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

目录

1 拼音

gāo yā yǎng

2 英文参考

high pressure oxygen

hyperbaric oxygen

3 适应证

高压氧适用于:

1.对急性脑缺血、缺氧性疾病的抢救,如电击伤、自缢、溺水、麻醉意外等疾病。此类疾病多因病因单纯、无器质性损伤者,抢救及时而复苏效果满意,但应及时、早期使用。①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在无其他绝对禁忌证者,应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②复苏后心跳、呼吸、血压不稳定,全身缺氧未解除,有抽搐发作者。③脑外伤脑缺血一脑水肿恶性循环未控制者。④复苏后预计出现或已出现肺水肿,影响通气功能和气体交换致再度缺氧威胁时。⑤出现早期神经系统受累征象者。均为高压氧的首选对象。

2.急性一氧化化碳中化碳中毒及其后遗症或迟发脑病者。

3.各种有害气体中毒者。

4.气栓症。

5.局部肢体的缺血缺氧性疾病。如急性动、静栓塞,断肢(指)再植术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突发性耳聋、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冻伤等。

4 禁忌证

有下列情况未经处理者,不应使用。

1.有出、凝血机制障碍且有出血倾向者。

2.气胸、严重肺气肿,疑有肺大泡或自发性气胸史,空洞型肺结核史者、肺严重感染者等。

3.恶性肿瘤。

4.原因不明高烧者。

5.孕妇。

5 准备

1.向患者或家属介绍本治疗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合作。

2.使用氧舱前,在控制台先打开总电源、舱内照明、对讲机。系统全面地检查控制开关、仪表、舱门密封性能,观察窗玻璃、供气源、供氧源压力、管道及阈门的通畅及泄漏情况,通迅对讲系统等是否正常。

3.检查舱内治疗、抢救设施是否完好正常,如急救药品器材、供氧面罩及减压呼吸器等是否完备。

4.患者及工作人员入舱后,先收缴进舱违禁物品,如火柴、打火机、香烟、电动玩具等易燃易爆物品,然后检查递物筒门密封情况后关闭舱门。

5.进舱人员排空大小便后再进舱。手表、钢笔等贵重物品还宜带入舱内,以免损坏。

6 方法

6.1 1.治疗时机的选择

高压氧治疗若在未建立有效的循环功能和恢复自主呼吸时入舱抢救,往往失败居多,因此对心肺脑复苏的抢救时,按治疗目的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初期复苏(BLS)阶段:不宜入舱。旨在舱外设法恢复心跳和呼吸,建立有效循环和恢复自主呼吸,为入舱作准备。

(2)二期复苏(ALS)阶段:指呼吸、心跳已恢复至脑水肿出现时。此期很快出现脑缺氧-脑水肿,应尽早入舱抢救治疗。

(3)后期复苏(PLS)阶段:目的是预防和减轻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其它脏器恢复不全(功能衰竭)的治疗。应给予足够次数的治疗,以期使后遗症减少到最低程度。

6.2 2.治疗方案的选择

从以下几方面选择。

(1)压力:一般以0.15~0.2mPa(表压)。病情严重时可先高后低,即先0.2mPa待病情稳定后降至0.15mPa,目的是迅速改善与纠正缺氧,又可延长在舱内停留时间。若病情许可,如复苏顺利又无严重并发症时可从0.15mPa起步治疗。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如肺水肿时可维持升压到0.2mPa氧压下治疗,病情稳定后降到0.15mPa、0.1mPa和3mPa原则上不宜用于急诊抢救工作,前者压力太低,无“高氧效应”;后者压力太高,易发生氧中毒和减压病,使病情更趋复杂,抢救失败。

(2)吸氧方案:从以下方面考虑。

①尽量采用间歇吸氧法,即稳压后吸氧30~40分钟后,休息(改吸空气)5~10分钟,再吸氧30~40分钟,然后减压出舱。

②吸氧次数:以2次反复即可,实在因病情严重,无法减压时可再次吸氧。因为机体对氧的自动调节阈值为53.2~79.8kPa在0.15~0.2mPa吸氧时血氧分分压已达到此值,再延长吸氧时间,血氧分分压不再升高且呈下降曲线。因此,无此必要,且可发生或加重肺部氧中毒(早期病员可无症状)的症候。

③必要时可采用1日2次或1日3次的方案,如气性坏疽的治疗。

(3)治疗次数:视病情的机体状况而有不同。

①对CPCR的复苏抢救一般3~6次可决定转归。由于脑水肿的高峰期可长达7天,因此3~6次治疗可安全渡过脑水肿期。

②对伴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或功能不全者;或为了巩固疗效,减轻神经系统损害的后遗症,可延长治疗次数,需30~40次治疗才能作最后判断。

6.3 3.多人舱操作规程

(1)加压速率,为防止中耳气压伤,加压时应遵循以下规定。表压0.03mPa以下宜慢,以0.002~0.004mPa/min;表压在0.03~0.06mPa时应以0.006~0.008mPa/min;表压在0.006mPa以上时速率可增快,但最快不得超过0.015mPa/min。

(2)加压时应密切观察舱内人员的反应,经常询问有无异常反应和不适感。如有耳痛,应立即停止加压,嘱做开张咽鼓管口动作(捏鼻鼓气)或吞咽动作。若无效时可略减压排气,待耳痛症状消失后再继续加压;如患者仍无法忍受则减压出舱。切忌强行加压,以防中耳气压伤发生。

(3)达预定压力后,打开氧源阀门,通知舱内人员戴面罩吸氧。氧源压力不必强求,可调节到0.5~0.8mPa。

(4)供氧方案及氧浓度按治疗方案严格执行。供氧量:半开放式供氧装置按10~15L/min;密封循环式供氧2~4L/min,或采用供需式供氧装置,可自动调节氧流量。

(5)在稳压吸氧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舱内患者吸氧量和面部表情,后者防止氧中毒的发生。此外,要注意观察控制台上的测氧仪指针,若舱内氧浓度超过25%时,必须进行通风换气,以降低舱内氧浓度。

(6)减压时应严格按照减压方案减压,不得任意缩短减压时间,以防减压病的发生。

(7)操纵人员在工作时必须集中精力,不得擅离工作岗位。抢救危重昏迷患者时必须二人以上操作。

(12)工作完毕应详细作好各种文件资料的记录,以备查询。

(13)工作完毕后作舱内清洁卫生处理,每周舱内彻底消毒二次;遇有手术或危重患者抢救时应及时消毒。

6.4 4.单人舱操作规程

操作前准备工作与多人舱相同,若用压缩空气加压,患者戴面罩吸氧则操作规程与多人舱相同。但若用纯氧加压法则有以下几点不同。

(1)洗舱:患者入舱关闭舱门后,用氧气流量计的微调旋钮,按0.006~0.010

mPa/min速率加压到0.02mPa,然后关闭进舱旋钮,打开排气阀使压力降至“0”,反复2~3次后,再持续加压。其目的是“以氧驱氮”,使舱内原有空气完全被氧气置换,使舱内氧浓度达85%以上,才有治疗效果。也可以用上法在达到0.02mPa时不关闭进氧旋钮而打开排气阀门,保持压力表指针不动状态下(进氧与排气量相等)持续5分钟后再继续加压。采用此法(持续洗舱法)也能保证舱内氧浓度在85%以上。

(2)按治疗方案规定不得超过0.2mPa(表压)稳压时间应严格执行“使用纯氧治疗各压力与允许最长使用时间表(表1)

(3)加减压速率与多人舱相同,因舱容小,故应谨慎操舱,减压到压力表为“0”时方能打开密闭门,禁止舱内有余压时开启舱门。

(4)其他同多人舱。

7 注意事项

1.高压氧治疗是一种方法或手段,应合理、正确使用才能发挥其独特的长处,而避免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其次应综合使用,因为复苏抢救是极其复杂的,任何人想仅用高压氧一种方法来达到复苏的目的,无疑是天真幼稚的和不切合实际的。高压氧也可看作是综合抢救措施中的一种方法或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强调综合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如低温、抗感染、脱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激素等措施在舱内也应使用,使起相辅相成、协同作用,才能提高复苏抢救的成功率。

2.防火  严禁易燃、易爆器带入舱门,如火柴、打火机等;禁用一切有发生明火可能的电器医疗设备,如电烙铁、电动呼吸器等;使用除颤起搏器时,舱内需要大量换气,使氧浓度降到23%左右。使用单人纯氧舱时不得穿尼龙、腈纶等化纤衣服,防止静电火花产生。

3.进舱人员排空大小便后再进舱。手表、钢笔等贵重物品不宜带入舱内,以免损坏。

4.持续吸氧请参照下列压力-吸氧时限表(表2)。

5.舱内若使用气囊式供氧装置(即一级吸氧装置一用于急诊抢救昏迷者),吸氧时严禁挤压、拍击气囊,以防肺气压伤发生。

6.严格遵守减压方案减压,如需更改须经制订治疗方案的医师准许,以免发生减压病。

7.舱内抢救危重病员时,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静脉输液、输血时最好用开放式吊瓶;若用普通输液瓶时,应提高滴管液平面;减压时须插入长血浆分离针头到液平面上,保证排气,并控制输液速度,以防“气栓症”发生。

8.减压时重危病员身上所有管道必须开放;气管插管应放开气囊,以防气囊破裂或压迫气管软骨造成坏死。

9. 10ml以上安瓿,在0.2mPa下开启时玻片有飞溅爆破危险,应尽量在舱外将药物抽吸好经递物筒送入舱内。

10.舱内氧浓度应始终保持在<25%以下,如有超过,应及时通风换气。

11.治疗厌氧菌感菌感染或传染病时应按疾病规定彻底消毒。

12.高压氧舱区应设置灭火装置如灭火器、灭火弹、消防栓等。

8 副作用

8.1 (1)气压伤

分以下三种病说明。

①中耳气压伤:从两方面分析其副作用。

A.诊断:加压后出现耳痛、耳鸣、头晕,重者放射到颈、腮、面颊部;若鼓膜破裂则上述症状消失。检查时可见鼓膜内陷,松弛部和鼓膜周围出血、充血,重者可有中耳腔内渗液、出血或鼓膜破裂穿孔。

B.治疗:鼓膜未破者,可予局部用血管收缩剂及镇痛剂;鼓膜破裂者,避免用冲洗及局部用药,保持干燥;停止高压氧治疗;中耳腔内有渗液或出血者,一般可自行吸收。

②鼻窦气压伤:从两方面分析。

A.诊断:加压后鼻窦部位疼痛,检查时局部有压痛并可见阻塞性病变,如粘膜肿胀、渗出、出血等。X线摄片可见窦内混浊呈云雾状阴影。

B.治疗:血管收缩剂滴鼻,局部热敷、理疗及对症处理;不宜再行高压氧治疗。

③肺气压伤:极少见。

A.诊断:轻者咯血或痰中带血;重者肺出血,口鼻流泡沫状血液并出现呼吸、循环障碍。检查肺叩诊有浊音区(出血区)及高清音区(肺气肿区);听诊有呼吸音低弱及细湿啰音;心音低、心界扩大、心律紊乱、脉细弱等。

B.治疗:惟一有效的方法是再加压治疗及对症处理。

8.2 (2)氧中毒

从两方面来分析。

①诊断:

A.肺型:胸骨后剧痛、刺激性干咳、窒息感、呼吸困难、紫绀。肺部X线片示散在,片状或云雾状阴影。低于0.15mPa氧压下长时间吸氧有可能发生此型。

B.神经型:眩晕、恶心、颜面部小肌肉颤动和全身抽搐、昏迷。高于0.15mP氧压下发生,但极少见。

②治疗

A.预防为主,应严守高压氧允许使用压力和吸氧时限。

B.采用间歇性吸氧方案。

C.若须在高压下持续吸氧,应降低氧浓度。

D.制定方案时最好使用肺型氧中毒剂量单位。一次治疗最长不得超过1425UPTD。1UPTD为呼吸1ATA(绝对压)的100%氧经历1分钟所造成的肺氧中毒程度。

E.舱内发生时立即取下吸氧面罩,改吸空气。若全舱吸氧时,立即空气通风,使舱内氧压降低,然后渐减压出舱。

8.3 (3)减压病

①诊断

A.轻型:皮肤瘙痒,肌肉、关节、骨骼轻度疼痛;

B.中型:皮肤瘙痒,下肢及躯干、背、臀部软组织出现大理石样花纹,肌肉、关节、骨骼剧痛,同时伴部分神经系统与胃肠道症状,如头昏、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腹痛等;

C.重型:中枢神经、呼吸、循环系障碍,如昏迷、瘫痪、心衰、呼吸困难、紫绀等,若不及时抢救则有生命危险。

②治疗:惟一的治疗方法是再加压治疗。

上述三种副作用,只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压力-吸氧时限,严格执行减压方案都是可以避免的。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