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术

目录

1 拼音

gōng gǔ jìn duān gǔ zhé bì hé fù wèi hé jīng pí chuān zhēn shù

2 英文参考

closed reduction of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and percutaneous pinning

3 手术名称

肱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术

4 别名

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5 分类

小儿外科/上肢骨折与脱位的手术/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

6 ICD编码

79.11

7 概述

肱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术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并不常见,不到儿童骨折的5%,最常见于婴儿和青少年,其中1.9%~6.7%为骨骺骨折。5岁以前的儿童多为Salter-HarrisⅠ型骨骺损伤,5岁以后多为Salter-HarrisⅡ型骨骺损伤。Salter-HarrisⅢ型骨骺损伤罕见,而Salter-HarrisⅣ型骨骺损伤文献未见报道。致伤原因最常见于从马上坠落,其次为交通意外和运动损伤(图12.41.1.1-0-1)。

该方法由Bohler医师于1956年首先报道,但直到20世纪80、90年代才被广为接受。

8 适应症

肱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术适用于肱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术适用于闭合性骨折移位明显和复位后不稳定的骨折(图12.41.1.1-1)。

9 麻醉和体位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仰卧位。

10 手术步骤

纵向牵引上臂,牵引时肘关节略屈曲,逐渐外展、外旋远折端,同时在远折端的后侧向前推挤骨折端。在电视透视引导下,选用1~3根2mm直径光面克氏针,在三角肌的远端或近端选择进针点,保持克氏针与肱骨干约30°角通过骨折端钻入肱骨头或骨折远端(图12.41.1.1-2)。于皮肤外面剪断针尾并弯成钩,在皮肤与针尾钩之间放置敷料,以减少皮肤和针尾的相对运动所引起的渗出和继发感染的几率。

11 术中注意要点

1.确定进针方向  在闭合穿针前,通过在肩关节的前方摆放克氏针,并在透视下调整其方向,来确定准确的进针方向。如果采用从骨折外下方向内上方进针,注意矫正肱骨头的后倾。

2.功能复位标准  由于骨折后再塑的潜力与年龄密切相关,不同年龄组标准不一样。5岁以内的病儿任何对位都可接受,并允许最大70°的成角;6~11岁病儿允许对位1/2和最大50°的成角;12岁以上的病儿尽量争取解剖复位。

3.闭合穿针时尽量避开骺板,避不开时应争取一次成功,避免反复穿刺对骺板的损伤。

4.避免损伤腋神经。

12 术后处理

肱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术术后于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位,用石膏托固定3~4周,去石膏时拔克氏针。并进行肩关节功能练习。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