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样痣

目录

1 拼音

fěn cì yàng zhì

2 英文参考

naevus comedoicus

3 概述

粉刺样痣(naevus comedoicus)为一种皮肤发育异常。其特点为充满角蛋白的许多凹陷(粉刺)呈线状或带状排列。1895年由kofmann首先报告。通常多见于10岁左右。特征性皮损为密集成群排列,轻度高起的丘疹,中央有类似粉刺的黑色角栓,角栓不易除去。皮损呈单侧线状分布。好发部位为颜面,其次为颈部、躯干和上肢。除为美容需要和炎症性损害,粉刺样痣一般无需治疗。小片皮损可手术切除,皮损广泛者可挤压粉刺除去或用磨削法,亦可外用维A酸霜,试服阿维A酯(依曲替酯)。

4 疾病名称

粉刺样痣

5 英文名称

naevus comedoicus

6 分类

皮肤科 > 皮肤肿瘤 > 表皮肿瘤

7 ICD号

L99.8*

8 流行病学

1895年由kofmann首先报告。皮损可发生于出生后到中年期的任何时间,但通常多见于10岁左右。

9 粉刺样痣的病因

粉刺样痣病因目前尚不明。

10 发病机制

粉刺样痣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残留的毛囊伴发某型发育异常有关。粉刺样痣可在钝器损伤、带状疱疹、扁平苔藓、种痘,天花和脓皮病后继发。

11 粉刺样痣的临床表现

皮损可发生于出生后到中年期的任何时间,但通常多见于10岁左右。特征性皮损为密集成群排列,轻度高起的丘疹,中央有类似粉刺的黑色角栓,角栓不易除去。皮损呈单侧线状分布,偶亦见双侧分布,或皮损广泛分布者。好发部位为颜面,其次为颈部、躯干和上肢,其他少见的部位包括掌跖、阴茎和头部。可伴发囊肿、脓肿、瘘管和瘢痕,此时称痤疮样痣Naevus acneiformis。此外粉刺样痣可伴发骨骼缺陷,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眼损害和其他皮肤损害如鱼鳞病、疖病、Beckerker痣、基底细胞癌、小汗腺痣和毛鞘囊肿。

12 粉刺样痣的并发症

粉刺样痣可伴发骨骼缺陷,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眼损害和其他皮肤损害如鱼鳞病、疖病、Beckerker痣、基底细胞癌、小汗腺痣和毛鞘囊肿。

13 组织病理检查

毛囊扩张,充有角质栓。

14 粉刺样痣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检查即可诊断。

15 粉刺样痣的治疗

除为美容需要和炎症性损害,粉刺样痣一般无需治疗。小片皮损可手术切除,皮损广泛者可挤压粉刺除去或用磨削法,亦可外用维A酸霜,试服阿维A酯(依曲替酯)。

16 相关药品

维A酸、阿维A、阿维A酯、依曲替酯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