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筋

目录

1 拼音

dì jīn

2 《中医大辞典》·地筋

地筋为中药名,出自《石药尔雅》,为《石药尔雅》记载的苋根之别名[1]

2.1 别名

地筋[2]

2.2 来源

苋科植物苋Amaranthus mangostanus L.的根[2]

2.3 性味

辛,微寒[2]

2.4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2]

1.治细菌性痢疾,肠炎,吐血,血崩,白带,癥瘕,痔疮,阴囊肿痛,跌打损伤[2]。煎服:9~15g;鲜品15~30g[2]

2.牙痛,烧存性,为末揩之[2]

2.5 运用

苋的茎叶名苋菜,煎服治痢疾,二便不通;煎水洗治漆疮瘙痒[2]

3 《*辞典》·地筋

3.1 出处

《别录》

3.2 拼音名

Dì Jīn

3.3 别名

菅根、土筋(《别录》),黄茅(《纲目》),毛针子草(《贵州草药》)。

3.4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黄茅的根或全草。全年可采。

3.5 原形态

黄茅,又名:黄菅(《纲目》)。

多年生草本.须根质较坚韧。秆直立,丛生,高40~90厘米,光滑无毛。叶鞘扁压而具脊,光滑无毛或鞘口具细柔毛;叶舌较硬,膜质,长约1毫米,截平,具纤毛;叶片线形,长达15厘米,宽2~5毫米,两面均粗糙或上面基部疏生柔毛。总状花序单生,长3~6厘米(芒除外),下部具3~10个同性对,上部可具达12个异性对;孕性小穗线形,长6~8毫米,基盘尖锐,具棕冯色髯毛;第1颖革质,被短硬毛,背部圆形,先端钝,边缘包卷同质之第2颖;第2颖等长而甚窄于第1颖,具2脉,脉间被短硬毛,具膜质缘;第2外稃膜质,极窄,延伸成芒;芒2回膝曲,长6~10厘米,芒柱扭转而被短硬毛;不育小穗偏斜而略扭转,覆盖孕性小穗,绿色或带紫色,无毛或生糙疣毛。花、果期7~11月。

3.6 生境分布

生长于山坡草地。分布华南、西南、华中和浙江、陕西等地。

3.7 化学成份

干草(开花期采集)含水分11.2%、灰分4.9%、蛋白质3.9%、脂类1.5%、粗纤维36.0%、碳水化物42.5%。所含多糖主为半纤维素类。低分子糖类有蔗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醇、内消旋肌醇和棉子糖。

3.8 性味

甘,寒。

①《别录》:"味甘,平,无毒。"

②《本草求原》:"甘,寒。"

3.9 功能主治

清热止渴,祛风除湿。治热病消溺,咳嗽,吐泻,关节疼痛。

①《别录》:"主益气,止渴,除热在腹脐,利筋,"

②《纲目》:。"根、苗、花功与白茅同。"

③《生草药性备要》:"治热咳,止吐泻,理小肠气。"

④《本草求原》:"止水泻,理心气热痛,小肠气痛。"

⑤《岭南采药录》:"理跌打内伤。"

⑥《贵州草药》:"驱风除湿,敝寒止咳。"

3.10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捣汁或浸洒。外用:捣敷。

3.11 附方

①治风寒咳嗽:毛针子草根一两,煎水服。

②治风湿关节疼痛:毛针子草根一两,大血藤、小血藤、观音柴各五钱,泡酒服。

③治枪伤(退子弹):毛针子草、迷马桩各等量,捣烂敷伤处。(①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3.12 摘录

《*辞典》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3.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