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蛔蒿

目录

1 拼音

dōng běi huí hāo

2 《中医大辞典》·东北蛔蒿

东北蛔蒿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用植物图鉴》[1]

2.1 来源及产地

菊科植物东北蛔蒿Artemisia finita Kitag.的花蕾[1]。分布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1]

2.2 性味

辛、苦,寒,有毒[1]

2.3 功能主治

驱蛔虫。治蛔虫病腹痛[1]

2.4 用法用量

本品15~18g,研末,加白酒25g,浸一夜去渣,隔水蒸去酒精,清晨空腹一次服下,二小时后冲服芒硝12g,小儿减量[1]

2.5 化学成分

本品含左旋β-山道年及东北蛔蒿素(Finitin)[1]

2.6 药理作用

有驱蛔虫作用[1]

3 《全国中草药汇编》·东北蛔蒿

3.1 拼音名

Dōnɡ Běi Huí Hāo

3.2 别名

蛔蒿

3.3 来源

菊科艾属植物东北蛔蒿Artemisia finita Kitag.,以花蕾入药。夏季花开放前采集,阴干。

3.4 性味

辛、苦,寒。有毒。

3.5 功能主治

驱虫。用于蛔虫病。

3.6 用法用量

3~4钱,研末加白酒1两,浸一夜,去渣取浸液,置开水上蒸去酒精,清晨空腹1次服下;2小时后再服芒硝6钱(小儿酌减)。

3.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4 《中华本草》·东北蛔蒿

4.1 出处

出自《中国药植图鉴》。

4.2 拼音名

Dōnɡ Běi Huí Hāo

4.3 英文名

flower bud of Manchurian Wormwood

4.4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东北蛔蒿的花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riphidium finitum (Ditag.) Ling et Y. R. Ling [Artemisia finita Kitag].

采收和储藏:8-9月花蕾含苞欲放时采收,阴干。

4.5 原形态

东北蛔蒿 半灌木状草本,高50-60cm,全株被丝状绵毛。主根粗,木质;根状茎粗短,黑色,直径1-2cm,常有老叶柄残基,有多数或少数多年生、木质营养枝,枝长3-6cm,丛生,上部密生多数叶。茎直立,单生或丛生,下部木质,上部半木质;中部以上多数分枝,枝斜向上,长4-10cm。根生叶及营养枝叶有长柄,叶柄长达5cm;茎下部叶与营养枝叶长圆形或长卵形,长2-3(-5)cm,宽1.2-2cm,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裂片狭线形;茎上部叶渐小,互生,3裂或不裂。头状花序,长圆状倒卵形或和长圆形,直径2-2.5cm,无梗或近无梗,基部有线形小苞叶,在分枝上排成略疏松的穗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狭窄或中等开展的圆锥花序;总苞长约4mm,4-5层,外层总苞片小,卵形,中层总苞片长卵形,透明,背面有绿色中肋,内层总苞片长卵形或狭长圆形,半膜质,背面疏被毛或近无毛;两性花3-9(-13)朵,花冠管状,具腺点,花药丝形,先端附属物线形,基部钝,花柱与花冠近等长,先端稍叉形,叉端钝,微有睫毛。瘦果,小,倒卵形。花、果期8-10月。

4.6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地区砾质坡地、半荒漠草原工河湖岸边草甸及草原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

4.7 化学成份

本品含左旋β-山道年(β-santonin)和东北蛔蒿素(finitin)。

4.8 性味

味辛;苦;性寒;有毒

4.9 功能主治

驱虫。主蛔虫病;蛲虫病

4.10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或浸酒。

4.11 摘录

《中华本草》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5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