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色补血草

目录

1 拼音

èr sè bǔ xuè cǎo

2 英文参考

twocolor sealavander herb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二色补血草,出《甘肃中草药手册》,为白花丹科补血草属植物二色补血草的根或全草。

4 二色补血草的异名/别名

蝎子花菜、虼蚤花、野菠菜《救荒本草》),燎眉蒿(《甘肃中草药手册》),补血草、扫帚草、匙叶草、血见愁(《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秃子花(《陕西中草药》),苍蝇花(《宁夏中草药手册》),白花菜棵(《河南中草药手册》),矶松(《山西中草药》)。蝇子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5 二色补血草药材基原

为白花丹科补血草属植物二色补血草(拉丁名:Limonium bicolor (Bunge) O.Kuntze [Statice bicolor Bunge])的根或全草[1]

6 二色补血草原植物形态

二色补血草又名蝇子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60 cm。全株光滑无毛。根圆柱状,棕褐色。茎丛生,直立或倾斜。叶多基生,莲座状,叶片匙形或长倒卵形,长约20 cm,宽1~4 cm,近于全缘,基部渐窄成扁的柄。花葶丛生,上部有分枝;花着枝端,密集,组成略偏于一侧近头状的聚伞花序;萼筒漏斗状,棱上有毛,缘部5裂,折叠,干膜质,初时淡紫红或粉红色,后变为白色,花后宿存;花瓣5,匙形至椭圆形,黄色;雄蕊5,着于花瓣基部;子房上位,1室,长圆形,花柱5,分离,柱头头状。蒴果具5棱,包于萼内。花、果期7~10月[1]

二色补血草(图出《中药大辞典》)

7 二色补血草的生长环境及分布

二色补血草生于平原、丘陵和海滨的盐碱地或沙地。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苏、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

8 二色补血草的采收加工

5~7月采集二色补血草全草,9~11月挖二色补血草根,晒干。

9 二色补血草的主要化学成分

全草含酚性成分:没食子酸(gallic acid),圣草素( eriodictyol),木犀草素(luteolin),槲皮素(quercetin),杨梅树皮素-3-O-β-D-(6"-没食子酰)-半乳糖苷[myricetin-3-O-β-D-( 6"-galloyl) -galactoside][2].

10 二色补血草的药理毒理

10.1 止血作用

二色补血草水煎剂15 g(生药)/kg、乙醇提取液15 g(生药)/kg灌胃,均使大鼠出血时间明显缩短,对凝血时间无明显影响。二色补血草醇提液20 g(生药)/kg灌胃,对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提示止血作用可能与其促进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作用有关[3]。乙醇提取物3 g(生药)/kg、10 g(生药)/kg灌胃,均使家兔循环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加,但对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及纤维蛋白溶解时间、血小板计数、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无明显影响。乙醇提取物及水煎剂,均使离体兔耳血管灌注量明显减少[4]

10.2 毒性

二色补血草煎剂给小鼠一次灌服的LD50为58.37±10.77 g(生药)/kg。给予较大剂量后,小鼠活动降低,呼吸、心跳变快,有时大便变稀,小鼠死前多会全身抽搐。中毒死亡多发生在给药后2h内[4]

11 二色补血草的性味

甘、微苦,平[5]

《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无毒。”

《陕西中草药》:“味涩、苦,性平。”

《甘肃中草药手册》:"淡,微温。"

12 二色补血草的功效主治

二色补血草具有补益气血,散瘀止血,调经,益脾,健胃的功效。主治病后体弱,胃脘痛,消化不良,妇女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尿血,痔血。

1.《甘肃中草药手册》:“补血益气,活血调经。治病后体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

2.《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止血散瘀。治子宫功能性出血,宫颈癌及其他出血。”

3.《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肾盂肾炎,尿血。”

13 二色补血草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 g[5]

14 选方

14.1 治胃癌

二色补血草、薏苡仁、菱角各30 g,水煎服。

14.2 治月经不调

二色补血草30 g。水煎服。(1、2方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14.3 治子宫功能性出血,宫颈癌,肾盂肾炎,尿血

二色补血草15~60 g,水煎服。(《陕宁青中草药选》)

15 临床报道

治疗多种出血证:用二色补血草根每剂30 g,每日早晚2次水煎服;或用二色补血草片剂,每剂3~4片,每日3次,均连服5d为1个疗程,对功能性子官出血、月经过多、子宫肌瘤等在出血期间或下次月经来潮前2~3 d服用,重病患者可连服2~3个疗程。对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或胃溃疡、胃癌出血采用二色补血草根提纯粉剂3~5 g冲服,或用汤剂胃管内注入。共治疗206例。结果: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子宫肌瘤、胃出血的有效率分别为92.1%、95.6%、86.04%、90%[6]

16 参考资料

  1. ^ [1]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
  2. ^ [2] Zhu R.C A, 1991, 116:148174.
  3. ^ [3] 王秉文,等.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88, 9(1):18.
  4. ^ [4] 王秉文,等,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4, 15(1):59.
  5. ^ [5]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1.
  6. ^ [6] 李莉,等.陕西中医,2001, 22 (11):64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