角质缘半透明,尾部较宽平,无骨针。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气微腥,味微咸。
17.3.2 金乌贼
长13~23cm,宽约6.5cm。背面疣点明显,略呈层状排列;腹面的细密波状横层纹占全体大部分,中间有纵向浅槽;尾部角质缘渐宽,向腹面翘起,末端有1骨针,多已断落。
17.4 鉴别
(1)本品粉末类白色。多数为不规则透明薄片,有的具细条纹。不规则碎块,表面显网状或点状纹理。
17.5 海螵蛸饮片
17.5.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砸成小块。
本品多为不规则形或类方形小块,类白色或微黄色,味淡。
17.5.2 鉴别
同药材。
17.5.3 性味与归经
咸、涩,温。归脾、肾经。
17.5.4 功能与主治
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湿疹湿疮,溃疡不敛。
17.5.5 用法与用量
5~10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17.5.6 贮藏
置干燥处。
17.6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