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牯牛

目录

1 拼音

dì gǔ niú

2 蛟蜻蛉科昆虫蛟蜻蛉的幼虫·《中医大辞典》·地牯牛

地牯牛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1]

2.1 别名

蚁狮、沙谷牛、地拱[1]

2.2 来源

蛟蜻蛉科昆虫蛟蜻蛉Myrmeleon micans Mac Lachlan的幼虫[1]

2.3 性味

辛、咸,温,有毒[1]

2.4 功能主治

通窍,散结,截疟[1]

①治砂淋,炒研末,加白糖开水调服;治疟疾,炒研末,于疟发前半小时,温开水或兑酒服,每次7至10个[1]

②治瘰疬破烂,配硼砂、冰片捣敷;疔毒,捣敷[1]

③治竹木刺及铁砂入肉,配南瓜瓤捣敷[1]

3 蝼蛄科昆虫蝼蛄或大蝼蛄的干燥全体·《中医大辞典》·地牯牛

地牯牛为中药名,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蝼蛄之别名[1]

3.1 别名

土狗、地狗、地牯牛、拉拉狗、拉蛄[2]

3.2 来源及产地

蝼蛄科昆虫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vois或大蝼蛄G.unispina Saussure的干燥全体[2]。主产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安徽、辽宁等地[2]

3.3 性味归经

咸,寒[2]。入胃、膀胱经[2]

3.4 功能主治

利水退肿[2]

1.治水肿,小便不利,石淋。内服:煎汤,3~4.5g;或焙干研末,每次2g,日服三次。[2]

2.治小儿脐风汁出,与甘草研末撒;竹、木刺入肉,与红糖捣敷伤口处[2]

3.5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2]

3.6 化学成分

蝼蛄睾丸、血淋巴及尿中含多种游离氨基酸[2]

4 脉翅目蛟蜻蛉科昆虫中华东蚁蛉的幼虫蚁狮的活体或干燥全体·《全国中草药汇编》·地牯牛

4.1 拼音名

Dì Gǔ Niú

4.2 别名

倒推车、倒退牛、地股牛、山老牛、蚁狮、蚁地狱、地拱、沙虱、沙挼子、摇摇锅、砂牛、倒后虫、退退窝窝、啊喽喽

4.3 来源

脉翅目蛟蜻蛉科昆虫中华东蚁蛉Euroleon sinicus (Navas)幼虫蚁狮的活体或干燥全体。春秋二季从砂土中刨出,新瓦焙干或鲜用。

4.4 性味

咸,凉。有毒。

4.5 功能主治

平肝息风,解热镇痉,拔毒消肿。用于高血压病,中风,小儿高热,惊厥,疟疾,泌尿道感染,竹木刺、异物入肉不出,骨折;外用治中耳炎,痈疮,无名肿毒。

4.6 用法用量

1~2分。外用适量,焙干研粉敷患处。

4.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5 蚁蛉科动物黄足蚁蛉的幼虫·《中华本草》·地牯牛

5.1 出处

1.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2.《本草拾遗》:砂挼子,有毒,杀飞禽走兽,合射罔用之。生砂石中,作旋孔,有虫子如大豆,背有刺。能倒行,一名倒行狗子。性好睡,亦呼为睡虫。

5.2 拼音名

Dì Gǔ Niú

5.3 英文名

antlion

5.4 别名

砂挼子、倒行狗子、睡虫、沙谷牛、沙牛、蚁狮、金沙牛、地拱、沙猫

5.5 来源

药材基源:为蚁蛉科动物黄足蚁蛉的幼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genomyia micans(Maclchlan)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捕捉,鲜用,或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5.6 原形态

黄足蚁蛉,体长32mm,翅展73mm。身体瘦长,似晴蜓。头宽于前胸,两复眼褐色,头黑色,口器黄色,触角棒状黑色,柄节黄色。前胸黄色,背面有两条宽的褐色纵带,前胸有黄色长毛。中后胸黑色,明显大于前胸。足黄色,并有黄色长毛翅透明,有淡彩色的反光,翅膜质柔弱。前后翅形状大小和翅脉相似,翅脉黄色。腹部暗褐色。幼虫形似蜘蛛,体长6-18mm,土黄色至污白色,有黑褐色花纹,身上有散生和丛生的黑褐色硬毛,头部有1对钳状的颚,无翅,胸足3对,腹部较大。

5.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虫生活于草丛中多于黄昏时飞行,幼虫居于干燥砂地土中营漏斗状穴,潜伏穴底,待小昆虫堕入,即捕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台湾、四川等地。

5.8 性状

性状鉴别,虫体呈圭黄色及污褐色,多为半透明的躯壳,内脏部分极少,体上有黑褐色的花纹。

5.9 性味

味辛;咸;性平;有毒

5.10 归经

膀胱经

5.11 功能主治

通淋;截疟;软坚消症;拔毒去腐。主砂淋;疟疾;疟母;腹腔症块;瘰疬结核;阴疽久溃不倒敛

5.12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5-5g(或3-10只)。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5.13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治瘰疬,初起消散,破烂拔毒埋口。

2.《本草求原》:通窍利水。治淋,炒研同白糖汤下。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疮管。

4.《陆川本草》:治小儿风痰,痉挛,砂淋,敷疔疮。

5.《四川中药志》:治症块,疟母,大便闭结不通,退竹木刺及铁沙入肉。

5.14 摘录

《中华本草》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6.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3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