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病·心脾两虚证

目录

1 拼音

diān bìng ·xīn pí liǎng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depressive psychosis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heart and splee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癫病·心脾两虚证(depressive psychosis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heart and spleen[1])是指心脾阳气不足,以神志恍惚,言语错乱,心悸易惊,善悲欲哭,夜寐不安,食少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癫病证候[1]

4 癫病·心脾两虚证的症状

癫病·心脾两虚证患者神思恍惚,魂梦颠倒,心悸易惊,善悲欲哭,肢体困乏,饮食衰少,言语无序,面色苍白,舌色淡,苔薄白,脉细无力[2][3]

5 证候分析

脾失健运,生化乏源,心神失养[3]

癫病日久,心血内亏,心神失养,故见心悸易惊,神思恍惚,善悲哭等证。血少气衰,脾失健运,放饮食量少,肢体乏力。舌色淡,脉细无力,均为心脾两亏,气血俱衰之征。[3]

6 治法

癫病·心脾两虚证治宜健脾养心,益气安神[3]

癫病·心脾两虚证治宜健脾养心,解郁安神[3]

6.1 方药治疗

癫病·心脾两虚证可以养心汤[备注]养心汤(《证治准绳》):黄芪、茯苓、茯神、当归、川芎、炙甘草、半夏曲、柏子仁、酸枣仁、远志、五味子、人参、肉桂为主方进行治疗。方中人参、黄芪、甘草补脾气;川芎、当归养心血;茯苓、远志、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宁心神;更有肉桂引药入心,以奏养心安神之功。亦可与甘麦大枣汤[备注]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方论》):甘草、淮小麦、大枣合用。方中甘草甘以缓急,淮小麦、大枣养心润燥,为治疗癫证悲伤欲哭,精神恍惚之常用良方。[3]

6.2 针灸治疗

[4]

选穴:以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穴和背俞穴为主。取心俞、脾俞、神门、三阴交、足三里。

随证配穴:自汗短气者,加大椎、内关。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并加灸。

方义:脾俞、三阴交、足三里可健脾益气。心俞、神门以养心安神。

6.3 饮食疗法

6.3.1 推荐食材

癫病·心脾两虚证患者推荐食用燕麦、龙眼、莲子、糙米、绿豆、藕、山药、百合等[4]

6.3.2 推荐食疗方

[4]

1.甘麦大枣茶(《金匮要略方论》):炙甘草10g,小麦30g,大枣10枚,3味加水煎煮2次,去渣取液,合并药液即成。代茶饮。

2.琥珀猪心汤(《百病中医药膳疗法》):猪心1个,琥珀粉5g,党参粉5g。将猪心心腔的血液洗净,放入琥珀粉、党参粉,于砂锅内加水文火炖煮,经调味,食肉喝汤。隔天一次,连服数剂。

3.肉豆蔻莲子粥(《仁斋直指方》):肉豆蔻5g,莲子60g,大米适量。洗净后,故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煮粥,粥熟后加少许食用盐调味即可。作早、晚餐服食。

7 关于癫狂

癫狂(manic-depressive psychosis[5]、manic depressive psychosis[5])为病名[6]。是指以情感高潮与低落、躁狂与抑郁交替出现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6][6]。出《黄帝内经灵枢·癫狂》等篇。癫与狂都是精神失常的疾患[6]。主要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调,情志抑郁,痰气上扰,气血凝滞[6]。其病变在肝、胆、心、脾[6]。癫是因情志内伤,脏腑功能失调,致痰气郁结,蒙蔽心窍所致。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为特征,多见于青少年,治当疏肝理气,化痰开窍,以及补养心脾等法;狂证以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治当镇心祛痰,清肝泻火,以及安神定志等法[6][6]。因二者在症状上不能截然分开,又能相互转化,故癫狂并称[6]。由于癫狂二证,常与气血凝滞有关,故可根据不同证候,适当参用活血化瘀之品[6]。本证多见于青壮年[6]

现代医学中的各类精神异常及精神障碍疾患,如精神分裂症(包括狂躁型、抑郁型)、反应性精神病均属本证范畴,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感情、行为具有非现实性,不易理解和彼此分离不相协调为特点,可根据特征作不同治疗[7][7]

详见癫狂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5-128.
  3. ^ [3]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50-53.
  4. ^ [4]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5-88.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91.
  7.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7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