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肺热:1.因外邪犯肺化热或内热引起的肺脏病症;2.经外奇穴名。[1]
4 因外邪犯肺化热或内热引起的肺脏病症·肺热
肺热指因外邪犯肺化热或内热引起的肺脏病症。主要表现为面红、发热、咳嗽、痰黄黏稠,或喘促,或咳吐脓血、胸痛,或恶寒发热,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等。治宜清泄肺热。针灸常取尺泽、鱼际、丰隆、风门等穴[1]。
5 经外奇穴名·肺热
肺热为经外奇穴名。出《新医疗法汇编》。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间,旁开各0.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一般针直刺0.5~0.8寸;或用隔蒜灸法。[1]
6 参考资料
治疗肺热的穴位
- 肺俞
。肺俞穴具有解表宣肺,清热理气的功效。肺俞穴有宣热疏风、调理肺气作用。肺俞穴是肺脏之气输注背部之处...
- 肩中外俞
。肺俞穴具有解表宣肺,清热理气的功效。肺俞穴有宣热疏风、调理肺气作用。肺俞穴是肺脏之气输注背部之处...
- 鱼际
从拇指流向头静脉的小静脉支。功效与作用:鱼际有清肺热、利咽喉作用。鱼际为手太阴肺经之荥穴,“荥主身热...
- 尺泽
上逆之咳喘、胸部胀满,热伤肺络所致的咯血、潮热及肺热上壅所致的咽喉肿痛等,均可泻尺泽以治之。手太阴经...
- 气堂
上逆之咳喘、胸部胀满,热伤肺络所致的咯血、潮热及肺热上壅所致的咽喉肿痛等,均可泻尺泽以治之。手太阴经...
- 更多治疗肺热的穴位
治疗肺热的方剂
- 泻白散
热咳喘证的代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小儿麻疹初期、肺炎、支气管炎等属肺有伏火郁热者。《小儿药证直诀》...
- 芦根汤
30克制法:上六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清肺热,泻脾火。治脾肺之热熏目,赤痒生翳。用法用量:每服15克...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g。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用于热邪犯于肺卫所致发热、汗出、微恶风寒、咳嗽、痰黄,或兼喘息...
- 人参固本膏
冬4两,麦冬4两,生地4两,熟地4两。主治:肾虚肺热,喘嗽烦渴,肺痿咯血。用法用量:时时挑少许,口中...
- 甘桔汤
功能主治:《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甘桔汤主治小儿肺热,或风热上壅,咽喉肿痛。主治小儿肺热,手掐眉目鼻...
- 更多治疗肺热的方剂
治疗肺热的中成药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g。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用于热邪犯于肺卫所致发热、汗出、微恶风寒、咳嗽、痰黄,或兼喘息...
- 雪梨膏
注意事项: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2.本品适用于肺燥咳嗽,其表现为干咳,咽喉疼痛,鼻唇干燥,痰少而...
- 小儿肺热平胶囊
能与主治:清热化痰,止咳平喘,镇惊开窍。用于小儿肺热喘咳,吐痰黄稠高热烦渴,神昏谵妄,抽搐,红苔黄腻...
- 治咳枇杷露
项规定(附录ⅠJ)。功能与主治:清肺热、止咳、祛痰。用于风热侵肺引起的口干作渴,咳逆痰多及支气管炎...
- 犀角地黄丸
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功能与主治:清肝肺热,凉血止咳。用于肺胃积热,肺经火旺,引起咳嗽吐血...
- 更多治疗肺热的中成药
肺热相关药物
- 蛇胆川贝胶囊
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清肺,止咳,除痰。用于肺热咳嗽,痰多。【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2粒,一...
- 桔贝合剂
为咳嗽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润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痰稠色黄,咯痰不爽。【用法与用量】口服,一...
- 止咳橘红丸
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清肺润燥,止嗽化痰。用于肺热燥咳,痰多气促,口苦咽干。【用法与用量】口服,一...
- 蛇胆川贝胶囊
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清肺,止咳,祛痰。用于肺热咳嗽,痰多。【规格】【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
- 扫日劳清肺止咳胶囊
:【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清肺热、止咳、祛痰。用于希拉、血性肺热症,证见;烦热口干,咳嗽咯痰,...
- 更多肺热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肺热
-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四]痿论第四十四篇
,四肢痿弱,举动不能,如痿弃不用之意。肺为脏之长,故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主润...
- 《顾松园医镜》:[卷十三·书集]痿
为痿。〔足弱不能行也。〕言五脏之痿,皆因于肺气之热,致五脏之阴俱不足,而为痿。五痿虽异,总曰痿,悉...
- 《医述》:[卷十二·杂证汇参]痿(附拘挛、瘫痪)
也?岐伯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五]痿论篇第四十四
于内。则形痿于外矣。)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也。(肺属金。肺热则金燥而叶焦矣。肺主皮毛...
- 《普济方》:[卷二十七肺脏门]肺脏壅热(附论)
)大枣(去核焙)槟榔(麸炒)甘草(炙)葛地黄汤治肺热。上热下冷。膊疼痛。痰涕多。生地黄(一两)生姜(...
- 更多古籍中的肺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