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fēng

2 英文参考

the wind[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3 国家基本药物

与风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基本药物目录序号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单位零售指导价格类别备注
1147183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剂1万单位(冻干粉)瓶(支)15.4元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148183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剂1500单位(冻干粉)瓶(支)3.6元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555防风通圣丸水丸6g0.65元中成药部分*
565防风通圣丸水丸12g1.2元中成药部分
575防风通圣丸水丸30g2.9元中成药部分
585防风通圣丸水丸36g3.4元中成药部分
595防风通圣丸水丸48g4.5元中成药部分
605防风通圣丸水丸50g4.6元中成药部分
615防风通圣丸水丸60g5.5元中成药部分
625防风通圣丸水丸120g10.4元中成药部分
635防风通圣丸水丸300g24.3元中成药部分
645防风通圣丸浓缩丸200丸7.3元中成药部分*△
655防风通圣颗粒颗粒剂3g1.7元中成药部分*
666玉屏风颗粒颗粒剂5g2.1元中成药部分*

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注(中成药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风之为病可分为外风和内风两类,伤风、风寒、风热、风湿、风水等属外风;肝阳化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等属于内风。[1]

5 外感病因之一·外风

外风为病因[2],外感六淫之一[3][4]。亦称风气[4][4]

5.1 外风的特点

外风属阳邪,其特点是居无定体,善行多变,为外感疾病的先导,故外感多有风证,亦可与其他病邪结合而致病,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4][4]

5.1.1 外风导致的疾病

伤风、风寒、风热、风湿、风水等属外风[4]

症状每有恶风寒、发热及游走性、多变性的特点[4]。《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黄帝内经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6 病机之一·内风

内风为病机,并非由体外侵入,而是由于脏腑功能活动失调所产生的,能够形成类似外风证候的邪气,为了使之与外感六淫相区别,称为内风[4]

6.1 内风的特点

风性轻扬,善行而数变,四时均可致病,故有“风为百病之长”之说。风性主动,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凡临床所见眩晕、震颤、四肢抽搐,甚则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状,多属风的病变。[4]

6.2 内风所导致的疾病

[4]

内风主要是肝病变的一种表现,其见症有头晕目眩,四肢抽搐,肢麻、震颤、强直,乃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㖞斜,半身不遂等,其症大多关系于筋、目和精神异常,而肝主藏血,淫精于目,淫气于筋,又和精神活动有关,故风从内生,主要责之于肝的功能失调,临床又称之为肝风内动,诚如《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肝风常与痰相夹为患,如内有痰火郁结,则更易生风;反之肝风内动,痰浊亦随之上逆,易击现卒中。

内风可由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血)虚风动所致。

6.2.1.1 肝阳化风

病机概要: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阴不潜阳,阳亢化风,风阳盛则灼液为痰,肝风夹痰上扰,蒙闭清窍。

主要脉证:眩晕欲仆,头痛如掣,肢麻震颤,手足蠕动,语言不利,步履不稳,舌红,脉弦细,若卒然昏仆,舌强不语,口眼㖞斜,半身不遂,则为中风。

治疗法则:育阴潜阳,平肝熄风。

方药举例:大定风珠、镇肝熄风汤之类。

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白芍药、阿胶、生龟版、生地黄、火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生鳖甲

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淮牛膝、龙骨、生白芍、天冬、麦芽、代赭石、牡蛎、玄参、川楝子、茵陈蒿、甘草、龟版

6.2.1.2 热极生风

病机概要:热极生风多由邪热亢盛,伤及营血,燔灼肝经,内陷心包,煽动内风所致。

主要脉证:高热烦渴,抽搐项强,两目上翻,角弓反张,神志昏迷,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法则:清热凉肝熄风。

方药举例:羚羊钩藤汤、安宫牛黄丸之类。

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羚羊角、桑叶、川贝、鲜生地、钩藤、菊花、白芍药、生甘草、鲜竹茹、茯神

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牛黄、郁金、犀角、黄连、朱砂、冰片、珍珠、山栀、雄黄、黄芩、麝香、金箔衣

6.2.1.3 阴(血)虚风动

病机概要:阴(血)虚风动由阴亏血少,筋脉失养所致。

主要脉证:肢体麻木,筋脉拘急,肌肉𥆧动,舌淡或舌红,脉细。

治疗法则:养血熄风。

方药举例:加减复脉汤、补肝汤之类。

补肝汤(《医宗金鉴》):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酸枣仁、木瓜、炙甘草

7 病证之一·风

风为病证之一[4][4]。指一类具有动摇、震颤或挛急,或眩晕等症状的病证[4]。由于其证候符合“风胜则动”、“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的病机,故称为风证,但由于其致病并非因于感受六淫的风邪,而由肝风内动所致,故又称为内风或风气内动[4]

8 参考资料

  1. ^ [1]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10.
  2. ^ [2]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3.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