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引流法

目录

1 手术名称

灌注引流疗法

2 别名

灌注引流法;灌注引流术;灌洗引流疗法

3 分类

骨科/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手术处理/慢性骨髓炎手术处理

4 ICD编码

77.1001

5 概述

灌洗引流疗法是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的基本治疗方法,也是急性骨髓炎引流术后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作用是在伤口闭合条件下,将骨腔中的炎性渗出物、积血持续引流出来,并可连续注入抗生素,提高局部灭菌药物浓度,以控制治疗骨髓炎,使伤口一期愈合。

6 适应症

灌注引流疗法适用于:

1.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残留死腔。

2.病灶清除后肌瓣充填,尚残留部分死腔。

3.病灶清除肌瓣充填后。

4.急性骨髓炎钻孔引流或开窗引流后。

7 手术步骤

1.于病灶清除或肌瓣充填后,取2根硅胶管或塑料管。入管直径不能小于2mm,以免被血凝块堵塞,出管口径不少于5mm。2管伸入骨腔内部分侧壁上各剪3~6个侧孔以减少堵塞机会。将2管的一端并排平行置骨腔处,入管及出管的另一端,则分别由骨槽的近远端引出体外,并用缝线固定于皮肤上,以防灌注引流管脱出。皮肤切口应逐层严密缝合,以防漏液,或将深浅层组织一齐缝合(图3.11.2.3-1,3.11.2.3-2)。

2.缝合皮肤后,即从进管注入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出管液体流出之速度及量,应当进入与流出量相等,如有皮肤切口漏液或流出不畅,则应探查该管是否有扭曲或折弯,给以调整,至注入及流出均通畅为止,将进、出管外端无菌夹闭包裹,切口用敷料包扎,打石膏托,回至病房。进管连接于冲洗吊瓶,出管连接无菌瓶或负压吸引管。

3.灌洗治疗  自术后即开始灌洗治疗。

(1)用药:选用术前药敏试验敏感的药物。常用青霉素80万U,氯霉素、卡那霉素0.5g,庆大霉霉素8万U,可任选一种溶于1000ml生理盐水中。

(2)灌洗液量:将以上抗生素生理盐水置入吊瓶由进入管滴注,24h总冲洗量为2000~3000ml。视流出液混浊情况而定。早期冲出液较混浊时、冲洗液宜多些,后期炎症控制,渗出液很少,冲洗液清亮,则冲洗量减少。

(3)灌洗方法:24h维持滴注,为防止引流管堵塞,可每隔3h,将滴注速度加快冲洗1次,以冲出积血块或蛋白凝块。

(4)灌洗时间:灌洗治疗维持至少2~3d以上,2周以上炎症被控制的表现有:体温正常,局部无炎症表现,冲洗液清亮,冲洗液培养无细菌生长以及血沉下降。此时可以先拔除进入管,观察出管1~2d,如无多少液体流出,则拔除出管。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