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路

目录

1 拼音

guǐ lù

2 英文参考

Shēnmài BL62[中国针灸学词典]

Jiānshǐ PC5[中国针灸学词典]

Jiānshǐ PC5[中国针灸学词典]

3 申脉的别名·鬼路

鬼路为经穴别名,即申脉[1]。见《备急千金要方》。

穴位申脉
汉语拼音Shenmai
罗马拼音Shenmai
美国英译名Streching Vessel
各国代号中国BL62
日本62
法国莫兰特氏V62
富耶氏V62
德国B62
英国B62
美国BI62

申脉为经穴名(Shēnmài BL62)[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阳蹻[3][3]。属足太阳膀胱经[3][3]。申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蹻[3][3]。申通“伸”字,是伸展的意思,脉即经脉,此穴属足太阳脉,又是阳蹻脉的始发点,由此向阳蹻脉伸展,故名申脉[3]。申脉穴主治头、腰腿、神志等疾患:如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眩晕,膝部红肿,跟骨痛,足痿不收,霍乱转筋,癫痫,晕厥,头痛,癫,狂,痫,腰腿痛,足踝关节痛,目赤痛,眼睑下垂,癫狂痫,失眠,嗜卧,痫证,癫狂,腰痛,项强,现代又多用申脉穴治疗腓肠肌痉挛,精神病,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内耳性眩晕,精神分裂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肌劳损,下肢瘫痪,关节炎,踝关节扭伤等。

3.1 别名

阳跷(《黄帝内经素问·气府》),鬼路(《备急千金要方》)。

3.2 出处

《针灸甲乙经》:癫狂互引僵仆,申脉主之。

3.3 穴名解

申通“伸”字,是伸展的意思,脉即经脉,此穴属足太阳脉,又是阳蹻脉的始发点,由此向阳蹻脉伸展,故名申脉[3]

申,通“伸”,有矫捷之意。即舒展自如之意也。脉,指经脉。穴在外踝之下,展足则开,为足关节屈伸着力之处,故名申脉。为阳跷脉之起始,为跷捷屈伸之主力。“申”与“伸”通,为整束自持之貌。肾在志为呻,张隐庵曰:“呻者伸也。”肾气在下,故声欲太息而伸出之。肾与膀胱为表里,在气郁不伸及气郁而呻者,申脉与复溜同取,每可收效。申,申时。十二时与十二脏腑相应,申时正是膀胱之时。故申脉穴可以认为是膀胱本腑之穴。[4]

3.4 特异性

申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蹻脉。

3.5 所属部位

足部[5]

3.6 申脉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申脉穴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6]

申脉穴位于足外踝下缘之中点凹陷中[6]

位于踝区,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与跟骨之间凹陷中[6]。正坐或侧卧取之[6]

申脉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申脉穴在足部的位置

申脉穴在足部的位置(《中国针灸学词典》)[6]

申脉穴在足部的位置

申脉穴在足部的位置(肌肉)

申脉穴在足部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3.7 申脉穴的取法

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位,在外踝正下方凹陷处取穴。

申脉穴位于踝区,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与跟骨之间凹陷中[6]。正坐或侧卧取之[6]

垂足着地或仰卧位,外踝尖直下0.5寸处取穴[7]

3.8 申脉穴穴位解剖

申脉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腓骨肌下支持带、腓骨长、短肌。有外踝动脉网。分布着腓肠神经。皮肤由腓肠神经分布。深筋膜形成腓骨肌下支持带,限制腓骨长、短肌(腱)于外踝下方的踝沟内。二肌腱穿经支持带的内面时,有一总腱鞘包绕,以减少肌腱在运动过程的摩擦。二肌由腓浅神经支配。血液供应来自外踝前后动脉、跗外侧动脉、腓动脉的跟外侧支,以及足底外侧动脉的分支等形成的外踝网供应。

3.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腓骨长肌腱→距跟外侧韧带[7]

皮肤→皮下组织→伸肌下支持带→趾短伸肌[8]

3.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足背外侧皮神经分支和小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肌支和腓动脉跟外侧支分布[8]

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8]

3.9 申脉穴的功效与作用

申脉穴具有清热安神,利腰膝的功效。

申脉穴有清神志、舒筋脉、通阳蹻的作用[8]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循行于头、项部,根据“上病下取”之理,故申脉穴可治疗头面五官病[9]

足太阳膀胱经过腰部及下肢,止于足小趾部,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理,申脉穴可治疗经脉病[9]

足太阳经络入于肾,经别入于心,心主神,申脉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阳跷脉,故可治疗神志病[9]

申脉穴有祛散风寒、舒筋活络作用,主治脚脖拘挛,腰膝冷痛[9]

3.10 申脉穴主治病证

申脉穴主治头、腰腿、神志等疾患:如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眩晕,膝部红肿,跟骨痛,足痿不收,霍乱转筋,癫痫,晕厥,头痛,癫,狂,痫,腰腿痛,足踝关节痛,目赤痛,眼睑下垂,癫狂痫,失眠,嗜卧,痫证,癫狂,腰痛,项强,现代又多用申脉穴治疗腓肠肌痉挛,精神病,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内耳性眩晕,精神分裂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肌劳损,下肢瘫痪,关节炎,踝关节扭伤等。

申脉穴主治头、腰腿、神志等疾患:如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眩晕、膝部红肿、跟骨痛、足痿不收、霍乱转筋、癫痫、晕厥等[9]

申脉穴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痛,足踝关节痛等[9]

申脉穴主治头痛,眩晕,目赤痛,眼睑下垂;癫狂痫,失眠,嗜卧[9]

申脉穴主治痫证、癫狂、头痛、失眠、眩晕、腰痛、目赤痛、项强[9]

现代又多用申脉穴治疗腓肠肌痉挛,精神病、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9]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内耳性眩晕,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脑血管病后遗症;

2. 运动系统疾病:腰肌劳损,下肢瘫痪,关节炎,踝关节扭伤。

3.11 刺灸法

3.11.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9][9][9]

直刺或向下斜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9]

3.11.2 灸法

可灸[9][9][9]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9]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3.12 申脉穴的配伍

申脉配阳陵泉、足三里,有舒筋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申脉配大椎、风池、水沟、百会、照海,治癫痫[9]

申脉配太阳、阳白、瞳子髎,治眼睑下垂[9]

申脉配昆仑、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治下肢疼痛[9]

3.13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阳跷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眦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左刺右,右刺左。

《针灸甲乙经》:寒热颈腋下肿,申脉主之。腰痛、不能举足少坐、若下车踬地、胫中矫矫然,申脉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腰痛不能举体,足胻寒不能久立坐,若下舟车中痛疾。

《针灸资生经》:申脉、后溪、前谷,治癫痫。

《针灸大成》:洁古曰:痫病昼发,灸阳蹻。

3.14 研究进展

3.14.1 治疗失眠

据报道针刺申脉穴为主,每日1次或隔日1次,7日为1疗程,治疗200例,经1~4疗程,有很好疗效。又有上午泻申脉,下午补照海,治疗50例,效果好。

3.14.2 治疗眶下神经痛

针刺申脉、后溪,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双侧痛取双侧,有较好疗效。

3.14.3 治疗小儿泄泻

灸申脉。

4 间使的别名·鬼路

鬼路为经穴别名。《备急千金要方》:“第九针,手横文上三寸两筋间,名鬼路。”原注为“劳富穴”,与所说位置不合。故《千金翼方》曰“此名间使。”后《针灸大全》等均作间使别名。[9]

鬼路为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五针外踝下白肉际足太阳,名鬼路。”原注为申脉穴。今从此说。又“第九针手横纹上三寸两筋间,名鬼路。”原注为劳宫穴。《千金翼方》又曰为间使穴。《针灸聚英》易鬼路为鬼营;《针灸大成》则称为鬼窟,均指劳宫穴。

穴位间使
汉语拼音Jianshi
罗马拼音Chienshih
美国英译名The Emissary
各国代号中国PC5
日本5
法国莫兰特氏MC5
富耶氏
德国MH5
英国Cx5
美国EH5

间使为经穴名(Jiānshǐ PC5)[10]。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鬼路[11]。属手厥阴心包经[11]。间使是手厥阴心包经五输穴的经穴,五行属金[11][11]。间即间隙,使即臣使,心包为“臣使之官”,此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两筋之间隙,故名间使[11]。间使穴主要用于心胸、神志、脾胃及妇科疾患等:如心痛,心悸,癫狂病症,胃痛,呕吐,妇人月经不调及热病,失音,疟疾,肘挛腋肿,臂痛,惊悸,热病烦躁,胸痛,癫狂,痫症,肘挛,胃脘痛,霍乱吐泻,痫证,中风,惊厥,腋肿,肘挛急,热病,咽痛,喑哑不能言,疥疮,癫狂痫,现代又多用间使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癔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炎,心脏内外膜炎,癫痫,精神分裂症,脑血管病后遗症,感冒,咽喉炎,胃炎,荨麻疹,子宫内膜炎等。

4.1 间使穴的别名

鬼路(《千金翼方》)。

4.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行于间使,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

4.3 穴名解

间即间隙,使即臣使,心包为“臣使之官”,此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两筋之间隙,故名间使[11]

间,空隙,又相间即相伴之意。使,使令、治事。心包为臣使之官。《说文》:“使,令也。”即执行命令者谓之使。又劳役亦谓之使。本穴又名“鬼路”,喻为“有如鬼行其间。”《内经》:“心包为臣使之官”,与膻中之称“臣使”小异,张隐庵谓:“心主血,心包主脉,君相之相合…,,间使者,君相兼行之使道也。”谓此乃君主臣使之气相间而行之道路也,此穴在腕后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为手厥阴脉行经间隙之处,故名间使。[11]

4.4 特异性

间使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金。

4.5 所属部位

前臂[12]

4.6 间使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间使穴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仰掌取穴[12]

间使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穴[12]

间使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3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12]

间使穴在手厥阴心包经中的位置

间使穴在前臂的位置

间使穴在前臂的位置

间使穴在前臂的位置(肌肉)

间使穴在前臂的位置(骨骼)

4.7 间使穴的取法

伸臂仰掌,在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间使穴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仰掌取穴[12]

握拳,手外展,微屈肘时,显现两肌肌腱[13]。当手掌后第一横纹正中(大陵)直上3寸,两肌肌腱之间处取穴[13]。若两手的一侧或双侧摸不到掌长肌肌腱,则以桡侧腕屈肌肌腱尺侧定位[13]

4.8 间使穴穴位解剖

间使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前臂骨间隙。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分布着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皮肤由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双重分布,前臂浅筋膜内除上述神经外,还有前臂正中静脉行经。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前臂筋膜,在掌长肌和桡侧腕屈肌之间,入指浅屈肌,穿正中神经,或经该神经的两侧,深进指深屈肌,经前臂屈肌后间隙入旋前方肌。除指深敢骰的尺侧半由尺神经支配外,其它均由正中神经的分支支配。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前臂骨间膜[13]

皮肤→皮下组织→指浅屈肌→指深届肌→旋前方肌[14]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和前臂正中静脉分布;深层有正中神经干及与其伴行的正中动脉通过,并有骨间前神经和骨间前动脉分布[14]

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并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通过[14]

4.9 间使穴的功效与作用

间使穴具有宽胸和胃,清心安神,截疟的功效。

间使穴有养心宁神、和胃祛痰作用[14]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与手少阳三焦经互为表里,间使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经穴,故可用于治疗心病、神志病、热病、疟疾[15]

间使穴主治精神失常,癔病抽惊。系心包经之经穴,有祛痰开窍、养心安神之功,用于心痛,多惊,昏危不语,猝死等症。《医宗金鉴》谓:“如鬼神使其间。”[15]

4.10 间使穴主治病证

间使穴主要用于心胸、神志、脾胃及妇科疾患等:如心痛,心悸,癫狂病症,胃痛,呕吐,妇人月经不调及热病,失音,疟疾,肘挛腋肿,臂痛,惊悸,热病烦躁,胸痛,癫狂,痫症,肘挛,胃脘痛,霍乱吐泻,痫证,中风,惊厥,腋肿,肘挛急,热病,咽痛,喑哑不能言,疥疮,癫狂痫,现代又多用间使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癔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炎,心脏内外膜炎,癫痫,精神分裂症,脑血管病后遗症,感冒,咽喉炎,胃炎,荨麻疹,子宫内膜炎等。

间使穴主要用于心胸、神志、脾胃及妇科疾患等:如心痛、心悸、癫狂病症、胃痛、呕吐、妇人月经不调及热病、失音、疟疾、肘挛腋肿、臂痛等[15]

间使穴主治心痛,惊悸,胃痛,呕吐,热病烦躁,胸痛,疟疾,癫狂,痫症,肘挛,臂痛等[15]

间使穴主治心悸,心痛;胃脘痛,霍乱吐泻;癫狂,痫证,中风,惊厥;腋肿,臂痛,肘挛急等;热病,咽痛,喑哑不能言,疥疮[15]

间使穴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疟疾、癫狂痫、臂痛[15]

现代又多用间使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癔病等[15]

1.循环系统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炎,心脏内外膜炎;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癔病,精神分裂症,脑血管病后遗症;

3.其它:感冒,咽喉炎,胃炎,疟疾,荨麻疹,子宫内膜炎等。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直刺0.5~1寸[15][15][15][15],深刺可透支沟穴[15],局部有酸胀感[15],或有麻电感向指端憨散[15]

注意:间使穴深层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故针刺时应注意避开血管[15]

4.11.2 灸法

可灸[15][15][15]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15]

艾炷灸或温针灸3~7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4.12 间使穴的配伍

间使穴配大陵、曲泽治心肌炎[15]

间使穴配支沟治癫狂[15]

间使穴配水沟治失音[15]

间使穴配大杼治疟疾[15]

间使配大椎、风池,治疟疾[15]

间使配合谷、后溪、百会,治癫痫[15]

间使配内关、少府、心俞,治心胸痛[15]

间使配内关、胃俞、中脘,治胃痛[15]

间使配心俞,有益心气,宁神志的作用,主治心悸。

间使配大杼,有宣阳解表,驱邪截疟的作用,主治疟疾。

间使配三阴交,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经闭。

4.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热病烦心善呕,胸中憺憺,善动而热,间使主之。卒心中痛,瘛疭互相引,肘内廉痛,心敖敖然,间使主之。胸痹引背,时寒,间使主之。头身风热,善呕吐,怵惕,寒中少气,掌中热,肘挛腋肿,间使主之。心悬如饥状,善悲而惊狂,面赤目黄,喑不能言,间使主之。头大浸淫,间使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狂邪发无常,披头大唤欲杀人,不避水火及狂言妄语,灸间使三十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悬如饥,卒狂,胸中憺憺,恶风寒,呕吐,怵惕,寒中少气,掌中热,腋肿肘挛,卒心痛,多惊,喑不得语,咽中如梗。

《针灸大成》:治月水不调,血结成块。

《针灸大成》:咽中如梗,间使、三间。

《医宗金鉴》:主治脾寒证,九种心痛,脾疼,疟疾,晚,及瘰疬久不愈。

4.14 间使穴研究进展

4.14.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本穴对心脏功能有一定影响。例如,电针间使治疗冠心病,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改善心电图,使左心室舒张期终末压降低。[15]

实验证明,电针内关和间使,可使冠脉流量和心肌血氧供应量增加,冠脉阻力、心肌氧提取率降低,最大冠状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值减少,心肌氧耗量降低,从而改善和调整心肌对氧的供求失衡,有利于濒危区缺血心肌损伤程度的减轻,使心肌坏死区减少。[15]

4.14.2 镇痛作用

电针内关和间使,对体感诱发电位中和疼痛有关的成分有抑制作用,表明电针内关、间使对中指痛刺激有一定的镇痛作用。[15]

5 劳宫的别名·鬼路

鬼路为经穴别名,即劳宫[16]。见《千金翼方》。

穴位劳宫
汉语拼音Laogong
罗马拼音Laokung
美国英译名Labored Palace
各国代号中国PC8
日本8
法国莫兰特氏MC8
富耶氏
德国MH8
英国Cx8
美国EH8

劳宫为经穴名(Láogōng PC8)[17]。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五里、掌中、鬼路[18]。属手厥阴心包经[18]。劳宫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穴,五行属火[18][18]。劳即劳动,宫即中央,手司劳动,劳指手,此穴在手的掌部中央,故名劳宫[18]。劳宫穴主要用于心神、脾胃及热病:如心痛,心悸,胸胁支满,癫,狂,痫证,烦渴,饮食不下,呕哕,吐血,大便下血,中暑,口腔炎,小儿龈烂,溺赤及黄疸,掌中热,手掌多汗症,鹅掌风,呕吐,癫狂痫,口疮,口臭,中风昏迷,癫狂,善怒,喜笑不休,脏躁,胸痛,心中懊𢙐,胃脘病,气逆,食不下,黄疸,少腹积聚,尿血,痔疮,手颤,热病汗不出,嗌痛,劳倦,昏迷,晕厥,痫症,口舌生疮,鹅掌疯,现代又多用劳宫穴治疗中风,心绞痛,精神病,高血压,手指麻木,脑血管意外,癔病,小儿惊厥,吞咽困难,食欲不振,齿龈炎,手癣等。

5.1 劳宫穴的别名

五里(《针灸甲乙经》),鬼路(《千金翼方》),掌中(《针灸资生经》)。

5.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心出于中冲……溜于劳宫,劳宫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荥。”

5.3 穴名解

劳即劳动,宫即中央,手司劳动,劳指手,此穴在手的掌部中央,故名劳宫[18]

劳指操劳,病苦也。宫指要所,又喻为中央。手任劳作,穴在掌心,因而名之。[18]

5.4 特异性

劳宫为手厥阴心包经五输穴之荥穴,五行属火。

5.5 所属部位

[18]

5.6 劳宫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18]

劳宫穴位于掌区,横平第三掌指关节近端,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当中指尖尽处是穴[18]

劳宫穴位于掌心横纹第二、三掌骨之间,屈指握拳时,当中指尖下是穴[18]

一说“在掌中央横纹动脉中,屈无名指指头着处即是穴”(《太平圣惠方》)。

劳宫穴在手厥阴心包经中的位置

劳宫穴在掌部的位置

劳宫穴在掌部的位置

劳宫穴在掌部的位置(肌肉)

劳宫穴在掌部的位置(骨骼)

5.7 劳宫穴的取法

屈指握掌,在掌心横纹中,第三掌骨的桡侧,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取穴。

握拳屈指时,中指尖点到处,第3掌骨桡侧处取穴[19]

劳宫穴位于掌区,横平第三掌指关节近端,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当中指尖尽处是穴[19]

劳宫穴的取法[19]

5.8 劳宫穴穴位解剖

劳宫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第二蚓状肌、拇收肌(横头)、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脉。分布着正中神经的第二指掌侧总神经。掌部皮肤厚而坚韧,无汗毛及皮脂腺,但汗腺丰富。穴位皮肤由正中神经的掌皮支分布。皮纹处的皮肤直接与深筋膜连而不易滑动。皮下筋膜在掌心处非常致密,由纤维隔将皮肤和掌腱膜紧密相连,将皮下筋膜分成许多小隔样结构,其间穿行有浅血管、淋巴管和皮神经。当手掌的浅静脉与淋巴管受压时,除掌正中一小部血液与淋巴流向前臂外,大部分流向手背,并经指蹼间隙与深层的静脉与淋巴管相通。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掌腱膜后,经桡侧两条指浅、深屈肌腱之间的第二蚓状肌,入拇收肌的横头,直抵第二、三掌骨之间的骨间肌。第二蚓状肌由正中神经支配;拇收肌、骨间肌由尺神经支配。

5.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掌腱膜→分别在桡侧两根指浅、深屈肌腱之间→第二蚓状肌挠侧→第一骨间掌侧肌和第二骨间背侧肌[19]

皮肤→皮下组织→掌腱膜→指浅、深屈肌腱[20]

5.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正中神经掌皮支分布;深层有正中神经的分支指掌侧固有神经,尺神经的掌深支、掌浅弓及其分支指掌侧总动脉和掌深弓及其分支掌心动脉分布[20]

布有正中神经的第二指掌侧总神经和指掌侧总动脉。

5.9 劳宫穴的功效与作用

劳宫穴具有清心泄热,开窍醒神,消肿止痒的功效。

劳宫穴有清心安神、除湿和胃、凉血熄风作用[20]

劳宫穴是心包经的荥穴,有泻心火、清心热的作用[20]

“心开窍于舌”,故能治疗口疮、口臭、掌心热;“心主神明”,故劳宫穴可用于治疗神志病、癫狂痫证[20]

劳宫穴系心包经之荥穴,有开窍醒神之功。本穴治胸胁满痛、不可转侧、大小便血、吐衄呕逆、口臭、烂龈、中风、悲笑、黄疸、热病、汗不出等症。[20]

5.10 劳宫穴主治病证

劳宫穴主要用于心神、脾胃及热病:如心痛,心悸,胸胁支满,癫,狂,痫证,烦渴,饮食不下,呕哕,吐血,大便下血,中暑,口腔炎,小儿龈烂,溺赤及黄疸,掌中热,手掌多汗症,鹅掌风,呕吐,癫狂痫,口疮,口臭,中风昏迷,癫狂,善怒,喜笑不休,脏躁,胸痛,心中懊𢙐,胃脘病,气逆,食不下,黄疸,少腹积聚,尿血,痔疮,手颤,热病汗不出,嗌痛,劳倦,昏迷,晕厥,痫症,口舌生疮,鹅掌疯,现代又多用劳宫穴治疗中风,心绞痛,精神病,高血压,手指麻木,脑血管意外,癔病,小儿惊厥,吞咽困难,食欲不振,齿龈炎,手癣等。

劳宫穴主要用于心神、脾胃及热病:如心痛、心悸、胸胁支满、癫、狂、痫证、烦渴、饮食不下、呕哕、吐血、大便下血、中暑、口腔炎、小儿龈烂、溺赤及黄疸、掌中热、手掌多汗症、鹅掌风等[20]

劳宫穴主治心痛、呕吐、癫狂痫、口疮、口臭[20]

劳宫穴主治中风昏迷,癫狂,痫证,善怒,喜笑不休,脏躁;心痛,胸胁支满,胸痛,心中懊𢙐;胃脘病,呕吐,气逆,食不下;黄疸,少腹积聚;尿血,痔疮,鹅掌风,手颤,热病汗不出,烦渴,口臭,嗌痛,劳倦等[20]

劳宫穴主治昏迷,晕厥,中暑,呕吐,心痛,癫狂,痫症,口舌生疮,口臭,鹅掌疯等[20]

现代又多用劳宫穴治疗中风、昏迷、心绞痛、口腔炎、精神病、高血压、手指麻木等[20]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昏迷,中暑,癔病,精神病,小儿惊厥,吞咽困难;

2.消化系统疾病:黄疸,食欲不振;

3.五官科系统疾病:口腔炎,齿龈炎;

4.其它:手癣,手指麻木,高血压等。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直刺0.3~0.5寸[20][20][20],局部有酸胀痛感[20],或可扩散至整个手掌[20]

5.11.2 灸法

可灸[20][20][20]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3~5分钟(图70)[20]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5.12 劳宫穴的配伍

劳宫穴配人中、合谷透劳宫治癔病[20]

劳宫穴配大陵、内关治急性胃炎[20]

劳宫穴配少泽、三间、太冲治口腔炎[20]

劳宫穴配八邪治鹅掌风[20]

劳宫配大陵、内关,治急性胃痛、呕吐[20]

劳宫配水沟、合谷透劳官,治癔症[20]

劳宫配水沟、十宣、曲泽、委中,治昏迷、中暑[20]

劳宫配金津、玉液、内庭,治口疮[20]

劳宫配曲泽、大陵,有清心泄热的作用,主治鹅掌风。

劳宫配太冲、内庭,有清心疏肝和胃的作用,主治口疮,口臭。

劳宫配人中、涌泉,有开窍泄热,清心安神的作用,主治中暑及中风昏迷。

5.13 文献摘要

《脉经》:心病,其色赤,心痛,短气,手掌烦热,或啼笑骂詈,悲思愁虑,面赤身热,其脉实大而数,此为可治。春当刺中冲,夏刺劳宫……

《针灸甲乙经》:热病发热,烦满而欲呕哕,三日以往不得汗,怵惕,胸胁痛,不可反侧,咳满,溺赤,大便血,衄不止,呕吐血,气逆,噫不止,嗌中痛,食不下,善渴,舌中烂,掌中热,欲呕,劳宫主之。烦心,咳,寒热善哕,劳宫主之。少腹积聚,劳官主之。胸胁支满,劳宫主之。风热善怒,心中喜悲,思慕歔欷,善笑不休,劳宫主之。黄瘅,目黄,劳宫主之。口中腥臭,劳宫主之。小儿口中腥臭,胸胁支满,劳宫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大人小儿口中肿腥臭。

《千金翼方》:心中懊憹痛,针劳宫入五分补之。

《针灸大成》:主中风,善怒,悲笑不休,手痹,热病数日汗不出,怵惕,胁痛不可转侧,大小便血,衄血不止,气逆呕哕,烦渴食饮不下,大小人口中腥臭,口疮,胸胁支满,黄疸目黄,小儿烂龈。

《医宗金鉴》:主治痰火胸痛,小儿口疮及鹅掌风等证。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22.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87.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64.
  4. ^ [4]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5.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0.
  6. ^ [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 ^ [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59.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7.
  9.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59.
  10. ^ [10]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92.
  11. ^ [1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3.
  12. ^ [12]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1.
  13. ^ [13]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81-282.
  14. ^ [1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9.
  15. ^ [15]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81-282.
  16. ^ [1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83-284.
  17. ^ [1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12.
  18. ^ [1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8.
  19. ^ [1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83-284.
  20. ^ [20]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