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高血压危象是指在高血压基础上发生暂时性全身细小动脉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并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其诱因包括过度劳累、精神创伤、寒冷及内分泌失调等。
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包括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患者血压显著升高,往往是在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内)的血压急剧升高,将会危及生命[1]。
4 临床表现
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明显升高(血压明显升高>180/120mmHg),伴靶器官损害如高血压脑病、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肺水肿、子痫、中风、致命性动脉出血或主动脉夹层,可危及生命,需及早进行药物治疗。
5 诊断依据
5.1 症状及体征
高血压危象的症状体征包括血压的急剧升高及靶器官损伤的表现。常见的症状有头痛、眩晕、烦躁、恶心、呕吐、心悸、气短、视力模糊等。靶器官损伤视不同的脏器而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1)心血管系统: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缺血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绀、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缺血性胸痛、心率加快、心脏扩大等。
(2)中枢神经系统:头痛、头晕或眩晕、耳鸣、平衡失调、眼球震颤、恶心、呕吐、腹痛、尿频、视力障碍、抽搐、意识模糊、嗜睡或昏迷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异常兴奋、发热、出汗、口干、皮肤潮红(或面色苍白)、手足震颤等;中风者可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3)肾脏:少尿、无尿、蛋白尿、管型尿、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5.2 辅助检查
8 药物治疗
8.1 快速降压
8.1.1 硝普钠
开始以50mg/500ml浓度、0.5μg/(min·kg)的速率静脉滴注硝普钠,根据治疗反应以每分钟0.5μg/kg递增,逐渐调整剂量,常用剂量为每分钟3μg/kg,极量为每分钟10μg/kg。
8.1.1.1 硝普钠的不良反应
①在硝普钠血药浓度较高而突然停药时,可能发生反跳性血压升高;
②血压降低过快过剧,出现眩晕、出汗、头痛、肌肉颤搐、神经紧张或焦虑,烦躁、胃痛、反射性心动过速或心律不齐,症状的发生与静脉给药速度有关,与总量关系不大。减量给药或停止给药可好转;
③硫氰酸盐中毒,可出现运动失调、视力模糊、谵妄、眩晕、头痛、意识丧失、恶心、呕吐、耳鸣、气短。应停止给药并对症治疗。
8.1.1.2 硝普钠使用注意事项
①硝普钠对光敏感,滴注溶液应新鲜配制并迅速将输液瓶用黑纸包裹避光。
②溶液内不宜加入其他药品。配制溶液只可静脉慢速点滴,最好使用微量输液泵,这样可以精确控制给药速度。
④肾功能不全而硝普钠应用超过48~72小时者,每天须测定血浆中氰化物或硫氰酸盐,保持硫氰酸盐不超过100μg/ml;氰化物不超过3μmol/ml。
8.1.2 硝酸甘油
患者对硝酸甘油的耐受量个体差异很大,可先以5~10μg/min开始,然后每10分钟调整1次,每次增加5~10μg/min,增至20~50μg/min。有效后,逐渐减量及延长给药间隔。
硝酸甘油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心动过速、恶心、呕吐、面红、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
8.2 血压恢复到原来水平后的治疗
8.3 治疗靶器官功能损害
具体靶器官如心脏、脑血管病变及肾功能损害的治疗,参考相关条目。
8.4 降压速度
注意降压速度不要太快,以免引起重要脏器组织灌注不足。一般1小时内平均动脉压下降不超过25%,以后2~6小时血压降至160/(100~110)mmHg。如果患者能耐受这样的血压水平、临床表现稳定,在以后24~48小时可逐步降低血压达到正常水平。但主动脉夹层患者应将收缩压迅速降至100mmHg左右。
11 参考资料
- ^ [1]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主编.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