骭厥

目录

1 拼音

gàn jué

2 注解

骭厥为古病名。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是足阳明胃经的病症。指足胫部经脉所过处发生逆冷、麻木、酸楚等症。[1]

骭厥为足阳明经经气逆乱所致的病证,又可称为“阳明厥证”。《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类经·十二经病》:“贲响,肠胃雷鸣也;骭,足胫也。阳明之脉自膝膑下胫骨外廉,故为胫骭厥逆。贲,奔同;骭,音干。”

参见厥:

厥为病症名。出《黄帝内经素问·厥论》。指四肢部因气血阻逆而出现的逆冷、麻木、酸楚等症。《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中有臂厥、骭厥、踝厥、骨厥、阳厥等名称。[2]

3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71.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6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