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痈·火毒炽盛证

目录

1 拼音

gāng yōng ·huǒ dú chì shèng zhèng

2 英文参考

anorectalabscess with blazing fire-toxin patter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肛痈·火毒炽盛证(anorectalabscess with blazing fire-toxin pattern)是指火毒炽盛,以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滑为常见症的肛痈证候[1]

4 症状

肛痈·热毒蕴结证患者肛门肿痛剧烈,持续数日,痛如鸡啄,难以人寐,肛周红肿热痛,按之有应指感,或穿刺时有脓液;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5 辨证分析

邪热内蕴,日久不解,热胜肉腐,肉腐即成脓,故见肿痛剧烈,痛如鸡啄,按之应指,或穿刺有脓;邪正相争,则见恶寒、发热;邪热炽盛,津液耗伤,故见口干、便秘;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滑皆为邪热内盛之象。

6 治法

肛痈·热毒蕴结证治宜清热解毒透脓。

7 方药治疗

肛痈·热毒蕴结证可用透脓散加减治疗。

8 关于肛痈

肛痈(anorectal abscess)为病名[2]。是指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2]。肛痈的发生绝大部分与肛隐窝炎有关,其临床特点是发病急骤、肛周剧痛,伴全身高热,酿脓破溃后易形成楼管。由于肛痈发生的部位不同,可有不同的名称,如生于肛门旁皮下者,名肛门旁皮下脓肿;生于坐骨直肠窝者,名坐骨直肠窝脓肿;生于骨盆直肠窝者,名骨盆直肠窝脓肿;生于直肠后间隙者,名直肠后间隙脓肿。

《医门初要》卷中:“肛门四周红肿作痛……一处脓出者为肛痈。”

肛痈相当于西医学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详见肛痈条。

9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