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变应性皮炎

目录

1 拼音

guāng biàn yìng xìng pí yán

2 英文参考

photoallergic dermatitis

3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4 疾病概述

光变应性皮炎是光敏性皮炎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同样条件下接触光敏物和光照后,只有少数人发生光变应性反应。

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即当初次接触光敏物和照光后并不发病,经过5~14 天或更长时间致敏后,再接触时,一般在24小时内即发病。发病与光照有明显关系。

皮损开始于暴露部位日晒处,边缘不清,常迅速向周围皮肤扩展,可延及遮盖部位皮肤。皮疹多呈湿疹样改变,在红肿的皮肤上出现密集的红疹和水疱,严重者可伴有少量渗出。症状以瘙痒为主。

病程常较光毒性皮炎为长, 如继续与光敏物接触和受到光照,则可反复发病,不愈。如脱离接触,适当处理,1~2周或更久才能痊愈,不留色素沉着,这点与光毒性皮炎不同。少数患者可越发越轻,但也有个别患者持续发病而演变成持续性光敏反应。

5 疾病描述

光变应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些光敏性物质再经一定波长光线照射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反应。常见的光变应性化合物有卤代柳酰苯胺、酚类化合物、氯丙嗪、磺胺类、噻嗪类化合物等。

6 症状体征

皮损初发于暴露部位,边缘不清,常迅速向周围扩散,可延及遮盖部位皮肤以及全身。皮疹表现与一般变应性皮炎或急性湿疹无异,即在红肿的基础上出现针头大小的密集丘疹、水疱,严重者可伴有少量渗出。自觉瘙痒,亦可伴灼痛。病程往往较光毒性皮炎长,一般不伴有全身症状。脱离接触,休息两周以上可渐愈。愈后不留色素沉着,恢复接触皮损可再发,少数患者可越发越轻,但亦有个别持续发病而演变成“持续光敏反应”者,即使脱离接触,皮损仍迁延不愈。

7 疾病病因

接触某些光敏性物质再经一定波长光线照射所引起,常见的光变应性化合物有卤代柳酰苯胺、酚类化合物、氯丙嗪、磺胺类、噻嗪类化合物等。

8 病理生理

由于接触某些光敏性物质再经一定波长光线照射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反应。

9 诊断检查

(一)诊断要点

1、发病前有职业性光敏性物质接触史,并受到日光照射。

2、皮损开始发生在接触部位,以后可向周围扩散,蔓延到身体的其它部位。

3、同工种同样条件下仅少数人发病。

4、皮损开始在接触光敏物质和光照后5~14d或更久后发生,致敏后再接触时一般在24h内发病。

5、病程迁延,在脱离接触后,一般需要两周左右治愈。有时持续数月,愈合一般无明显的色素沉着。

6、必要时可作光斑贴试验,呈湿疹样反应。

(二)光斑贴试验

诊断光敏性皮炎的重要依据是职业史和临床表现。进行光斑贴试验除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外,亦可与一般接触性皮炎相鉴别,并可区分其为光毒性皮炎或光变应性皮炎。方法如下:

1、光源  一般治疗用汞气石英灯或水冷式石英灯。光源到皮肤的距离为50cm。

2、方法

(1)先测定患者的最小红斑量(MED)。

(2)用可疑的致病物在病人背上作三处闭合斑贴试验。

(3)24 h后,将斑贴试验物除去:其中一处用亚红斑量(略低于MED)照射;另一处用加普通窗玻璃滤过的紫外线照射,时间为MED的20~30倍;第三处在除去斑贴试验物后,立即用黑纸覆盖,避免任何光线照射用作对照。

(4)于照射后24h、48h、72h观察结果:在亚红斑量照射处发生的晒斑样反应为光毒性反应;在窗玻璃滤过的紫外线照射处出现湿疹样反应为光变应性反应。

10 治疗方案

1、不断提高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改进生产工艺,加强通风排尘,尽量降低车间中的烟尘、粉尘浓度。

2、重视集体和个人防护,包括工作环境的卫生条件,必要的卫生设施(如淋浴、盥洗设备等)。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及时换洗。工作时必须穿戴防护衣、工作帽、口罩,并在暴露部位皮肤上涂抹防光感的皮肤防护剂。

3、发病后应及时清除皮肤上存留的致病物,暂时避免接触光敏性物质及日光照射,根据病情按急性皮炎治疗原则对症治疗。

严重的光变应性皮炎反复发作者,除给予必要的休息、治疗外,可考虑调换工种,避免接触光敏物质。

为了减少职业性光敏性皮炎的发病率,就业前体检应作皮肤科检查,有光敏病史和光敏性皮肤病者,不宜从事接触光敏物质的工作。对从事容易发生光敏性皮炎的工种还应定期作皮肤科检查,注意皮肤的色素变化和有无赘生物等,如有发现,注意观察。

11 相关出处

现代皮肤病学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