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片形吸虫

目录

1 拼音

gān piàn xíng xī chóng

2 注解

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 Linn.,1758)是牛羊及其他哺乳动物胆管内的常见寄生虫。人体亦可被感染,由肝片形吸虫引起的疾病称肝片形吸虫病(fascioliasis)。

3 肝片形吸虫的形态

肝片形吸虫(图1)与姜片虫同属片形科(Fasciolidae),是大型吸虫之一。其姜片虫的不同点有:

1)成虫较狭长,体前端有一锥形突起称头锥;

2)腹吸盘较小,不甚明显,位于头锥基部水平;

3)肠支有许多侧分支;

4)睾丸两个,分支很细,约占虫体面积二分之一;

5)卵巢较小,分枝细。

图1 肝片形吸虫

4 肝片形吸虫的生活史

肝片形吸虫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的肝胆管内,中间宿主为椎实螺类,在我国已证实的有:截口土蜗(Galba truncatula)、小土蜗(G.pervia)、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ta)及斯氏萝卜螺(R.swinhoei)。

生活史包括胞蚴1~2代和雷蚴1~3代。尾蚴自螺体逸出后在水草等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囊蚴被终宿主食入后,在肠中脱囊的后尾蚴穿过肠壁,经腹腔侵入肝脏而转入胆管,也可经肠系膜静脉或淋巴管进入胆管。在移行过程中,部分童虫可停留在各种脏器如肺、脑、眼眶、皮下等处异位寄生,造成损害。自感染囊蚴至成虫产卵最短需l0~11周。成虫每天可产卵约20,000个。在绵羊体内寄生的最长记录为11年,在人体可达12~13年。

5 肝片形吸虫的致病

肝片形吸虫引起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童虫移行期对各脏器特别是肝组织的破坏,引起肝的炎症反应及肝脓疡,出现急性症状如高热、腹痛、荨麻疹、肝肿大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2)成虫对胆管的机械性刺激和代谢物的化学性刺激而引起胆管炎症、胆管上皮增生及胆管周围的纤维化。胆管上皮增生与虫体产生大量脯氨酸有关。胆管纤维化可引起阻塞性黄疸,肝损伤可引起血浆蛋白的改变(低蛋白血症及高球蛋白血症),胆管增生扩大可压迫肝实质组织引起萎缩、坏死以至肝硬化,还可累及胆囊引起相应的病变。

肝片形吸虫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潜隐和慢性3个时期。也有少数为无症状带虫者。

1.急性期(相当于童虫在组织中的移行过程,亦称侵袭期)  发生在感染后2~12周不等,突发高热、腹痛,并常伴有胀气、呕吐、腹泻或便秘、肝肿大、贫血和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等表现。有些病人还可出现肺部和皮肤变态反应症状。此期大约持续2~4周。

2.潜隐期(通常在感染后4个月左右,相当于虫体已进入胆管)  患者的急性症状减退或消失,在数月或数年内无明显不适,或稍有胃肠道不适症状,而病变在发展之中。

3.慢性期(为成虫在胆管内寄生引起胆管炎和胆管上皮增生阶段,亦称阻塞期)  主要有乏力、右上腹疼痛或胆绞痛、恶心、厌食脂肪食物、贫血、黄疸和肝肿大等表现。

4.异位损害(又称肝外肝片形吸虫病)  童虫在腹腔中移行时,可穿入或随血流到达肺、胃、脑、眼眶以及皮下等处。常在手术后始获确诊。在有生食牛、羊肝习惯的地方,虫体可寄生在咽部,引起咽部肝片形吸虫病。

6 肝片形吸虫的实验诊断

粪便镜检获虫卵是确诊肝片形吸虫病的根据,但应与姜片虫卵、棘口吸虫卵相鉴别。

对急性期胆管阻塞的患者以及异位寄生的病例,采用免疫学检测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如ELISA、IHA和IFA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均有较高的敏感性。

肝片形吸虫的流行与防治

肝片形吸虫呈世界性分布。国外个别地区有局部流行区存在。在我国,人群感染率为0.002%~0.171%,散发于15个省市,其中以甘肃省的感染率为最高。估计全国感染人数为12万左右。

肝片形吸虫寄生的宿主甚为广泛,除牛、羊外,还可寄生于猪、马、犬、猫、驴、兔、猴、骆驼、象、熊、鹿等动物。人体感染多因生食水生植物如水田芹等茎叶。在低洼潮湿的沼泽地,牛、羊的粪便污染环境。又有椎实螺类的存在,牛、羊吃草时便较易造成感染。

预防人体感染主要是注意饮食卫生,勿生食水生植物。治疗患者的药物首选硫双二氯酚(bitin),其他药物有吡喹酮、阿苯哒唑和三氯苯哒唑等。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