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饮

目录

1 拼音

fèn qīng yǐn

2 概述

分清饮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九首。

3 《婴童百问》卷八方之分清饮

分清饮为方剂名,出自《婴童百问》卷八方,即《杨氏家藏方》卷九方记载的萆薢分清饮的别名[1]

3.1 别名

萆薢分清散[2]

3.2 组成

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乌药各等分[2]

3.3 制法

上药为细末[2]

3.4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入盐一捻,水煎,食前温服[2]

3.5 功能主治

《婴童百问》卷八方之分清饮功能温肾利湿,分清去浊[2]。主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小便白浊,频数无度,漩面如油,光彩不定,漩脚澄下,漩如膏糊[2]

3.6 方解

方中萆薢利湿固下,分清别浊;配益智仁温肾缩尿,止遗泄尿浊;乌药温肾寒,暖膀胱,化气通淋,石菖蒲通窍化浊[2]。合之有温肾化气,分别清浊作用[2]

4 《仁斋直指方论》卷十方之分清饮

4.1 别名

分清散、萆薢分清饮

4.2 处方

益智仁1两(醋浸),川萆薢1两,石菖蒲(去毛)1两,天台乌药1两,白茯苓1两,甘草4钱。

4.3 制法

上为末。

4.4 功能主治

《仁斋直指方论》卷十方之分清饮主治思虑过度,清浊相干,小便白浊,白带。

4.5 用法用量

分清散(《普济方》卷三二一)、萆薢分清饮(《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4.6 摘录

《仁斋直指方论》卷十

5 《胎产新书》卷四方之分清饮

5.1 处方

川萆薢2钱,益智仁(去壳,盐水炒)2钱,乌药2钱,茯苓2钱,石菖蒲(去毛,炒)1钱,枳壳1钱,生甘草1钱。

5.2 功能主治

《胎产新书》卷四方之分清饮主治下元虚损,精不能摄,小便白浊,时常流出清冷稠粘;或于小便后,来亦不多。

5.3 用法用量

水煎,乘热入盐少许服。

5.4 摘录

《胎产新书》卷四

6 《女科切要》卷二方之分清饮

6.1 处方

芡实、茯苓、黄蜡。

6.2 制法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3 功能主治

《女科切要》卷二方之分清饮主治小便浊。

6.4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淡盐汤送下。

6.5 摘录

《女科切要》卷二

7 《简明医彀》卷四方之分清饮

7.1 处方

益智8分,川萆薢(赤者)8分,石菖蒲8分,车前子8分,赤茯苓8分,猪苓8分,泽泻8分,白术8分,枳壳8分,陈皮8分,升麻3分,甘草梢3分。

7.2 功能主治

《简明医彀》卷四方之分清饮主治赤白浊。

7.3 用法用量

加灯心,水半煎,酒半煎,空心服。

首帖,加麻黄8分,减升麻;如热甚作痛,加炒黄柏2钱,煎成调青黛7分、滑石末2钱,去枳、陈、智;不通,加木通、淡竹叶、扁蓄、石韦等;变虚寒,加炮姜、肉桂3分;日久服凉药过多,真元耗损,肾虚有寒,频数无度,光彩如膏,益智、萆薢、菖蒲、乌药、茯苓等分水煎,入盐1分,空心服。

7.4 摘录

《简明医彀》卷四

8 《中医妇科治疗学》方之分清饮

8.1 组成

茯苓2钱,泽泻2钱,木通2钱,猪苓2钱,栀子2钱,枳壳1钱,茵陈3钱。

8.2 功效主治

《中医妇科治疗学》方之分清饮功在清热利湿。主治转服热盛。妊娠数月,小便短黄,继则不通,小腹胀痛,面色微黄,心烦不安,舌质微红,苔腻而黄,脉滑数。

8.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9 《医级》卷七方之分清饮

9.1 组成

茯苓、泽泻、米仁、猪苓、厚朴、枳壳、木通、栀子、车前。

9.2 功能主治

《医级》卷七方之分清饮主治小便癃闭及湿滞肿胀,不能受补。

10 《丹台玉案》卷五方之分清饮

10.1 组成

陈皮1钱5分,半夏1钱5分,白茯苓2钱,萆薢2钱,木通2钱,山栀仁1钱,泽泻1钱。

10.2 功能主治

《丹台玉案》卷五方之分清饮主治内有湿痰湿火,小便赤白混浊。

10.3 用法用量

加灯心30茎,水煎,空心服。

11 《保婴撮要》卷八方之分清饮

11.1 组成

益智仁3分,川萆薢3分,石菖蒲(盐炒)3分,乌药3分,茯苓3分,白芍药3分。

11.2 功能主治

《保婴撮要》卷八方之分清饮主治小便余沥,并赤白浊。

11.3 用法用量

加灯心,水煎服。

12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9.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4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