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本脲

目录

1 拼音

gé liè běn niào

2 英文参考

glibenclamide[朗道汉英字典]

Eugluco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国家基本药物

与格列本脲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基本药物目录序号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单位零售指导价格类别备注
969148格列本脲片剂2.5mg*100盒(瓶)4.0元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注(中成药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格列本脲药典标准

4.1 品名

4.1.1 中文名

格列本脲

4.1.2 汉语拼音

Geliebenniao

4.1.3 英文名

Glibenclamide

4.2 结构式

4.3 分子式与分子量

C23H28ClN3O5S  494.01

4.4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

本品为N-[2-[4-[[[(环己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苯基]乙基]-2-甲氧基-5-氯苯甲酰胺。按干燥品计算,含C23H28ClN3O5S不得少于99.0%。

4.5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无味。

本品在三氯甲烷中略溶,在甲醇或乙醇中微溶,在水或乙醚中不溶。

4.5.1 熔点

本品的熔点(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C)为170~174℃。[1]

4.6 鉴别

(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取本品,加乙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1m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 A)测定,在274nm与300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72nm与278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307图)一致。

(4)取本品约0.1g与硝酸钾0.2g,混合,加热使炭化,然后灰化,放冷,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滤过,滤液显氯化物与硫酸盐(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Ⅲ)的鉴别反应。

4.7 检查

4.7.1 氯化物

取本品1.0g,加水50ml,煮沸,迅速放冷,滤过,滤液加水使成50ml,取25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14%)。

4.7.2 硫酸盐

取上述氯化物项下剩余的滤液25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40%)。

4.7.3 有关物质

取本品约25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使溶解,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4-[2-(5-氯-2-甲氧基苯甲酰胺)-乙基]-苯磺酰胺(杂质Ⅰ)对照品与4-[2-(5-氯-2-甲氧基苯甲酰胺)-乙基]-苯磺酰氨基-甲酸乙酯(杂质Ⅱ)对照品各15mg,精密称定,置同一50ml量瓶中,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使溶解,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混合杂质对照品贮备液;分别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混合杂质对照品贮备液各1ml,置同一1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杂质Ⅰ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15%,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2倍。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保留时间与对照溶液中杂质I与杂质Ⅱ相应的杂质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均不得过0.6%,其他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5倍(0.5%)。

4.7.4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L)。

4.7.5 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N),遗留残渣不得过0.1%。

4.7.6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4.8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D)测定。

4.8.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二氢铵溶液(取磷酸二氢铵1.725g,加水300ml溶解,用磷酸调节pH值至3.5±0.05)-甲醇(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00nm。取有关物质项下的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各组分出峰顺序依次为杂质Ⅰ、杂质Ⅱ、格列本脲。理论板数按格列本脲峰计算不低于5000,杂质Ⅰ与杂质Ⅱ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4.8.2 测定法

取本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12ml,超声处理使格列本脲溶解,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格列本脲对照品,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4.9 类别

降血糖药。

4.10 贮藏

密闭保存。

4.11 制剂

格列本脲片

4.12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 格列本脲说明书

5.1 药品名称

格列本脲

5.2 英文名称

Glibenclamide

5.3 别名

格列核素;达安疗;达安宁;乙磺己脲;优降糖;优格鲁康;氯磺环己脲;Gilemal;Daonl;Euglucon;Glybenhexal;Glyburide

5.4 分类

内分泌系统药物 > 糖尿病及胰岛疾病用药物

5.5 剂型

片剂:每片含格列本脲2.5mg,3.5mg,5mg。

5.6 格列本脲的药理作用

格列本脲为第2代中效磺脲类降血糖药,在正常人口服后短期作用为甲苯磺丁脲的450倍。作用持续约16h。其降血糖作用可归纳为2种机制,一是格列本脲能加强糖等刺激β细胞释放胰岛素作用,也可能直接刺激或加强胰岛素释放。服药后,血浆胰岛胰岛素上升不多,呈扁平曲线;但如与食物同服后则胰岛素明显上升,约3~4倍于基础值。较单进食后刺激胰岛释放更明显,提示格列本脲有强化食物对胰岛素释放的刺激作用。二是胰外性,格列本脲可能作用于周围组织胰岛素受体。1980年Prince及Olefsky报道正常人体外培养的纤维母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在格列本脲作用下增加。服用格列本脲后即使胰岛素血浓度上升不多,格列本脲仍有降血糖作用。提示除刺激胰岛素释放外尚有胰外作用。

5.7 格列本脲的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血浆药物浓度达峰时间为2~6h,吸收不受食物影响,但近年报道,小剂量的格列本脲在早餐前服用疗效好,血浆药物浓度达峰时间比餐中服用提前1h。作用时间维持16h以上,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9%,表观分布容积为0.3L/kg,血浆半衰期为6~12h。格列本脲在肝完全代谢为两种羟基衍化物及另一未明确代谢产物,其中4-反式羟基格列本脲具有15%活性。48h内粪便中可回收给药剂量的40%,其后排泄减慢,5天后排泄可达95%。

5.8 格列本脲的适应证

用于治疗轻、中型及稳定型糖尿病,如饮食控制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并对较弱降血糖药亦无效者可试用。如原用胰岛素治疗每天剂量20U以下拟改用口服药者亦可试用格列本脲。

5.9 格列本脲的禁忌证

糖尿糖尿病酮症酸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昏迷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青年、儿童患者,心脏病患者及孕妇,对磺胺类过敏者禁用。

5.10 注意事项

肾血流肾血流量小于每分钟60ml时应慎用此药。

5.11 格列本脲的不良反应

偶见呕吐、恶心、腹胀、皮疹。罕见骨髓抑制或甲状腺功能减低。国外报道,3151例患者口服格列本脲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停药者为2.5%。其中发生低血糖症者占5.9%,胃肠反应占2.0%,皮肤反应占1.6%,罕见血液及造血系统反应,白细胞减少与血小板减少更罕见。偶有SAST及AKP暂时性升高。

5.12 格列本脲的用法用量

从小剂量开始,初始剂量每天2.5mg,于早餐前服用,逐渐加大至每天20mg,一般仅需5~10mg,分1~2次口服,出现疗效时,改为维持量每天2.5~5mg。疗程视病情需要而定。

5.13 药物相互作用

格列本脲与长效磺胺、保泰松、四环素、氯霉素、单胺氧化化酶抑制剂等合用会增强其降血糖作用,一般不宜并用。

5.14 专家点评

格列本脲经广泛临床试用共治疗3149例,有效率达85%,原发早期失效率为15%,在2767例患者应用12~36个月,继发失效率为9%。对微血管病变并发症防治的效果尚无肯定效果。格列本脲作用强,在具有一定胰岛功能的患者,有明显的降糖效果,能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但由于其低血糖发生率高,目前在临床上一般不作为首选药物。但格列本脲价格便宜,药物作用强,有很多患者还在使用,尤其是农村及生活水平低的糖尿病患者,应用时注意药物剂量及注意监测血糖,可以避免低血糖不良反应的发生。

6 格列本脲中毒

格列本脲(优降糖、达安疗)为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中作用时间最长,降糖作用最强的一种,是D-860的100倍。口服吸收,作用持续时间约16~24h。本品较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可有局部及全身变态反应,故宜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剂量是2.5~10mg,早餐后一次服用。不良反应和处理要点同甲磺苯丁脲的相关内容。[2]

7 参考资料

  1.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 ^ [2]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12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