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脾胃阳虚证

目录

1 拼音

e nì ·pí wèi yáng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hiccough with syndrome of yang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stomach[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呃逆·脾胃阳虚证(hiccough with syndrome of yang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stomach[1])是指脾胃阳虚,胃失和降,以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温喜按,面色晄白,手足不温,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呃逆证候[1]

4 呃逆·脾胃阳虚证的症状

呃逆·脾胃阳虚证患者呃声低弱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适,喜温喜按,面色㿠白,手足不温,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细弱[2][3]

5 证候分析

中阳不足,胃失和降:脾胃职司受纳运化,能升清降浊。如脾胃虚弱,虚气上逆,则呃声低弱无力,气不得续,食少困倦。甚者生化之源不足,可面色苍白无华,阳气不布,故手足不温。若导致肾阳亦虚,则腰膝无力,终至肾气不能摄纳,呃声断续而病转严重。舌淡苔白,脉象沉细弱,为阳衰气弱之征。[3][3]

6 呃逆·脾胃阳虚证的治疗

6.1 治法

呃逆·脾胃阳虚证治宜温补脾胃,和中降逆[3]

呃逆·脾胃阳虚证治宜温补脾胃,降逆止呃[3]

6.2 方药治疗

呃逆·脾胃阳虚证可以理中丸[备注]理中丸(《伤寒论》):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加吴茱萸、丁香为主方进行治疗。方中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干姜扶阳温中;吴萸、丁香温胃透膈以平呃逆。另可加刀豆子温中止呃。若呃逆不止,心下痞硬,可合用旋复代赭汤[备注]旋复代赭汤(《伤寒论》):旋复花、代赭石、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以重镇和中降逆。如肾阳亦虚,见形寒肢冷,腰膝痠软,舌质胖嫩,脉象沉迟者,可加附子、肉桂以温肾助阳。如兼有食滞,可稍佐陈皮、麦芽之类以理气化滞。若中气大亏,呃声低弱难续,食少便溏,体倦乏力,脉虚者,宜用补中益气汤[备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3]

6.3 针灸治疗

6.3.1 方一

虚证取关元、气海、足三里[4]

6.3.2 方二

[5]

选穴:以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取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气海。

随证配穴:腰膝酸软发凉已见肾阳虚象者,加灸关元。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加灸。

方义:前四穴如前所述。配胃募穴中脘、脾胃背俞穴,以健补脾胃。灸气海可益气助阳。

6.3.3 方三

处方:天突 内关 足三里 中脘

方义:天突为任脉和阴维脉之会,能和中降逆;内关乃手厥阴心包之络穴,宽胸利气,降逆止呃;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疏理胃肠气机,通降胃气;中脘是胃之募穴,和胃行气。

随证配穴:脾胃虚寒-脾俞、胃俞。

操作:毫针刺,虚用补法,可灸,实用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6.4 饮食疗法

6.4.1 推荐食材

呃逆·脾胃阳虚证建议食用豆蔻、干姜、花椒、山药、韭菜、饴糖等[5]

6.4.2 推荐食疗方

[5]

1.豆蔻粥(《圣济总录》):肉豆蔻1枚,去壳,研末,粳米100g。粳米煮粥,熟后下肉豆蔻末,搅匀顿服。

2.韭菜汁(《丹溪心法》):韭菜汁60g,牛乳1盏。上用生姜汁,和匀,温服。

3.大建中汤(《金匮要略》):人参9g,干姜5g,花椒3g,饴糖18g。前三味药水煎取汁,加入饴糖溶化后服。

7 关于呃逆

呃逆(hiccough[5][6])为症状名[7]。见《万病回春》卷三。一作𩚬逆、逆[7]、哕逆[7]。《黄帝内经素问》称哕[7]。金、元多称咳逆[7]。又称吃逆、吃忒[7]。俗称打咯忒[7]。呃逆是指以胃脘有气上逆,呃呃有声,声音短促,持续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7]。多因寒凉刺激,饮食过急、过饱,情绪激动,疲劳,呼吸过于深频等而诱发[8]

呃逆一证,轻重差别极为明显[8]。如偶然发作,大都轻浅,常可自,行消失[8]。或刺鼻取嚏,或突然给以惊恐,或闭气不令出入,皆可取效[8]。若持续不断,则需根据寒热虚实辨证,及时给以适当的药物治疗,始能渐平[8]。若在其他急、慢性病之严重阶段出现,又每为病势转向危重的一种表现,谓之“土败胃绝”,预后欠佳,更应加以注意[8]

呃逆可见于西医的胃肌痉挛、膈肌痉挛和神经性呃逆,亦可见于危重病证[8]。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疾病、尿毒症及其他胃、肠、腹膜、纵隔、食管的疾病,引起膈肌痉挛发生呃逆者,均可参照辨证治疗[8]

呃逆现常分为实证(包括胃寒证、胃火证、气滞证、气滞痰阻证等)、虚证(包括脾胃阳虚证、脾肾阳虚证、胃阴虚证等)进行辨治,详见呃逆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47-150.
  3. ^ [3]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65-67.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1.
  5. ^ [5]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9-61.
  6. ^ [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6.
  8. ^ [8] 柴铁劬主编.推拿疗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