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

目录

1 拼音

gān suí

2 英文参考

Euphorbia kansui Liou.[朗道汉英字典]

radices euphorbiae kansui Liou[朗道汉英字典]

gansui roo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kansui radix[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Euphorbiae Kansui(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ansui roo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甘遂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1]。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 N. Liou ex T. P. Wang 的干燥块根[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adix Euphorbiae Kansu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gansui root (《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甘泽、肿手花根[2]

7 来源及产地

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Liou的块根[2]。主产陕西、甘肃、河南等地[2]

8 性味归经

苦、寒,有毒[2]。入脾、肺、肾经[2]

9 功能主治

功在泻水,逐痰,破积,通便[2]。主治水肿腹满,二便不通,胸胁积液,癥瘕积聚,痰迷癫痫,噎膈痞塞[2]

10 用法用量

内服:多入丸、散,一次量0.6~1.5g;煎汤,1.5~3g,醋制或面裹煨熟用[2]

11 使用注意

体虚及孕妇忌用[2]。反甘草[2]

12 化学成分

本品含α-大戟甾醇及γ-大戟甾醇(Euphorbol),甘遂甾醇(Kanzuiol),有毒的巨大戟萜醇(Ingenol)的衍生物,20-去氧巨大戟萜醇的衍生物,13-氧化巨大戟萜醇的衍生物,甘遂萜酯(Kansninine) A、B,鞣质等[2]

13 药理作用

本品具泻下、引产、利尿作用[2]。经传统的炮制后,其中枢抑制及腹泻作用减弱,利尿活性可增强,巨大戟二萜醇酯有强烈的皮肤刺激性及促癌变作用[2]。甘遂萜酯A、B有镇痛作用[2]

14 甘遂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

甘遂

Gansui

KANSUI RADIX

14.2 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生遂Euphorbia kansui T.N.liou ex T.P. Wang的干燥块根。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晒干。

14.3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长圆柱形或连珠形,长1~5cm,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凹陷处有棕色外皮残留。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白色,木部微显放射状纹理;长圆柱状者纤维性较强。气微,味微甘而辣。

14.4 鉴别

(1)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球形或半球形,直径5~34u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星状;复粒由2~8分粒组成。无节乳管含淡黄色微细颗粒状物。厚壁细胞长方形、梭形、类三角形或多角形,壁微木化或非木化。具缘纹孔导管多见,常伴有纤维束。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戟二烯醇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丙酮(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14.5 检查

14.5.1 水分

不得过12.0%(附录ⅨH第一法)。

14.5.2 总灰分

不得过3.0%(附录ⅨK)。

14.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14.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1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辛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一水(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理论板数按大戟二烯醇峰计算应不低于8000。

1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大戟二烯醇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

1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酸乙酯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酸乙酯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14.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大戟二烯醇(C30H50O)不得少于0.12%。

14.8 甘遂饮片

14.8.1 炮制

14.8.1.1 生甘遂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14.8.1.1.1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同药材。

14.8.1.2 醋甘遂

取净甘遂,照醋炙法(附录ⅡD)炒干。

每100kg甘遂,用醋30kg。

本品形如甘遂,表面黄色至棕黄色,有的可见焦斑。微有醋香气,味微酸而辣。

14.8.1.2.1 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同药材。

14.8.2 性味与归经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14.8.3 功能与主治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风痰癫痫,痈肿疮毒。

14.8.4 用法与用量

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生用。

14.8.5 注意

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14.8.6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14.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