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Dúbí ST35[中国针灸学词典]
dúbí[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35[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T35[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 犊鼻 | ||
---|---|---|---|
汉语拼音 | Dubi | ||
罗马拼音 | Tupi | ||
美国英译名 | Nose of Calf | ||
各国代号 | 中国 | ST35 | |
日本 | 35 | ||
法国 | 莫兰特氏 | E35 | |
富耶氏 | |||
德国 | M35 | ||
英国 | S35 | ||
美国 | St35 |
犊鼻为经穴名(Dúbí ST35)[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俗称外膝眼[2]。属足阳明胃经。犊即小牛,鼻即鼻子,穴在髌韧带之侧,韧带形似小牛之鼻,故名犊鼻。主治膝痛,关节屈伸不利,脚气,膝中疼痛,损伤性膝关节痛,膝部神经痛或麻木,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关节酸痛,屈伸不利,膝髌肿痛不仁,下肢痿痹,下肢麻痹,下肢瘫痪,足跟痛等。
6 穴名解
犊即小牛,鼻即鼻子,穴在髌韧带之侧,韧带形似小牛之鼻,故名犊鼻。
《说文》:“犊,牛子也。”鼻指呼吸兼嗅觉器官。足阳明胃经属土,以其牛为坤为地,穴当膝髌骨旁,是处形同牛鼻。《医宗金鉴》:“此处陷中两旁有空,状如牛鼻。”因名犊鼻。[3]
7 所属部位
膝[4]
10 穴位解剖
犊鼻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膝关节囊。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分布着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总神经关节支。皮肤有股前皮神经分布。大腿深筋膜致密坚韧。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在髌下方髌韧带外侧深进,直抵关节囊。在关节囊的周围,有膝关节网,由旋股外侧动脉的分支,股动脉的膝降动脉、膝上下外和膝下下内动脉,以及胫前返动脉吻合而成。从腓总神经发出的膝上下外关节支与同名动脉伴行,分布于膝关节。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髌韧带与髌外侧支持带之间→膝关节囊、翼状皱襞。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2 主治病症
犊鼻穴主治膝痛,关节屈伸不利,脚气,膝中疼痛,损伤性膝关节痛,膝部神经痛或麻木,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关节酸痛,屈伸不利,膝髌肿痛不仁,下肢痿痹,下肢麻痹,下肢瘫痪,足跟痛等。
16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柩·杂病》:膝中痛,取犊鼻,以员(圆)利针,发而间之。针大如牦,利膝无疑。
《针灸甲乙经》:“犊鼻肿,可刺其上(即鹤顶穴),坚则勿攻,攻之者死。”
《类经图翼》:主治膝痛不仁,难跪起,脚气,若膝髌痈肿,溃者不可治,不溃者可疗,若犊鼻坚硬,勿便攻之,先用洗熨,而后微刺之,愈。
17 参考资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72.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32.
-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8.
-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5.
- ^ [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82.
- ^ [8]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